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蓬

桂蓬,大革命時期老黨員,原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紀委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曾當選中共七大代表,八大列席代表。

簡介

桂 蓬,1905年6月生,江西省九江縣港口街鎮生機林村人。1924年夏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簡歷

土地革命時期

曾任任茶嶺黨支部書記。大革命失敗後,1930年任中共九江臨時市委組織委員,1931年4月在上海被捕入獄。1937年8月獲釋出獄。; k7 ^' n! F! l; H& p

抗日戰爭時期

1938年4月任中共皖中工委委員、舒城中心縣委書記,1939年5月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4支隊第2游擊縱隊政治處主任,1940年4月任中共盱眙縣委委員、縣政府一科科長,不久即被改任中共盱眙縣委書記,後又調任儀征縣委書記、縣長和高郵縣委書記,1943年2月任中共津浦路東地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1943年8月,調到華中局黨校參加整風學習。1944年11月,調任淮南路東地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1945年11月,任淮南區黨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

任中共淮南區委組織部部長,1946年12月任華中幹校副校長,1948年9月任華東鐵路總局常務書記兼政委。

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任濟南鐵路管理局黨委書記兼政委,1953年調任鐵道部黨組成員、政治部副主任、部長助理。; C; k" I. \/ y/ C
1958年11月—1967年1月任安徽省副省長兼秘書長,
1958年11月—1967年1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
1958年12月---1960年2月任省委交通工作部部長。
1978年任中共安徽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1978年1-1983年4月任安徽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86年9月8日在合肥逝世。

七年鐵窗為革命

桂蓬曾就讀輔仁學校和南昌黎明中學讀書,畢業後,回九江從事農民運動,擔任茶嶺黨支部書記,在赤湖一帶建立了黨、團組織,發展了革命武裝。1930年任九江臨時市委委員。
1931年4月,九江臨時市委派桂蓬同志去上海向黨中央匯報贛北革命鬥爭情況,他到上海和黨中央接上關係,正在這時,由於黨中央《紅旗報》印刷機關被敵人破壞了,他們發現了桂蓬同志的臨時住處,4月17日下午5時,在法租界康梯路一個亭子間,桂蓬被捕了。先關押在上海龍華看守所,1931年10月被關到漕河涇監獄,1932年1月下旬,將桂蓬等轉移到杭州監獄。在監獄裡,敵人多次提審他,要他交代共產黨員名單和共產黨組織情況,桂蓬同志每次回答三個字,“不知道”。敵人無奈,只有用重刑,什麼“三上吊”、“荷蘭水”、“老虎凳”、“外國煙”、“鋼針插指甲”等殘忍手段,桂蓬經受各種酷刑的考驗,即使在皮開肉綻的情況下,仍大義凜然,堅不吐實,他對戰友們說:“我們共產黨人要具有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生的革命氣節。”
監獄的一伙食更是惡劣,吃的是“四子飯”(石子、沙子、稗子、稻子),菜是無油少鹽的“什錦菜”,菜裡面草紙、蜈蚣、八角蟑螂、草根、樹葉一應俱全。
在失去黨組織直接領導的情況下,開展獄中鬥爭,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鬥爭。其艱難,困苦、複雜、尖銳的程度,是監外鬥爭不可比擬的。在這裡既要為反迫害,爭生存而同監獄當局斗,又要為保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純潔性與托陳取消派斗,還要為保護自己和難友的生命安全與叛徒、內奸斗。此外,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為統一認識,堅定革命信心,還要對某些重大問題在難友之間開展必要的辯念經和教育,這也是一種鬥爭。
桂蓬同志從被捕到釋放,在國民黨監獄七年,七年在人生長河中是短暫的,但在獄中的折磨度日如年。抗日戰爭爆發,在全國人民強烈要求無條件釋放政治犯浪潮中,國民黨當局不得不於1937年8月將監禁近七年的桂蓬同志釋放出獄。同年11月,他回到黨的懷抱,從事抗戰救亡運動。
1938年4月,桂蓬同志任安徽舒城中心縣委書記,組織抗日游擊隊,配合新四軍打擊日寇。後任新四軍四支隊第二游擊縱隊政治處主任,新四軍江北縱隊政治部主任,並當選為黨的“七大”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