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鏗發

生於南非,長在家鄉1929年,李鏗發出生於南非。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鏗發發現在黑人區、有色人區有大量被丟棄的空酒瓶,李鏗發認為收集空酒瓶重新裝酒賣,可能是一個賺錢的生意。 現在,李鏗發先生擁有四家工廠,而產品更是暢銷南非和非洲其他國家。

下面,就讓讀者跟隨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梅州籍的南非僑界領袖——李鏗發。

生於南非,長在家鄉

1929年,李鏗發出生於南非。為了傳承客家文化,三、四歲的時候,李鏗發就被父親帶回了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白宮塞仁村生活,由於中國連年戰亂,為了家裡的生計,父親毅然返回南非,而勤勞的母親卻獨自一人肩負起攜帶六個年幼兒女的重任。在客家人“耕讀傳家”的教育下,李鏗發在家鄉完成了國中教育,不久抗戰爆發,日本軍隊的侵略,使中國大地民生凋敝,再加上家鄉的貧窮,生活的壓力,為了能分擔養家餬口的重任,萬般無奈之下,年僅17歲的李鏗發放棄了上高中的機會,毅然隻身重返南非,他想用自己的努力改變家裡的窘況。

重新開始,闖蕩南非

雖然李鏗發出生在南非,但當時年齡很小,基本沒留下什麼印象。深受客家精神薰陶的李鏗發,憑藉超凡的毅力和勤勞善良的品格,克服了舉目無親、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等困難,努力工作,開展原始的資金積累和經驗積累,走向自己的創業之路,用自己積累的有限資金開設了一傢伙食店(士多鋪)。由於勤力和善經營,李鏗發把自己的小店打理得井井有條、有聲有色,至今這間小店仍然生意興隆。

善謀商機,再創輝煌

成功總是鍾情於有準備的人。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鏗發發現在黑人區、有色人區有大量被丟棄的空酒瓶,李鏗發認為收集空酒瓶重新裝酒賣,可能是一個賺錢的生意。於是,他自己開著大卡車到黑人區、有色人區購買空酒瓶,發動全家清洗,然後載到酒廠,開始了收酒瓶——清洗酒瓶——裝酒——賣酒的過程。後來,李鏗發發現用賣酒的卡車兼做流動雪糕車還可以另外賺錢時,李鏗發又開發了一項生意,經過努力,李鏗發的生意異常火爆,生意額大幅增長。
20世紀70年代中葉,在南非黑人聚居區,做飯用的都是煤炭或以樹枝為燃料土爐,生火不僅極不方便,而且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善於觀察的李鏗發從中發現了商機:如果改裝家鄉的煤油爐來替代黑人的土爐,不僅可以解決黑人的做飯問題,還可以改善環境。1979年,李鏗發將家鄉帶來的兩個煤油爐進行了改進,並在距比勒陀利亞(PRETORlA)40多公里的黑人區開設工廠,生產“熊貓”牌和“鑽石”牌煤油爐,由於這兩款煤油爐價錢低廉,使用方便,受到黑人的熱捧,生意異乎尋常的火爆。不久,李鏗發在布魯方登購買土地擴大生產規模,把一個最初200多人的小廠擴大到2000多人的大工廠,用短短的時間,讓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煤油爐,黑人聚居區的天空也隨之變藍了。現在,李鏗發先生擁有四家工廠,而產品更是暢銷南非和非洲其他國家。

團結鄉親,服務華社

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李鏗發不忘團結南非的華人同胞,堪稱南非僑界泰斗,平日人們習慣的 尊稱他為Uncle李,成為南非僑界的一面旗幟。
1998年,中國與南非建立外交關係,操客家語的華僑新生代和新移民不斷到南非開拓新事業。為團結客家人,加強新老僑民彼此間的聯絡和溝通,年近七旬的李鏗發每月都從布魯方登開車四百多公里到約翰內斯堡聯繫在南非的客家鄉親,開始籌劃成立“南非客家聯誼會”。2005年8月28日,中國駐南非大使劉貴今、中國駐約堡總領事唐慶恆、南非華裔國會議員黃士豪和南非各僑團僑領及各界代表約600人參加了南非客家聯誼會的成立大會,李鏗發被推選為聯誼會的永遠榮譽會長,年輕僑領李風光任首屆會長,南非客家聯誼會在宣揚客家文化、維護僑胞的權益、加強中國與南非的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李鏗發一直用實際行動支持著在南非華人的團結和發展,促進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李鏗發倡議並出任全非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榮譽會長,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貢獻力量;為了保證華人在南非的人身安全,李鏗發擔任南非警民合作中心名譽主任,為維護華人同胞的合法權益而繼續努力。

事業有成,回饋社會

李鏗發深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道理,當他賺到第一桶金時,便開始持續地回饋當地的社會: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捐資給華人老人院、華人學校、體育會,捐助窮困學生,捐助生活窘困的黑人族群。據統計,從1970年至今,李鏗發捐資支持社團建設,救濟南非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學生讀書等達1000多萬蘭特 (約合人民幣700多萬元)。
雖然李鏗發已經離開家鄉多年,但家鄉始終是他永遠的牽掛。從1970年開始,李鏗發為完善家鄉學校、醫院、道路、橋樑及各項公益慈善事業都樂捐善款。據不完全統計,李鏗發先後為家鄉各項公益慈善事業捐款500多萬元。
對於李鏗發傾情僑社、熱心公益的義舉,祖國和人民也沒有忘記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李鏗發作為南非華僑的代表獲邀參加慶祝活動,分別受到江澤民、朱鎔基和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現在,李鏗發家庭幸福,如今他的三位子女均已學業、事業有成;而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忙碌著,為服務僑社、熱心公益無私付出,不斷續寫精彩的人生華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