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塘煙雨

梅塘煙雨

梅塘位於石亭子鎮梅塘村,為煙江發源地。梅塘因周圍梅樹叢生得名,塘闊數畝,水色深靛,寒氣逼人,有許多泉眼,清泉從地下湧出,水珠飛濺,高約尺余,似陰雨連綿,故有“梅塘陰雨”之稱。有古書記載,發下泉水,四季不斷,水流量大,水質好,曾是古祁陽十景之一。1956年,梅塘被擴建成水庫,由於水庫容量大,水面增高,加上周圍水木稀少,“陰雨”的勝跡已不復存在。

梅塘為煙江發源之地,在衡陽祁東石亭子鎮梅塘村的岩石之下,塘闊數畝,水色深靛,寒氣逼人,有許多泉眼從地下湧出清泉,如萬顆鮫珠,躍出水面,高約30厘米左右,似陰雨連綿,故有“梅塘煙雨”之稱。有古典史書記載,發下泉水,四季不斷,水流量大,水質好,曾是永洲八景之一,左側還有“煙江石燕”之景,均是原祁東十景。
梅塘位於祁東縣城西約六十華里的石亭子鎮,梅塘村境內。素有“梅塘陰雨,煙江石燕”,“南朝天子活龍地,北仰仙神跨鶴過”之說法,山光水色,風景迷人。梅塘趣名的來歷:
梅塘位於仙神山與天子山兩座巍巍屹立高山對峙之中,方圓四公里,水面約120畝,塘東高聳一山,形似龍,口噴水,叫龍泉山,山頂有一庵叫梅塘庵。周圍巧石疊疊,多石形象梅花,有立於水邊,有沉於水中,古今蹤跡尚存,人云號曰梅塘。
梅塘陰雨:
所謂梅塘“陰雨”,就是從江底的泥沙冒出來的水泡。汩於水面,散變為雨花,天為陽,地為陰,故為陰雨。早在嘉慶年間,我的老祖婆張氏孺人,住仙神山,七旬壽慶時,由鄒氏承啟堂族眾同拜的壽匾上寫著,正匾字樣“懿德致壽”兩邊條幅“家住仙山,恰進霞觴綿歲月;池滋陰雨,好培玉樹長庭階。”這匾與條幅在仙神山堂前掛了一百八十餘年,直至公元一九五八年不見了,凡年滿六十歲以上的父老鄉親人人皆知。特別是過去的遊人墨客,將梅塘陰雨處處比擬,栩栩如生,一點不瑕。現有人將梅塘“陰雨”寫成梅塘“煙雨”,實無考究之源,訛也,從事實與客觀的存在,梅塘“陰雨”乃千古相傳,孰不可磨也。
煙江石燕:
煙江由梅塘的一彎溪水,流經一條大壠,繞過數個村莊而匯集煙江。所謂煙江,江邊兩岸楊柳依依,芙蓉灼灼,每當仲春之際,綠柳才黃半為勻的時候常被春風春雨纏綿。曾有一詩人云“二月天來二月天,春風春雨任纏綿。煙雨常鎖江邊柳,如畫如詩醉眼帘。”的佳句,故有煙江之得名。江邊兩灘有很多小河石,形如燕子,有頭有尾,有翅,有足,煙江周邊的人,有目共睹。傳說每逢風欲起時,而石燕則飛舞也,煞是神奇。故有梅塘陰雨,煙江石燕,乃古永州八景之一也。
撫今思昔:
梅塘勝地,曾招來不少墨客遊人題詞詠句,那些華章佳句多半遺忘,依稀還記得“人將梅塘比西子,我疑西子遜風流”。每當風和日麗,你若登上出水口的龍泉山,只見芳草迷離,山花滿徑,老藤纏木,古柏參天,紅岩綠樹,把一座小小的龍泉山,裝點得如詩如畫,山巔有一庵,雕樑畫棟,暮鼓晨鐘,氣象壯觀。正殿有數樽神像,莊嚴肅穆,兩側僧房寬敞,藤蘿繞砌,顯得格外優雅。人云神佛顯靈,有求必應,故招來不少遊人香客,倒也熱鬧非凡也。梅塘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足跡依舊,新的煥然一新。而水總是春溫,夏寒,秋涼,冬暖,水質清浥不變,我地人曾傳一首歌謠:梅塘水,實在好,得了瘧疾燒病去洗澡,只須水裡泡一泡,保你病除自然好。
