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

板石是可以剝離、加工用作房瓦及鋪設地面、壁面、裝飾台階、陽台、門柱、浴室及檯球面等上等裝飾材料。

簡介

板石也稱為板岩,是一種可上溯到奧陶紀(5.5億年前)的沉積源變質岩。主要由石英、絹雲母和綠泥石族礦物組成。

形成過程

首先是形成板岩的頁岩先沉積在泥床上,後來,地球的運動使這些頁岩層層疊起。因為高溫、高壓和海西造山運動中形成的強烈變形,從而導致了變質現象的出現。激烈的變質作用使頁岩床摺疊、收縮,最後形成板岩。這種現象進而改變了泥土的礦物成分,並使得礦物在被稱作片理面或裂開面的平行平面內進行再定位。由於原泥質、粘土質岩石沉積生成時的水下環境不同,以及各種生成物質成分的來源不同,變質形成的板石顏色多樣,品種奇多,其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

歷史影響

將板石用作建築材料可以上溯到古埃及人和鐵器時代定居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居民。據可考證的史料記載,在我國的“瓦板岩之鄉”陝西紫陽縣,自先秦時期就有百姓用板石蓋屋頂。

特徵

優質的板石都是被加工為屋面瓦板,俗稱石板瓦,具備以下性能。
物理性能或肉眼可見的:劈分性能好、平整度好、色差小、黑度高(其他顏色同理)、彎曲強度高
化學性能或材質特性:含鈣鐵硫量低,燒失量低,耐酸鹼性能好,吸水率低,耐候性好

開發利用

我國當前板岩的主產地主要有北京,河北,陝西,江西,四川,山西,湖北等,按顏色分主要有黑板、灰板、綠板、銹板、紫板。
北京的房山、門頭溝地區,主要以綠色系列,鐵鏽色為主。北京的綠板顏色純,石質硬,分層剝離比較困難,所以板岩的厚度較厚誤差較大,表面平整度不理想,產量小。
河北易縣、滿城地區,以深銹色,乳白色,乳黃色為主。石質鬆軟平整度較差易破碎掉層,基本用作鋪地或加工成馬賽克,文化石,蘑菇石。
秦巴山區:國內最大的出產區,覆蓋陝西、四川、湖北,板岩的顏色多種多樣,有黑色,綠條紋色,灰綠色,鐵鏽色等。尤其陝西安康市紫陽縣出產的藍黑瓦板已經獲得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超薄,厚度均勻,平整度高,顏色純,規格大,強度高受到國內外客戶青睞。產量、規模和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成為我國瓦板加工出口基地。
江西九江板岩主要有銹色,灰黑色,綠色等。主要用作鋪地板岩,異型板岩,文化石,蘑菇石。九江也出產灰黑色瓦板,但表面平整度差,強度低,含鐵量高易生鏽,厚度誤差較大。

鑑別方法

優質板石之所以能夠加工為高品質瓦板,首先是礦山的材質優良,才能經受住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的嚴格檢測,其次是加工工藝。那么,質量好壞如何辨別呢?以下幾點簡易方法供參考:
1、聽敲擊聲音,由於瓦板較薄,可以通過敲擊發出的聲音情況辨別質量。內部緻密均勻且無裂隙的瓦板,其質量都較好,當受到敲擊後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相反,若瓦板內部存在顯微裂隙或細脈或因風化導致顆粒間接觸變松,則敲擊後所發出的聲音讓人聽起來感到粗啞。
2、看表面結構,用眼睛進行細查看能鑑別出天然板石的優劣。一般來說,質地好的板石表面沒有礦物雜質,表面平整,厚度均勻,有絲狀紋路,顏色純正自然。粗糙及不平整的板石其外觀效果較差,機械力學性能也不均勻,質量較差。瓦板上的白斑、礦線不僅僅是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會出現穿孔、生鏽、斷裂,必須要剔除。至於缺棱少角的瓦板要根據其出現的部位來判斷,即便根據標準認定為不影響安裝效果可以使用的,也必須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
3、化學法:用10%的稀釋鹽酸或硫酸滴在板石表面,如有小泡冒出並伴隨有煙則說明板石含鈣高、不耐酸,表面容易被腐蝕風化。
4、吸水檢驗法:這也是辨別天然板石的一種有效方法,拿幾塊板石放到水裡浸泡,同時拿出來放在同樣的環境下晾乾,優質的板石吸水率低所以表面乾的快,而低吸水率可以確保板石具有良好的抗凍性、耐侯性。

其他相關

目前國內外板石主要參考標準:
GB/T 18600-2009 天然板石國標
美國ASTM C629-08 天然板石標準,包含以下幾個子標準
ASTM C406-06產品等級和使用年限標準
ASTM C121_C121M-09 吸水率標準
ASTM C217_C217M-09 耐候性(耐酸)標準
ASTM C120_C120M-09 彎曲強度標準
英國BS EN 12326-1-2004 天然板石屋面瓦板的產品標準
英國BS EN 12326-2-2004 天然板石屋面瓦板的測試標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