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國小

桃山國小屬於教育機構。學校類型:國小。該校位於四川省沐川縣舟壩鎮桃山村。

基本信息

樅陽縣桃山國小

桃山國小座落在小康村的桃山村,原為金霞初小和龍文初小兩個教學點。1957年,金霞初小和龍文初小教學點拆並為鶴嶺國小,校址遷至向榮村的甘池塘。1958年,由劉宏遠、劉東華二人負責創辦桃山更讀國小,時借用劉小天私人民房為教室,持續六年之久。1964年,由吳振國出任負責人,創辦桃山國小初小教學點,1965年教學點進行拆建,正式命名為桃山國小,由初小改為完小。1985年桃山國小第二次拆建成以村、校連體的四合院。2001年,該校第三次拆建,校園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1998年,學校正式實施素質教育。2000年,該校順利通過省、市、縣“兩基”達標驗收,其服務區域的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鞏固率100%,合格率100%,青壯年已全部脫肓。2002年獲樅陽縣文指委、綜治委“安全文明校園”稱號。該校現有一至六年級6個教學班,附設學前班,在校學生數約350餘人,教職工12人,具備中師或中師以上學歷占教師人數95%。

宿州市桃山國小(安徽省宿州市桃山集)

安徽省宿州市桃山國小坐落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桃山集村東部。

篳路藍縷

桃山國小雖然只是一個鄉村國小,但卻是有近100年校史的名校。
1915年桃山集人繞聖裕從日本警官學校學成回國,在桃山創辦“銅山縣桃山鄉第一國民國小”,開桃山現代教育之先河。學校校址最初在村供銷社,後遷到村東火神廟。開始創辦時學生較少,採用大班複式教學,學生年齡相差懸殊;後學生增加,學校擴大規模後改為單班教學。學校開設國語、算數、動物、植物等課程。1930年桃山國小只有2個班級,1、2年級為一個班,3、4年級為一個班,在校學生70多人,其中女生2人。四年級以後學生只能到其它完小繼續學習。

戰禍停辦

1937年日軍侵華,時局混亂,教師逃亡,桃山國民國小被迫停辦,桃山教育中斷。

恢復辦學

1938年桃山開明紳士范洪恩(字錫山,1884-1970)在桃山創辦私塾,後在此私塾基礎上發展成為“桃山國小”(1-6年級完小),范洪恩出任桃山國小首任校長。范洪恩曾為晚清軍官,參加過辛亥革命,後為民國軍官,軍閥混戰後返鄉,抗戰後在徐州參加“反日會”,他思想進步,熱心教育。當時的教師有:張慈儒、張慈宣、饒洪鐸、張興民等。學校教學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語文教材分明暗兩種,明教材為日語書以應付日本人,暗教材則宣傳愛國進步思想。范洪恩校長辦學嚴謹,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當時桃山國小在校生約300人。抗戰勝利後學校規模更是不斷發展壯大。

蓬勃發展

解放後桃山國小作為中心國小逐步發展,學生來自周邊12個自然村,師資隊伍迅速擴大。目前學校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49平方米,教師20人,在校學生400人,成為周邊村落的中心國小。

部分校長(任職時間較長的)

1938-1948 范洪恩(字錫山)
1948-1950 王子敬
1950-1952 李守寬
1959-1963 歐如平
1964-1975 蔡平生
1980-1984 馬志學
1990-1999 陳洪芹
2000-2002 周付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