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在下雪

桃花在下雪

《桃花在下雪》是當代青女詩人楊曉艷(筆名:南雁南飛)創作的首部個人現代詩集,詩集收錄了詩人2015—2017年創作的138首優秀詩歌作品。詩歌由星星詩刊協同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詩集分為四個專輯,分別是女子如雪、故園之戀、只因在山中、煙火人間。詩歌文筆優美、意境深邃、哲思滿溢,具有蕩滌人心的思想感染力、情感穿透力、語言打擊力。

第一輯女子如雪

春天在敲門.3

女子如雪.4

海水漫過沙灘.5

玫瑰園.6

因為風的緣故.7

雨想說的.8

誓言消失的桃林.9

玫瑰枯萎以後.10

桃花在下雪.11

紅豆(組詩).12

親愛的,鑰匙又把你忘了.14

暗箭.15

沒有你的冬天,我素淡如水.16

另一種想念.18

春之語.19

遠去的桃花.20

愛情經過了秋天.21

沒有好遺憾的.22

愛你.23

當我開始愛自己.24

愛上仙人掌.25

你.26

讀你的詩取暖.28

冬夜.30

遇見.31

堰塞湖.32

山路.33

姬別霸王.34

凌晨四點半.36

七月的稻穗.37

我選擇了你.38

燈亮著.39

晚餐進行時.41

聽,花開的聲音.42

大雪掩埋過村莊.43

不如清醒.45

胖了的月光.46

紅罌粟.47

珍珠.49

愛情補丁.50

夜來香.51

冷雨夜.52

一枝梅.53

楊曉艷詩集《桃花在下雪》圖片集 楊曉艷詩集《桃花在下雪》圖片集

新年辭.54

第二輯故園之戀

醉桃花.57

聽雪探春.58

姐妹.59

雪之戀.60

梅.61

踏雪.62

茶之語.63

銀杏黃了.64

紅薔薇.65

牧歸.66

垂釣童年.67

今夜的老宅.69

濯水雨巷.70

櫻桃紅了.72

麒麟蓋草場.73

武陵仙山.74

芭拉胡的雪.76

我有一座房子.77

姐姐,我們一起去看櫻花.78

清明雨上.80

風吹過荷塘.81

小雛菊.83

寫給中秋月.84

第三輯只因在山中

走進三月.87

禮讚.88

月光的寬恕.89

一片葉子提前綠了.90

雪中的紅山茶.91

譬如朝露.92

希望.94

籬笆牆與喇叭花.95

藍色鳶尾花.96

雨,在窗外落淚.97

去三岔河,放生一池燈火.98

山茅草的海.99

殘荷(組詩).100

葉的告別式.102

雨後的劇情.103

只因在山中.104

菊花吟.105

浮萍說(組詩).106

五月的沉寂.108

一隻鳥的死.109

明天,今天,昨天(組詩).111

網.114

廢墟上的草.115

懸崖上的風景.116

哭泣的石頭.117

秋雨來時.118

第一根白髮.119

喔,光陰.120

生活,原是一隻空瓶子.121

魚與蓮.122

燈火闌珊.123

李花.125

想起玉蘭花開的時節.126

旨酒,柔荑,卷耳,採薇(組詩).127

陀螺.131

你的滄桑是一座礦藏.132

三月,或戰場.133

春天,以遼闊召喚.134

蘆葦深處.135

一個人醉了.136

第四輯煙火人間

風乾的柿子林((組詩).139

白樺林.141

擦鞋女.143

婚姻是沙灘上小小的城.145

剝一枚甜柚.146

兩岸無聲.147

三十七號病房(組詩).148

下半段,人在旅途.153

每一個人.154

中了春天的毒.156

青春的印跡.158

荷塘月色.159

菊花茶.160

一個蘋果.161

夜問162

秋天開始於.163

船.164

廢棄的戲台.166

秋天裡.167

捷運穿過的紫色時光.168

風景碎片(組詩).169

不動聲色.171

夜色.172

憂傷的蒲公英.173

雪已經下過.174

陌上秋草黃.176

紅掌紅.177

若山窮水盡,你便左轉.178

我的馬匹,行進在中年的路上.179

你說退步是慈悲的光榮.181

抱一場雪取暖.182

人物介紹

桃花在下雪 桃花在下雪

