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鞋接力

板鞋接力

起源於明代抗倭將領瓦氏夫人,她是廣西土官。在倭寇侵擾我國沿海,率眾抵抗,到達浙江。為培養集體觀念,仿效壯族木屐製成的長木鞋,只有步調一致、團結一心、默契配合,才能贏得勝利,既有趣味又訓練了士兵,最終取得了抗倭鬥爭的勝利。後發展成運動項目。

簡介

板鞋接力
板鞋接力源於明代,據傳,明代倭寇侵擾我國沿海,廣西土官瓦氏夫人率眾赴浙江抗倭。

來歷

瓦氏夫人當年為了培養士兵的集體觀念,以求步調一致,而命人根據壯族的木履樣子做成的長木鞋。她讓士兵3人一組或6人一組地共穿一雙長木鞋,練習賽跑,要想跑得快,必須團結一心,默契配合。正是這種饒有趣味的練兵方法,使壯兵團結一致,無畏勇敢,挫敗了倭寇。後來效仿瓦氏夫人“同步”練兵法,在田頭地腳、屋前屋後開展板鞋競速活動以自娛。該運動項目是在“板鞋舞”、“板鞋競速”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不斷提高而定型的競技形式。板鞋是用長5——2米而比足稍寬的木板若於雙,按等距離釘制三雙腳帶。比賽時,三人一組,腳穿板鞋,雙手扶前邊人的肩上,聽裁判發令出發,並開始記時,經折回點返回原地,按比賽時間排列名次,獎勵優勝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