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高中南校區

柳州高中南校區

柳州高級中學創建於1907年,是廣西首批重點中學和首批示範性高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教育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廣西首批中國小規範管理十佳學校。辦學質量一直名列廣西前茅。 柳州高級中學南校區是市委市政府為擴大優質高中辦學資源,將原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整體改造交由柳州高級中學舉辦的優質公辦校區。實行法人、財務、師資調配、質量管理、招生、畢業證六統一。推行小班教學。既傳承柳高理念、文化和質量標準,又將具有獨特影響力。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3月,時任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創辦“柳郡中學堂”,校址位於柳州木橋街、柳州舊營式倉地。學校與柳州各縣國小同時開辦,因此第一年的學生由各縣私塾選送,編為甲班,同時附設柳郡師範傳習所一班。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學堂改稱學校,更名為“柳州中學校”,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

1917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八縣合立中學校”,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

1919年,學校改名為“廣西省立第四中學”,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江西會館、柳州東台路。

1920年,學校首度提出“自強不息”的校訓。

1930年,柳州縣立中學併入。

1931年,馬平縣立中學併入。

1933年,廣西省立第四女子中學、柳州縣立初級中學併入,學校更名為“廣西省立柳州初級中學”,提出“自治、自給、自衛”的校訓,校址位於柳州西操場、江西會館、柳州東台路。

1938年,學校易名為“廣西省立柳州中學”。

1944年秋,日軍由湖南進逼廣西,學校遷址於羅城縣龍岸鄉。

1945年8月,學校回遷柳州。

1945年9月,學校定校址在東台路,將中山東路校部讓給了柳慶師範。

1950年,柳州中學和柳慶師範合併,稱“柳州高級中學”,分高中部、師範部。

1952年11月,柳州高級中學、龍城中學、新華中學三校合併,稱“柳州中學”。

1954年,被自治區教育廳指定為要求辦好的全區十一所中學之一。

1956年秋,學校改名為“柳州高中”,與國中剝離,成為單純的高中學校。

1959年,柳州高中被確定為首批自治區重點中學(全區13所)。

1960年9月,龍城中學、彎塘國小併入,學校改稱“柳州中學”,進行九年一貫制教育改革試驗。

1963年,龍城中學、彎塘國小分離出去,學校恢復單純高中,復名“柳州高級中學”。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校園環境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校園環境(6張)

1966年—1968年,學校因故停課兩年多。

1978年,學校恢復為區屬“重點中學”。

1980年—1990年,學校在廣西首先試行高中恢復三年制的學制改革。

2002年,學校被確立為廣西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年底,新校園動工興建。

2005年11月25日,學校完成校園東遷,校址位於柳州高新五路西。

2012年5月30日,啟動“柳州高中中美高中國際課程項目”。

2016年9月,為了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名校,擴大名校名師等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堅持“讓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努力培養人格健全、自主發展、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現代人。薪火相傳百餘載的柳州高中這艘“教育航母”正在開啟新的航程。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定,柳州高中柳南校區將於今年秋季學期招生辦學。

肇建於1907年的柳州高中,是廣西首批重點中學和示範性普通高中,清華、北大首批“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學校、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辦學條件

柳州高中柳南校區位於柳南區和平路中段、柳太路東側,用地為原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北校園(簡稱鐵職院)。鐵職院搬遷後,我市決定利用原有校園建築,由市財政投資將校園整體改造建設成為高起點、高質量的柳州高中柳南校區。總體建設目標是既傳承柳高理念、文化和質量標準,又具有獨特影響力的校園,以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校園面積約270多畝,現有教學建築面積9萬多平方米。

柳州高中柳南校區目前已開始進行整體改造。整個建築群的造型傳承中國傳統,典雅莊重,具有鮮明的校園文化精神、時代特色和較高的文化品位。意在營造蓬勃向上、儒雅輕逸的校園意境,激發學生積極進取、認真求學的精神。

柳南校區的校園內配備有完備的體育設施、圖書館,齊全的學科實驗室和活動教室,以及學生公寓等,設備先進、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具有現代化氣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柳州高中有關負責人介紹,建設柳高柳南校區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保障人民民眾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權利。柳南校區建成的投入和使用,有助於促進全市整體教育水平提高,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