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照村

桐照村

桐照村隸屬於浙江省奉化市蓴湖鎮,全村現有2289戶,人口6984人。2010年9月13日,借桐照開漁節之際,中國魚業協會正式授牌桐照為“中國第一漁村”稱號。

基本信息

?

村鎮概況

桐照村隸屬於浙江省奉化市蓴湖鎮,全村現有2289戶,人口6984人。全村初始有桐照農業村、桐照漁業村兩個自然村組成,2003年三合併為一個自然村。村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67畝,山林面積8270畝。行政村設有黨總支、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村民委員會有20個村民小組組織而成,村經濟合作社下設經濟理財小組。同時還設有團支部,婦委會及民兵連,治調委員會等組織。桐照過去人多地少,居住集中,經濟狀況相對落後,21世紀後,村級經濟得到了明顯改善,村民生活日新月異。村經濟主要以水產業收入為主,目前擁有鋼質漁船378隻,其中雙拖220隻,單拖137隻,帆漲網21隻,漁運19隻,是浙江省最大的漁村。
2010年9月13日,借桐照開漁節之際,中國魚業協會正式授牌桐照為“中國第一漁村”稱號。

村鎮由來

桐照和桐蕉司現在都屬於蓴湖鎮,一南一北,直線距離相差幾十公里,那么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么?看看這2村的來歷便曉得:
宋末元興(距今730餘年)四海擾亂,有福建莆田縣林氏坤公偕兄弟與兩子,北上避難到浙江沿海。一日暮宿古廟,人困腸飢,不知來日何往,求神指點迷津,定居何處。當夜坤公果得一夢:神示北行,到一海邊,那兒環山如椅,背北面南,後山梧桐,其影垂礁,海水漾漾,桐花璨璨,水光山色,景致宜人。次日謂於兄弟。兄弟亦曰:夢見大槐樹,上有雅雀窩。(現今寧海加爵科村)。
是日兄弟分道而行。坤公率兩子,來到一海邊小村,正值落日沉息,見長長後山樹影,正落在遠遠海中礁上,鱗光閃爍,甚覺好看。細觀地形,西北高山如椅背,東西低坡似扶手,背山面海,風光秀艷。若居其間、猶坐椅中,安穩舒適,實乃福地,且有海中懸山,如屏似鏡、遮攬風水、照應村落,此乃應夢之地,後必興旺發達。遂詢老丈:此謂何地?對曰:“後山名高梧,梧桐對礁,古名桐礁,又名桐坡。”又詢可否留居?答曰:吾吳姓只十八戶,爾居可也。遂居於此,定名桐照。桐者梧桐;照者其一偕音礁也,其二照應神夢,其三前有懸山照映也。
原來“桐照”是“桐礁”而來。

