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

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

前言 序言 塔樓

版權資訊

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
書名: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
ISBN:9787512502239
作者: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定價:¥35.00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這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豐富的畢生回憶錄。正如榮格自己所說:“關於我的一本書總是充滿了機遇,其中會有一些預料不到的事情,甚至連我自己也完全無法確定或預料。”通過閱讀《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我們發現,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機遇”,更是一段耐人尋味的奇遇。在《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中,榮格對自我人生剖析和“分析心理學”理論進行了全面、細緻的闡述,讀者不僅能了解榮格不平凡的一生,還幫助我們理解榮格博大精深的心理學理論。 《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值得一生典藏,反覆閱讀,終身受益。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年),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1907年,榮格結識弗洛伊德,並成為其主要的合作者,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為精神分析運動的法定繼承人,稱他為“王儲”。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舉薦下,榮格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地第一任主席。後來因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不僅為精神分析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也產生巨大的影響。除此之外,他的理論還深深波及宗教、歷史和文化領域。心理學史家舒爾茲說:“榮格的觀念能激發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於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這種概念許多人認為是由於背離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歡迎的變化。”陳國鵬,出生於1954年,荷蘭奈梅根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1984年到2003年曾多次赴德國和荷蘭訪學和從事校際合作研究項目,至今已出版《心理語言學》、《人格陰影》、《女性自戀:渴望承認》、《身體語言使用手冊》、《讀懂孩子的身體語言》、《心理測量》等諸多譯著,並參與了《教育人類學》和《赫爾巴特文集》的翻譯工作。

圖書目錄

前言
序言
兒童期
中學時期
大學時代
精神病治療活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探討潛意識
著述
塔樓
旅行
北非
貝勃羅印第安人
肯亞和烏干達
印度
拉文納和羅馬
幻象
關於死後的生活
後期思想
回顧
附錄
榮格從美國寫給其夫人的信
弗洛伊德致榮格的信
從突尼西亞的蘇塞寫給其夫人的信
致一位年輕學者的信(1952年)
致一位同事的一封信(1959年)
西奧多·弗盧努瓦
理察·威廉
談海因里希·齊默
《紅寶書》的附錄
對死者的七次布道詞(1916)
關於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家庭
術語表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生命年表及其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