梅塘泉湖勝景一簇:
梅塘勝地古今傳,山映湖心水映天。浩渺煙江飛石燕,巍峨仙嶺隱桃源。紅霞覆玉岩成巧,白霧迷川景更妍。墨客騷人誰領會,素來此處號濂泉。也有人云:“從來勝地遠流傳,世外桃源別有天□□□”之佳句。而今我謂梅塘:“清清泉水滿梅塘,日夜奔流灌溉忙。兩岸電排飛玉帶,三條渠水泛銀光。南疇北畝稻梁茂,東圃西園果菜香。更喜家家奔富路,地靈人傑米魚香”。泉湖出水口,懸岩峭壁,亂石嶙峋,清澈的泉水,從石洞裡奔瀉而來,滔滔綠水,浩浩碧波。北依仙神山,相傳神仙下棋之處,石桌,石凳,石椅,石棋盤,一一俱在。南朝天子山,二龍搶珠,晉謁梅塘。西靠貓兒山,貓足伸入梅塘摸魚,形似活現。東連奇龍山,其龍如在泉湖戲水,張牙舞爪,鱗次閃閃,四周景色如斯,點綴梅塘,愈壯奇觀。每當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至若春和景明,波瀾壯闊,沙鷗翔集,游魚可數。時逢皓月當空,浮光耀金,四周倩影,翠映湖中,勝景之情,得無異乎,無不令人迷戀也。
梅塘十景:
一、曲港籠煙:(梅塘及流經到煙江的小港,春冬水氣成霧之景)
景色迷離分外幽,一彎溪水繞村流。
冬來白霧彌江面,水氣蒸騰總不休。
二、春宵漁火:(每當日落西山,傍晚在梅塘四周有數點漁火倒影塘中)
春暖神州冰凍開,青苔泉涌任瀠洄。
煙籠古岸風光好,數點漁燈傍釣台。
三、小山鎮口:(馬止山與奇龍山對峙,鎮鎖梅塘水口)
灩浥清流晝夜忙,煙波浩渺下三湘。
青山小影瞳瞳日,留得湖山春更長。
四、懸岩新竹:(描寫出水口崖上的君子竹
奧巧深潭古石垂,懸崖新竹影離離。
搖搖常使清風在,不為遊人卻為誰。
五、紅霞覆玉:(言龍泉山上的絢麗岩石)
泉冒潺湲石縫來,層層岩石疊台階。
紅霞覆玉岩成巧,出自天然真怪哉。
六、半山石凳:(寫龍泉山上石頭象板凳一樣排例)
一半紅岩一半青,青紅岩石兩廂生。
半山石凳平平立,氣壯山河貫古今。
七、一溝石筍:(描貓兒山右側一條與梅塘相連的水港)
朝天石筍滿溝排,下有叢荊上有苔。
點綴梅塘成勝地,山光水色畫圖開。
八、畔池魚躍:(觀梅塘魚隔牆跳躍)
一道斜陽鋪水中,畔池灩灩影成紅。
魚群跳躍真稱意,任性歡騰欲化龍。
九、水面雨花:(言水底冒出的水泡散至水面變成雨花名曰:“陰雨”)
水面如鏡映殘陽,面看湖心倒影長。
雨霽雲霄晴更好,花紋點點泛寒塘。
十、平湖展浪:(平湖中的波浪)
平平梅水傍棋台,湖面晶瑩一鑒開。
展望長天風雨起,浪濤折皺影排排。
上述作文來歷,有些古蹟尚存,有些見景依稀,知者,審也,不知也,看問也,有識者,事成也。隨著中華的騰飛,改革的洪流,梅塘定為變得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景更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