村鎮簡介

從太平洋流湧起的波濤,躍過那萬里東海,直奔浙東口岸。在西滬港拍打戰艦,到獅子口激盪迴旋,這就是美麗的象山港。象山港的北岸,閃爍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中國第一漁村——桐照村。
桐照漁村位於奉華市東南,象山港北岸。據《奉化市志》記載,五代時己有桐照之名,“後山名高梧,山上梧桐繁生,枝葉對照映輝,故名桐照”自唐中葉到清未屬忠義鄉。1949年,稱梧山鄉,以境內高梧山而得名,全國解放後,稱桐照鄉。1958年公社化後,又稱桐照公社,1983年重建桐照鄉,1988年拆鄉建外鎮,2005年拆擴並時,拆除桐照鎮。併入蓴湖鎮,稱桐照村。桐照全村陸地總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840畝,山林為8270畝,鋼質漁船445艘。近海作業小船79艘,全村常住人口16000人,其中外來人口6000人,全村有85%的人從事外海捕撈的近海養殖,76%經濟收入來自海洋,人均收入2.1萬元,桐照村東 南 西三面環海,地勢北高南低,山勢起伏的丘陵,在蔚藍色大海的哄射下,猶如一條條暢遊大海的鯨魚,千姿百態,蔚為壯觀,溪流源自境境內,獨立入海,彎彎曲曲,自成品格,境內一年四季,季節分明,屬海洋氣候,溫和而濕潤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捷,素有魚米之鄉美稱。
改革開放以來,桐照的經濟得到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提高,1978年全村工農業生產總值只有3200萬元,到2008年,全村實現工農生產總值13億元,30年時間增加了40多倍。經濟實力的增強,推動了其他各項事業的飛速發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全村七千多人口,人人免費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近幾年來,累計投入1000萬元,建成了蓄水在20萬方以上的炭子坑水庫和石岙水庫,投入800萬元,建成了全村自來水管網,保證了全村近1.6萬人口和100餘家企事業單位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投入600萬元,建好了桐照市場,投資800萬元,建成了育才路,孟良路和濱港路,正在建設中的寧波市級重點工程,沿海中線穿村而過,使桐照村的交通道路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村內道路增平直,經緯有序。老房區,卵石排列成行,新房區,道路縱橫平直,總庫容5000噸油庫的投入使用,500噸級貨兩用碼頭和一級民眾漁港的建成,無不顯示著桐照漁村的勃勃生機。
桐照漁村的外海捕撈歷史悠久,漁業文化底蘊深厚。據《奉化市志》介紹,早在宋代桐照就形成了漁村,《四明志》上說,南宋開慶元年,即公元1259年,慶元府徵用奉化木船船幅2丈以上411艘,2丈以下1288艘,這其中一半漁船征自桐照,明初,桐照己有大捕作業,作業海域達到了岱衢洋,大戢洋等海域,據嘉靖《奉化縣誌圖》記載,早在洪武15年,即公元1382年,就在河泊設定官署,徵收漁稅,可見,桐照漁業生產之歷史悠久1745年桐照漁村在岱山東沙角設立漁公所,成為桐照漁民的漁業指揮所和漁民臨時休養,淡水食物給養的場所,2007年,桐照村又發現了清朝同治年間的海洋捕撈許可證,說明那時人們己經有了保護海洋的意識。優美的“童謠”悲涼的“漁嫂歌”歡樂的’四季漁歌“顯示出深厚的漁業文化,呼嘯的海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捕魚能手,洶湧的浪浪,奏出了曲又一曲的藍色牧歌,解放初期,桐照全村仍有大捕船150艘,1950年12月,由桐照漁會製作的“改良大捕船模型”獲寧波專區屆農業展覽甲等獎,以後,在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大捕船逐年增加,到1955年,全村大捕增到300多艘。1956年,我市第一對100馬力,載重40噸的漁業機帆船在桐照誕生,翌年增至2對,1959年集資42萬元,建造了紅旗號漁輪1對,並配備短波無線電通訊,1960年起,漁船逐步安裝起網機,超音波垂直魚探儀等,基本實現漁船機動化,作業半機械化,1968年至1983年,是外海捕撈的鼎盛時期,當時,以60馬力,載重為60噸的小型機帆船為主,在40海里以內作業,捕錢產量在省內名列前茅,年對船產量超萬擔,致使桐照聲大增,“桐照”兩字登上了“浙江日報”的頭版新聞,當時在桐照流傳達著,“紅旗萬擔迎風飄,象山江畔人歡笑”的讚詞,1979年,桐照漁村建成了全省第一對木質尾滑道拖網漁船,載重83噸,同年燈光對網試捕成功,以後漁業資源衰退,產量不斷下降,為此,漁場逐步向外移至70海里,使小型機帆船不能適應外海捕撈的需要,所以,從1995年開始桐照村二委會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速發展蓴湖沿海地區海洋經濟開發的總體要求,多方籌措資金,大力發展150馬力,載重在300噸以上的優質鋼質漁船,到目前為止,全村共有鋼質漁船445艘。