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楊春紅[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楊春紅,1967年2月生於山東淄博。1984年9月考入山東藝術學院音樂系,1988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現任山東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手風琴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

人物簡介

楊春紅,1967年2月生於山東淄博。1984年9月考入山東藝術學院音樂系,1988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現任山東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手風琴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藝術實踐獲獎

楊春紅[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楊春紅[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1. 1990年5月 山東省手風琴比賽一等獎

2. 1990年8月 “中華杯”全國手風琴比賽三等獎

3. 2002年8月 中國天津國際手風琴比手風琴重奏第三名

4. 2004年8月 中國手風琴作品演奏比賽 重奏青年組 二等獎

5. 2004年5月 手風琴獨奏曲《隨想曲》獲中國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學會第二屆中國手風琴新創作作比賽一等獎

6. 2005年9月 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藝術院校器樂大賽優秀創作獎

7. 2011年11月 山東藝術學院中青年教師業務考核一等獎

承擔科研項目

1. 山東藝術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高等院校音樂學(師)手風琴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思與實踐》,已結項。

2. 山東省文化廳重點藝術課題《高等院校音樂學(師)專業手風琴教學改革究》,已結項。

3. 山東省文化廳重點藝術課題《高等院校手風琴專業藝術實踐研究》已結項。

發表論文

1. 《高等院校音樂學(師)專業手風琴課教學改革探究》,《21世紀教育改革發展研究》2007年6月第五版 人民日報出版社

2. 《高等院校音樂學(師)手風琴課教學內容的拓展研究》,《藝術教育》,2007年第12期

3. 《對鍵盤式和鍵鈕式手風琴右手大調音階的比較研究》,《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4. 《手風琴獨奏曲<隨想曲>的風箱運用》,《藝海》2008年第2期

5. 《論我國手風琴發展的流變》,《藝術教育》,2008年第9期

6. 《對民族音樂素材與手風琴技術語言結合的探索—自由低音手風琴曲<隨想曲>創作體會》,《齊魯藝苑》2009年第3 期

7. 《談變音器在手風琴獨奏曲<隨想曲>中的運用》,《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科研獲獎

1. 2002年5月,《論高等院校音樂學(師)專業手風琴課的多元化教學》獲山東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第三屆山東省藝術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

2. 2002年5月,《談音樂教育專業手風琴課教學內容的組織與運用》獲山東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第三屆山東省藝術教育優秀論文二等獎;

3. 2004年12月,《高等院校音樂學(師)專業手風琴課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思與實踐》獲山東藝術學院2002-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4. 2008年6月, 《高等院校音樂學(師)手風琴課教學內容的拓展研究》獲山東省文化廳2008年度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 2009年9月,《對鍵盤式和鍵鈕式手風琴右手大調音階的比較研究》,獲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首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6. 2010年6月, 《對民族音樂素材與手風琴技術語言結合的探索》獲山東省文化廳2010年度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優秀指導教師

1. 2002年7月 首屆“金杯”獎全國手風琴邀請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2. 2004年8月 中國手風琴作品演奏比賽 優秀指導教師

3. 2005年9月 山東省文化廳山東藝術院校器樂大賽 指導教師一等獎

4. 2006年5月 山東省首屆高校音樂專業師生基本功比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5. 2007年8月 鸚鵡杯全國手風琴邀請賽 優秀指導教師

6. 2009年5月 上海之春全國手風琴邀請賽 優秀指導教師

7. 2009年6月 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藝術院校音樂舞蹈大 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

8. 2009年8月 佰笛杯2009全國手風琴展演比賽 優秀指導教師

9. 2010年4月 山東省第四屆高校音樂專業師生基本功比賽 優秀指導教師

10.2010年7月 北京手風琴藝術節展演選拔賽暨‘佰笛杯’山東省手風琴大賽 優秀指導教師金獎

社會活動

1.2006年5月 擔任“上海之春”國際手風琴比賽評審

2.2007年8月 擔任“鸚鵡杯”全國手風琴比賽評審

3.2009年5月 擔任“上海之春”國際手風琴比賽評審

4.2009年8 月 擔任“佰笛杯”2009全國手風琴展演比賽評審

5.2010年8月 擔任第30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國際手風琴藝術周暨國際手風琴比賽評審

淮陰師範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人物簡介

江蘇省灌南縣人,1972年6月生,漢族,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經濟學系主任,發表論文十幾篇、主持廳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2項。曾獲“我最喜愛的老師”、“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

區域經濟、農業經濟、人力資源管理。

主持的科研項目

1.2008,江蘇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評價研,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 2013,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口文化素質協調性評價研究——以江蘇為例,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主持或指導的教學項目

1.2009,“高校突發事件預警機制研究”,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

2.2013,“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分析——以淮陰師範學院為例”,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

主要論文

1.黑河項目生態環境影響綜合後評價,生態經濟,2007年第5期.

2.黑河中游調水及近期治理項目社會影響綜合後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年第8期.

3.黑河治理對中游農民節水意識影響的定性評價,人民黃河,2006第12期.

4.黑河工程對中游農民節水意識影響的定量評價,人民長江,2006第4期.

5.農業節水項目社會效果的綜合後評價模型,統計與決策,2008第21期.

6.農業節水項目社會效果後評價研究綜述,安徽農業科學,2008年第12期.

7.我國農業節水項目社會效果後評價保障機制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8第19期.

8.淮安快速消費品企業在淮安的銷售渠道研究,江蘇商論,2010年第7期。

9.西北地區農業節水項目社會效果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統計與決策,2009年第20期。

10.揚州市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研究,河北農業科學,2009.11.

11.江蘇工業經濟與“三廢”排放量的灰色關聯分析,工業安全與環保,2010年第8期。

12.基於TOPSIS法的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評價,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13.基於IASAF模型的江蘇生態環境現狀綜合評價,統計與決策,2009年第23期。

14.基於灰色關聯度的常熟農民收入來源結構分析,統計與決策,2012年第2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