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河林場

楊樹河林場轄區位於五營區。總面積7216公頃,174戶784人。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採集業。

楊樹河林場轄區位於五營區東偏南公路幹線10公里處。本轄區北部和西北部邊界是湯旺河與麗林實驗林場隔河相望,東部和東南部與紅星林業局接壤,南部和西部與平山林場、苗圃相接,總面積7216公頃。
楊樹河林場建於1958年,命名第八林場。後經林業部森林普查隊進行森林資源普查,確定為國家林木採種基地,1963年改名為母樹林經營所。經過實踐,紅松種子結實不多,質量不好,於1968年又變成主伐林場,易名母樹林林場。1969年4月27日改為母樹林林場革命委員會。1973年改稱楊樹河經營所革命委員會。1975年又改稱楊樹河管理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又易名楊樹河林場。這個林場有居民174戶784人,其中,男383人,女401人。
轄區地勢從北向南逐漸高起,最高處海拔600米左右,屬於丘陵山地。本場林水多為紅松老齡樹種,在二次漸伐的基礎上又進行回頭采、皆伐作業,林木資源所剩無幾,現已接近枯竭。
轄區氣溫平均比山下低0.1~0.4℃,解凍期與晚霜期比山下晚7~10天。由於受地形影響,具有山區“小氣候”特點。轄區邊緣地帶比區中心的降水次數都多。轄區主要礦產有:石灰石、大理岩、鐵、鉛、鋅等礦藏。
楊樹河林場以木材生產為主。自建置以來,認真貫徹以營林為基礎方針,堅持采育結合,綜合利用,多種經營,全面發展。木材生產:1957~1985年完成727759立方米。1985年配屬J--50型拖拉機10台,2105型統盤機4台,油鋸10台。營林生產:1960年進行人工造林,設營林技術員,1972年增設營林主任,1980年成立營林隊,1984年改為營林段,開始常年性營林生產。1960~1985年統計,完成人工造林44845畝(包括原第八林場造林數)。農業生產:1982年前由青年連農業班經營管理菜地420畝,種植各種蔬菜,達到自給有餘。1983年後,農業用地
全部承包給個人經營。多種經營生產:1983年成立多種經營段,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採集業。種植業,有人參、黃芪、平貝、黑加倫。1985年末,人參留存面積24110平方米;黃芪育苗100平方米,移栽2000平方米;平貝留存面積3200平方米;黑加倫栽植2411株。養殖業,1985年末,有牛16頭、羊24隻、豬432頭鵬1480隻、鴨804隻、鵝59隻。採集業,每年約採集蘑菇1噸左右,山野菜1.5噸,藍靛果(山茄子)2~3噸,獼猴桃(狗棗)0.5~1噸。在山特產品成熟季節,積極組織人們採集松子、蘑菇、山野菜等,收到較好經濟效益。1985年,本場被伊
春市人民政府譽為“勤勞致富”先進單位,獎給錦旗一面。
場內設有國小校、衛生所。託兒所、商店、招待所、俱樂部、圖書室、廣播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