楊曉艷,筆名“南雁南飛”,女,生於1977年,籍貫四川內江,現居重慶黔江。公務員,黔江作家協會會員、重慶散文協會會員、重慶新詩協會會員,曾任《威寧詩刊》特約編輯,盛京文學網現代詩版塊副主編。從事散文、詩歌、小說、紀實文學寫作,作品散見於全國各級報刊雜誌。多篇作品在全國各類文學比賽中獲一、二等獎和優秀獎,部分收錄入文集。詩歌作寫觀:“用靈魂寫作,在生活的廢墟中採摘思想的小花"。

作品鑑賞

詩集特色:

第一,催淚、打擊力。“再深的冷,也不能阻止我,向你攤開命運的掌心,一步一深入,深入你水做的骨頭,月光做的髮絲,和雪被下藏而不露的春暖花開《女子如雪》”。“所以,親愛,如果你聽到故園有哭泣,失約琴弦的迴響,那絕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風的緣故《因為風的緣故》”。“我等你,曾經以水的不朽,光的永恆,今夜以花的盛開,煙的灰燼《宛若紅豆》”。這些都是愛情詩中的句子,讀來讓人有淚下之感,特別適合愛情中的人來讀。

第二,玄妙、想像力。“你的圓/是拉滿了弓弦的箭/只等我,抬頭望你的這一刻/將結痂的心痛/刺/穿《寫給中秋月》”。“這每一顆眼淚,都是著急赴約的果實/只等你,不早不遲/一刀一刀將它收割《七月的稻穗》”。

第三,疼痛、現場感。“作為千瘡百孔的牆/她並不介意替他站在更為凜烈的風口/搖晃/並接受大雨一再加身《換位》”。“但她不相信此刻,不相信遠方/鴿子飛不到的水岸/一個墳頭的青草在雨中的停頓/如同哽咽”。

第四,冷峻、風骨、治癒。“對於一棵窮的穿不起衣服的樹/風的咆哮更像掌聲,它翻卷了天邊的雲/卻怎么也吹不動它的一身輕《禮讚》”。“在一望無際的背景上/這多像一舟獨秀/又像船在苦撐,那片藍《船》”。這些詩句讀來哲理深刻,對人生路上有困惑的人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治癒的功能。

第五,鄉愁、唯美。“我的百年濯水,我的天涯歸鴻/是否正載一船相思/在滿河燈影里靠岸/桔燈千盞《濯水雨巷》”。“結草為環相贈/趁女未嫁月未老/麒麟蓋的冰雪消融,而遠方的遠方未到《麒麟蓋草場》”。

第六,哲理、深邃、高度。“僥倖,必經的路上沒有漩渦/但過程盡如此雷同,當春天整個陷入/水平面又高出一寸,更多的落花,向東而去《走進三月》”。“天地一瞬間充斥這么多的白銀/如果計算/天空的空/至少需要囤積一年/這么多的骨頭沫,如果來自於血性,至少需要囤積一生《抱一場雪取暖》”。

作品評價

在寫作方法上,《桃花在下雪》繼承和發揚了新月派詩歌“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藝木風格,同時又融入了意象派、意識流詩歌等國內外時代前沿的詩歌創作理念,加上超凡脫俗的想像力,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獲得藝術和思想的雙重享受。詩集《桃花在下雪》是吹進當下詩壇的一股與眾不同的新風。

出版信息

國家在版編目(CIP)數據

桃花在下雪/楊曉艷著——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17.8

ISBN 978-7-5464-1918-3

Ⅰ.①桃…Ⅱ.①楊…Ⅲ.①詩集—中國—當代Ⅳ.①I227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207516號

桃花在下雪

TAOHUA ZAI XIAXUE

楊曉艷 著

出品人 石碧川

責任編輯 張露

責任校對 蔣雪梅

裝幀設計 修遠文化

責任印刷 乾燕飛

出版發行 成都時代出版社

印刷 四川金邦印務有限公司

規格 145mm×210mm

印張 6

字數 100千

版次 2017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17年11月第1次印刷

書號 ISBN 978-7-5464-1918-3

定價 32.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