其中大馬力290艘,小馬力155艘,還有在建漁輪30艘,桐照村境內有海岸線10公里,淺海資源為4000畝,可養殖海塗面積為1650畝,早在1958年,桐照就從大連採種並試養海帶成功,那時,由於國家對海帶採取包收包銷,購銷倒掛等優惠政策,使放養面積逐年增加,最多時達萬畝以上,1984年起,國家停止包收包銷,海帶養殆殖驟減,1988年來,由於海洋資源的衰退,桐照村利用得天獨厚的淺海資源,尋求新的經濟成長點開發近海養殖,在傳統養殖海帶,牡蠣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表蟹,朋皮花蛤,白蟹和平共處對蝦的養殖,提高養殖總體水平和經濟效益,1994年開始,又大力發展網箱養殖,養殖七星鱸魚,1996年,全村養殖面積達到500畝,網箱發展到6000隻,至2008年,養殖面積達到7500畝,網箱發展到16000隻,放養鱸魚,黃魚,美國紅魚和黑雕等,年產值近億元,同時積極引進適宜本地發展的新品種,提高養殖面積的利用率,海產品加工冷凍企業是桐照村的主要經濟,自1980年建造村內第一家冷凍廠以來,全村漁民自籌資金興起建造冷凍廠熱潮,到2008年底,全村己擁有冷凍企業23家,一次性可儲藏水產品1.5萬噸,全年銷售各類水產品2萬噸以上,與時代同步,與國際接軌,在單純的冷凍行業己經不能適應時代進步之間,桐照又產品了許多高檔次的海鮮食品加工廠,如偉澤海鮮食品加工廠積極引進QS技術,建造無菌鮮加工車間,讓桐照的海鮮加工產品走進超市,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造船業對桐照村來說,既可以說是古老的行業,幾百年前,桐照村就有造船的技術,村裡有大木,小木,船等,與造船有關的傳統行當,出現了祖孫三代都從事同一行當的,“大木世家”“拶船世家”等,然而隨著鋼質漁輪的興起,大木,小木,拶船等,傳統行當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鋼鐵工,電焊工等,到現在止,桐照漁村擁有了3家船舶修造廠,不但能修造鋼質漁輪,還能修造萬噸級的遠洋貨輪,與此相應的還出現了船務運輸有限公司,為漁民轉產轉業提供新的就業門路,服裝業是桐照村又一大產業,目前全村擁有4家服裝企業,10條襯衫加工流水線,全年加工各類襯衫400多萬件左右,年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在冷凍加工,船舶修造,船務運輸,服裝等四大行業競繁華的同時,建材,五金,皮具,童車等企業也後來居上,共同譜寫桐照工業經濟的新藍圖,鐵局懸山橫作障,天門蜃水曲成環,與桐照隔港望的是我市最大島嶼之一,懸山島,懸山島陸地面積2.36平方公里,那裡樹木蔥翠,海天相映,鳥語花香,風景幽雅,既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明朝戚繼光抗倭遺址,有清初張蒼水抗清足跡,更有梅花樁,娘娘岙,六金頭等古蹟,是有待開發的旅遊勝地,依偎在懸山島旁邊的小島叫鳳凰山島,遊客在乘坐遊艇游島的過程中,既淋浴海濱陽光又飽嘗浙東名廚海鮮,享受大海賜予的各種風光,2002年,桐照村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適時發展了休閒漁業,向陽海岸娛樂休閒有限公司,它集旅遊,觀光,休閒,餐飲和娛東於一體,親近綠色海洋,享受向陽海鮮年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與此同時,海藝賓館,新樂飯店等,一批第三產業也正在蓬勃興起,2009年7月,國家漁業局局長李健華,在浙江省海洋局局長趙利明,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秀忠奉化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印敏的陪同下考察了桐照漁村,對桐照漁船在外海捕撈中的安全生產作出了充分肯定。2010年,桐照村在蓴湖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成功協助舉辦了“藍海蓴湖”休閒養生節,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
海闊任憑魚躍,地興全靠人為,我們相信,桐照漁村在黨和政府的確正確領導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必將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