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實驗

楊氏實驗

楊氏實驗所屬現代詞,指的是演示光的干涉現象的實驗。

楊氏實驗
Young'sexperiment
演示光的干涉現象的實驗。由英國T.楊於1801年設計。雙縫干涉實驗是他做的最著名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S、S1和S2為平行狹縫,雙縫S1和S2的間距d很小。單色光源照明狹縫S,從S發出的次波傳到雙縫S1和S2,S1和S2又發出兩次波,它們是從同一入射波前分出的,是相干光波,重疊時能產生干涉。在重疊區放置用來觀察的幕,幕與雙縫所在平面平行。幕上將觀察到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同一條紋由等光程差的點組成,光程差Δ=kλ(k=0±1±2…)時為干涉極大(λ為光波波長),對應亮條紋;Δ=(K+楊氏實驗)λ時為干涉極小,對應暗條紋。幕上條紋是一組等距的平行直線,與雙縫平行。相鄰兩干涉極大(或極小)間的間距稱條紋間距,條紋間距Δx由下式確定:
楊氏實驗
式中D為幕至雙縫的距離(d<<D),當D和λ一定時,條紋間距與d成反比,故觀察楊氏干涉條紋時雙縫間距不宜過大。對同一裝置,不同波長的光產生不同間距的條紋,光源用白光時,不同波長的條紋將交叉重疊,故觀察楊氏干涉條紋最好用單色光。楊氏曾用此干涉裝置測定了光波的波長。

楊氏實驗

圖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