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楊旭[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楊旭[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旭,曾用名楊敘。現任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英特爾在中國的運營及戰略。 在中國,知中國,楊旭全力推動英特爾與中國合作的不斷深化,凝聚各方共識,實現合作共贏;謀創新,促創新,楊旭積極為中國ICT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為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吶喊助威。 楊旭1990年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州Flint市的GMI工程管理學院,獲電機工程學學士學位。2009年,楊旭任英特爾中國區總裁。 在服務英特爾的30多年裡,楊旭還曾在中國和美國擔任過技術行銷、客戶行銷和業務拓展等多項職務。

主要觀點

1. 談實體經濟

•駕馭好數據洪流,使數據真正實現增值,讓實體經濟在增值過程中發展、創新和轉型。 ——2017.05 第一財經《英特爾楊旭:駕馭數據洪流是實體經濟轉型的關鍵》

•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將為中國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充沛的新動能,為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創造增值。 ——2017.04經濟參考報 署名文章《數據洪流時代催生巨大機遇》

•數據驅動增長和創新,深挖數據富礦,帶動經濟增值,這預示著巨大的增長機會。 ——2017.04 人民網《英特爾楊旭:深挖數據富礦 迎接5G革命》

•物聯網要從“物”開始,“物”本身如果不智慧型,聯了網也沒用,因為是傻的、不能增值的東西。物聯上網之後機會就更大,因為都要挖掘增值服務,那完全是額外新增出來的機會。 ——2017.02中國經營報《英特爾轉型:只有“芯”是不夠的》

•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增值, 引發各行各業由此而來的深刻變革。 ——2017.02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人工智慧大門開啟》

•產業要轉型,一定要在“+網際網路”上面突破,光靠“網際網路+”是不夠的。 ——2016.04南方都市報《產業轉型需要“網際網路+”,更需要“+網際網路”》

•智慧型終端之所以叫智慧型是因為它提供了以前不能提供的增值業務,一旦一個設備說它智慧型了,我想它可能就是一個新的增值的平台。“網際網路+”所創造的增值的平台,就是因為更多的設備連線起來了,而且更多的設備智慧型化了,智慧型化以後發生了很多的增值,這樣“網際網路+”也就有更多的增值的空間和創新的空間。 ——2015.12新華網《楊旭:英特爾與中國結成創新共同體》

•所有行業都應該思考如何加上網際網路,因為如果你不去考慮這個,一旦新興企業和你做同樣的產品,人家通過網際網路手段提供增值服務,那傳統企業可能很快被取締,所以大家都在想如何通過網際網路完成自己的轉型和增值。 ——2015.11 新華網《楊旭談企業轉型升級:應充分認識和網際網路的關係》

2. 談人工智慧

•邁向人工智慧,關鍵在於駕馭數據洪流。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用戶,未來也將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型互聯設備。面對如此龐大而複雜的數據,人工智慧如何充分挖掘、釋放數據價值?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端到端的計算。從終端數據的產生、採集,數據的高速傳輸與存儲,到雲端數據的分析、挖掘,端到端計算助力人工智慧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增值,引發各行各業由此而來的深刻變革。 ——2017.02 人民日報《人工智慧大門開啟》

•在萬物智慧型互聯的新時代,互聯的物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智慧型,並由此產生出洶湧而來的數據洪流。作為分析、挖掘數據價值的創新方法,人工智慧可以充分利用、釋放數據價值,帶來前所未有的增值效應。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如此關注人工智慧的原因。 ——2016.12 網易科技《英特爾楊旭:人工智慧目前尚處於“嬰兒期”》

•在數據價值被充分釋放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將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社會性挑戰,促進福祉、回饋大眾。這需要我們不只是尋求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更要攜手加強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套用開發力度。比如在精準醫療領域,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尋找靶向藥物,以更好地克服目前難以治癒的疾病。 ——2016.12經濟參考報《數據洪流驅動人工智慧發展》

3. 談創新創業

•雙創能否成功,關鍵點首先在於增值,而增值的途徑就是智慧型。雙創成功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對接。 ——2016.06人民網《“雙創”的兩個關鍵是對接和增值》

•好的項目和想法不能永遠停留在實驗室。我們要讓創業者帶著想法進來,帶著樣品出去。 ——2016.02 網易科技《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升級 創新別永遠留在實驗室》

•創新不一定要創業,創業一定要創新,創新創業一定要腳踏實地。 ——2016.02新華網《英特爾楊旭:創新不一定要創業,創業一定要創新》

•在智慧型互聯時代,創新門檻在降低、速度在加快,創新的維度更多,數不清的新興公司在市場中湧現,這些公司就像“爆米花”一樣遍地開花,在國家“雙創”政策的推動下,湧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為產業發展注入巨大的創新能量。 ——2015.12 新華網《英特爾楊旭:“雙創”帶來“爆米花式”創新》

