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苗木

梨樹苗木

梨樹苗木是果樹苗木的一種,一般培育至50厘米左右。

形態特徵

梨樹苗木是果樹苗木的一種,一般培育至50厘米左右。

生長環境

從優質生產角度考慮,上世紀60、70年代的稀植大冠(主幹形或主幹疏層形)存在樹高冠大、光照不良和作業不便等缺點,不宜採用;株行距3米×4-5米的梨園可採用疏散分層形、“3+1”樹形、紡錘形等。

主要價值

梨樹屬多年生經濟植物,本身存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如不加以疏導、協調,就會造成生長與結果的失調,嚴重影響產量和果實品質。"整形"即是人為地將其培養成有利於高產穩產、優質的樹形;"修剪"是通過對枝條進行有選擇的取捨、截留,使其達到並維持高產、優質的樹相指標;二者的作用相輔相成。尤其在果品市場競爭激烈、對梨果質量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此項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

樹形分類

疏散分層形

或稱中冠疏散分層形,乾高60-80厘米,樹高3米左右,全樹配備5-6個主枝,下層3個(或4個),上層兩個。第一層主枝一般配備3個側枝。第一側枝距主幹40厘米以上為宜,第二側枝與第一側枝相距40-50厘米,第三側枝與第二側枝對生,距離可增大到60厘米以上,但各側枝之間忌交叉重疊。第二層主枝一般只配備兩個側枝,第一側枝距主幹30-40厘米為宜,第二側枝與第一側枝距離可適度加大。兩層主枝之間的距離以1.2-1.6米為宜,且每個主枝與主幹的角度以60-70度為宜。

”3+1”樹形

是一種適宜密植的小冠樹形。乾高60-70厘米,中心乾明顯。在中心乾距地面60-120厘米的範圍內,錯落著生3-4個小主枝,每個小主枝與中心乾的夾角70-80度,其上著生大型枝組2個(其餘為中小枝組)。中心乾的上部不再培養主枝,而是每隔20-30厘米配置一個較大的結果枝組,一般為6-7個。待大量結果、樹勢緩和後,落頭開心。該樹形具有整形容易、便於管理等特點,而且成形後樹冠內光照充足,有利於果實品質的提高。

紡錘形

乾高50-70厘米,樹高3米左右,在中心乾不配備主枝,而是直接培養10-14個“小主枝”(或稱“結果枝軸”),且不分層。每結果枝軸之間的距離以20-30厘米(同側面枝相距以60厘米)為宜,與中心乾的著生角度為70-80度,其上亦不再配備側枝,而是直接培養結果枝組,大量結果樹勢緩和後落頭。該樹形與疏散分層形的區別在於主枝或結果枝軸數量多、不分層、無側枝,具有易操作、成形快、結果早、豐產早等特點;而且因結果枝軸上沒有側枝,樹體通透、膛內光照良好,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並對延長結果枝組壽命具有積極意義。但對成枝弱的品種,需做好“目傷”工作,以促發分枝,否則極易因枝軸的數量不夠而出現“偏冠”等問題。同時,對枝梢直立生長較強的品種,需做好“拉枝造形”工作。

特點

1、生長能力強。

2、枝葉茂盛。

3、苗木挺拔。

病蟲害防治

梨樹早期落葉會造成樹體貯藏營養嚴重不足,這樣就會降低果樹的抗寒能力,而且影響花芽的後期分化和翌年的開花結果,使得畸形果和落果大量發生,嚴重影響了果品的產量和質量。

一、噴施波爾多液。果實膨大期噴施波爾多液防治病害,即可防止雨水沖刷,又為梨樹葉子補充了銅、鈣元素,使梨樹生長旺盛,葉片濃綠黑厚,減少了早期落葉。

二、加強水肥管理。當梨樹進入果實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需要有足夠的營養供給。麥收前後,降水偏少,氣溫高,天氣乾旱,嚴重影響樹體水分供應。此時,要及時加強水肥管理。一要及時追施硫酸鉀型高氮、中磷、高鉀三元素複合肥,追施後適量澆水,嚴防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漚根。二要葉面噴灑速效、流失少、吸收快的硝酸鉀複合肥,磷酸二氫鉀和永業生命素,促進葉大、葉厚、葉綠、葉亮,減少梨樹落葉。

三、控制有機磷農藥的使用量。有機磷農藥對梨樹葉片有刺激作用,特別是使用濃度過高、使用次數過多和噴灑時間在高溫期,都會造成梨樹大量落葉。因此,要嚴格控制有機磷農藥的使用次數和使用濃度,能使用其他農藥代替的,最好換成生物農藥或菊酯農藥,必須使用時,要注意使用濃度,噴藥時間要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避開中午高溫時段。
梨樹病蟲害防治方法:防治梨樹病蟲害時可利用成蟲的假死性,在樹冠下接布單,振落成蟲殺滅,或在產卵期人工摘除有卵花果和有蟲幼果。在梨樹花前10至15天,成蟲羽化出土時,用25%對硫磷300倍液、25%辛硫磷300倍液或40.7%樂斯本乳油6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重點在樹幹周為1米內。
一、梨樹腐爛病主要為害主枝和側枝的樹皮,造成腐爛。症狀有潰瘍型和枝枯型兩種,重者出現大量枯枝直至死亡。防治時要加強果園管理,控制坐果量,提高樹體抗病能力,選育抗病品種。及時剪除病枝、刮除病疤,集中燒毀,並塗抹福美砷可濕性粉劑30至60倍液。梨樹萌動前噴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100倍或腐爛敵100倍液,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

二、梨黑斑病該病是梨樹常見多發病,主要危害果實、葉片和新梢。遼寧省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平均氣溫13℃至15℃時開始出現葉斑,5至6月發病最重。而果實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發病,6月中旬開裂並脫落,到7月下旬落果最多。防治要點是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結合冬季修剪,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及病果,深埋。重病園樹體發芽前噴0.3%五氯酚鈉加5Be石硫合劑混合液,落花後再噴一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至800倍液、10%多氧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但施藥一年不能超過3次。上述藥劑與波爾多液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降低成本。

三、梨星毛蟲是梨樹的主要食葉害蟲,以幼蟲為害花芽、花蕾、葉片,一年可發生兩次,一般3至4月和8至9月各防治一次。越冬幼蟲出蟄時是防治適期,即梨樹花芽露白至花序分離期。常用藥劑有:50%對硫磷乳劑1500倍液、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劑1000倍液、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和20%殺滅菊酯乳液3000倍液。

四、梨實峰(俗稱花鑽子,白鑽蟲)僅為害梨樹。成蟲產卵於花萼內,幼蟲最初在花萼基部內環向串食,被害處變黑以後蛀入果心,使幼果乾枯脫落。落果前幼蟲爬出,轉害其它幼果。該蟲一年產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內做繭越冬。成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產卵,產卵盛期是梨樹花序分離至花瓣含苞待放時,5月中下旬幼蟲蛀果為害。 關於梨樹的鏽病防治,請參閱:梨樹鏽病的主要防治步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