4. 談英特爾轉型

•當今數據洪流席捲全球,而中國是數據大國。英特爾作為一家數據公司,關注未來數據。我們與中國產業夥伴深度合作,挖掘數據的價值,推動經濟增值,帶動消費升級。 ——2017.03 中國經營網《英特爾披露數據戰略 圖謀中國10億用戶市場》

•隨著信息技術(IT)和通信技術(CT)的融合,與其說現在是“跨界”,倒不如說是“無界”競爭的時代。對於轉型中的英特爾來說,在中國有八個關鍵技術領域:瞄準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虛擬現實,聚焦中國製造2025、精準醫療、體育、機器人。 ——2017.04人民網《英特爾楊旭:深挖數據富礦 迎接5G革命》

•英特爾將自己重新定位為是一家數據公司,具有全棧實力、處理端到端數據的技術公司,在既有的數據處理實力之上,構建了從數據的採集、傳輸、挖掘、分析、加速,到把數據轉化為洞察,產生價值、創造增值的不斷延伸的數據處理能力。 ——2017.03 新華網《英特爾楊旭:駕馭數據洪流 做中國高價值合作夥伴》

楊旭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楊旭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成就榮譽

英特爾是計算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廠商,致力於拓展科技疆界,讓最佳精彩體驗成為可能。英特爾1985年進入中國,目前是在華高科技領域最大外國投資企業之一。英特爾在中國擁有美國總部之外最為全面的部署,覆蓋了前沿研究、產品技術開發、精尖製造、產業生態合作、市場行銷、客戶服務、風險投資、企業公民責任等。英特爾一直把與產業深度合作作為業務哲學,在與中國產業的共同發展中,楊旭的領導力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2016年9月,獲《財富》“中國50位商業先鋒”

•2014年3月,獲《成功行銷》“年度創新行銷100人之行銷領袖獎”

•2013年12月,獲《商業價值》雜誌“2013傑出貢獻領袖獎”

•2013年12月,入選2013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2013中國信息產業年度領袖人物”

•2012年12月,被中關村線上評為“年度領軍人物”

•2013年1月,入選2012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2012中國信息產業年度領袖人物”

•2012年11月,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最具價值管理榜樣”

•2012年7月,獲得新浪網、《中外管理》雜誌“2012年度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

•2011年,榮獲《IT時代周刊》“2011中國信息產業傑出貢獻獎”

•2010年12月,被《中國計算機報》選為“中國信息產業十年風雲人物”

•2010年11月,被《IT經理世界》選為“十年職業經理人”

•2009年1月,入選“2008年度IT行業值得關注的十大焦點人物”

•2008年12月,被《中國經濟周刊》選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10大跨國企業領袖人物”

•2008年1月,當選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25周年突出貢獻人物”

•2008年1月,入選比特網“十大風雲人物”

•2007年12月,獲得《計算機世界》“中國IT年度人物獎”

•2007年1月,入選新浪網“2006年IT十大風雲人物”

•2006年12月,獲得《羊城晚報》“年度風雲人物獎”

•2006年12月,入選《通信產業報》“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2006年,被《計算機世界》選為“2006年IT年度人物”

楊旭的產業觀

時間 題目 詳情 備註
2017.04.20數據洪流時代催生巨大機遇 從“人上網”到“物上網”,我們正迎來萬物智慧型互聯的新時代,由此而生的是數據量指數級爆炸,數據形態從結構化向非結構化不斷演進,數據的處理方式也延伸至端到端。數據發生革命性變化,數據洪流洶湧而至,並催生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我們必須把數據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洞察力,從而挖掘它的全部價值。 經濟參考報刊載
2017.02.10人工智慧大門開啟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用戶,未來也將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型互聯設備。面對如此龐大而複雜的數據,人工智慧如何充分挖掘、釋放數據價值?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端到端的計算。從終端數據的產生、採集,數據的高速傳輸與存儲,到雲端數據的分析、挖掘,端到端計算助力人工智慧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增值,引發各行各業由此而來的深刻變革,比如智慧城市、智慧零售以及體育、網際網路金融等諸多領域,將帶給人們全新的用戶體驗。 人民日報刊載
2016.12.08數據洪流驅動人工智慧發展 在萬物智慧型互聯的新時代,互聯的物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智慧型,並由此產生出洶湧而來的數據洪流。作為分析、挖掘數據價值的創新方法,人工智慧可以充分利用、釋放數據價值,帶來前所未有的增值效應。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如此關注人工智慧的原因。邁向人工智慧,關鍵在於如何駕馭數據洪流。 經濟參考報刊載
2016.09.21智慧型互聯時代,英特爾的變與不變 英特爾更加堅定地邁出轉型的步伐,致力於成為一家驅動雲計算和數以億計的智慧型、互聯計算設備的公司。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主動尋求變化:提供整合平台,拓展計算疆界,把握智慧型互聯時代的新機遇,與產業生態系統一起探尋新的增長點。但始終不變的是我們對技術創新滿滿的信心和執著的追求,以及不斷加強與中國結成創新共同體的承諾。 新華網、光明網等刊載
2016.05.31“雙創”的兩個關鍵是對接和增值 雙創帶來“爆米花”式創新,支持雙創是英特爾中國戰略的一部分。自創客運動伊始,英特爾即參與其中,現在更將擴大投入支持創客和大眾創新者抓住萬物智慧型互聯的大趨勢,用智慧型科技幫助傳統產業實現增值,最終促進雙創與實體經濟的對接。 中國經營報、新華網等刊載
2015.12.10 小公司,莫小看 創新的根本是人才,判斷一個公司的大或小,不是看它占有多少土地、擁有多少廠房,而是看它聚集了什麼樣的人才、掌握了什麼樣的技術。草根創客創辦的小公司今天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小苗子,但只要條件適宜,終會成為令人仰望的參天大樹 人日日報刊載
2015.11.26 英特爾楊旭:“雙創”帶來“爆米花式”創新 在當前的智慧型互聯時代,創新門檻在降低,速度在加快,創新的維度更多,數不清的新興公司在市場中湧現,這些公司就像“爆米花”一樣遍地開花,在國家“雙創”政策的推動下,湧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它們之間跨界協作,為產業發展注入巨大能量。 新華網、科技資訊網等刊載
2015.11.23 創新浪潮助推跨界協作 政策、機遇和環境已經給科技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土壤,而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同時也是有創新基因的公司,英特爾早已融入到創新大潮中去。我們不僅與企業在新興技術和產品領域共同開發,也在業務模式、服務模式上展開戰略合作,同時也更多地關注“爆米花”似的創客。 經濟日報刊載
2015.03.05 與中國同行 翻開創新新篇章 IT產業正處在巨大的拐點,中國力量也已經越來越茁壯。英特爾始終堅持在中國的戰略:圍繞國家戰略,支持產業發展,推動智慧型生活,同時將整合所有資源引領未來方向。 光明網、新浪、網易等刊載

更多媒體報導

時間 題目 媒體 標籤
2017.03.31英特爾楊旭:駕馭數據洪流 做中國高價 新華網楊旭談產業
2017.03.31英特爾披露數據戰略 圖謀中國10億用戶市場 中國經營網楊旭談轉型
2017.02.19英特爾轉型:只有“芯”是不夠的 中國經營報楊旭談轉型
2016.12.29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趨勢才是關鍵,技術永遠是輔助 《財經天下》楊旭談產業
2016.12.16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談轉型:不怕犯錯 已調整好方向 第一財經楊旭談轉型
2016.12.14英特爾全球副總裁楊旭:洞見驅動未來世界的四大科技趨勢 新華網楊旭談產業
2016.12.14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不怕犯錯 方向調整已經完成 鳳凰網楊旭談轉型
2016.10.16英特爾楊旭:智慧型互聯時代賦能創客 《商學院》楊旭談創新
2016.08.30英特爾布局四大科技領域 人民網楊旭談轉型
2016.08.30英特爾楊旭: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有助於釋放更多潛能 新華網楊旭談產業
2016.04.17智慧型互聯釋放“雙創”新動能 新華社(視頻)楊旭談創新
2016.04.15產業轉型需要“網際網路+”,更需要“+網際網路” 南方都市報楊旭談產業
2016.03.03創業者, 請先踏踏實實地把產品做好 科技日報楊旭談創新
2016.03.01英特爾:供給側改革需創新驅動 人民網(視頻)楊旭談產業
2016.02.29英特爾楊旭:創新不一定要創業,創業一定要創新 新華網楊旭談創新
2015.12.04 感受網際網路魅力 英特爾談創業創新 新華網 楊旭談創新
2015.11.26 楊旭談企業轉型升級:應充分認識和網際網路的關係 新華網 楊旭談轉型
2015.11.25 英特爾楊旭:創新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 新華網 楊旭談創新
2015.11.25 楊旭:把中國創新的技術套用到全世界 新華網 楊旭談創新
2015.09.25 英特爾中國:三十年見證中美科技共發展 新華社 楊旭談創新
2015.09.25 英特爾的下一個路口 財富(中文版) 楊旭談轉型
2015.07.08 英特爾變革的催化劑 商學院 楊旭談創新
2015.06.22 英特爾:與中國創新同步 經濟觀察報 楊旭談創新
2015.02.07 英特爾:走過那個叉路口 中國經營報 楊旭談轉型
2015.02.06 楊旭:跨國公司在華樣板 百度百家 媒體眼中的楊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