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祁[元末文學家]

李祁[元末文學家]

李祁,元代著名遺民,字一初,號希蘧翁、危行翁、望八老人、不二心老人(意思是忠於元朝,不懷二心),湖南茶陵州人。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進士第二名。

人物簡介

李祁得中榜眼後,授應奉翰林文字。時農民起義爆發,元朝統治岌岌可危。李祁母老就養江南,李祁改任婺源州同知。累遷江浙儒學副提舉。以後,由於母親去世,回鄉服喪,李祁歸隱江西永新,後又躲避亂世,藏入雲陽山中。

李祁崇尚名節,平日與人談話,言語從不偏離君、臣之禮義。當元朝復亡之際,李祁在家鄉聽到元軍潰敗,常十分憂憤,以至於食不下咽。每談及國家事,常常痛哭流涕。李祁的同科進士余闕,為右榜第二名,後來在抗擊明軍中戰死。李祁為余闕的著述《青陽集》作序時,自以“不得乘一障效死為恨”。在序中還寫道“世之貪生畏死甘就屈辱,靦然以面目視人者,斯文之喪益掃地盡矣”。總制新安的官員永新千戶余茂,在李祁歿後,刻印其遺文《雲陽先生集》十卷行世。到了以後的明朝弘治年間,李祁五世從孫李東陽為大學士,又托吉安太守顧天錫重版該書。

洪武初年,明太祖開“禮樂館”,徵聘宿學名儒,李祁堅決回絕明朝的邀請。自號不二心老人。蟄居窮鄉三十年,到了古稀之年,遭遇兵亂,亂中受傷,而後去世。時年73歲。李祁擅長於行、草大字書法,風格遒勁、飄逸而含古意。明李東陽《懷麓堂集》中稱:李祁楷書精湛。他也能詩擅文,他的詩作在《四庫提要》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的詩作“沖融和平,自合節奏”。其詩文近千篇,僅存《雲陽集》。部分載於《明史·藝文志》。收入《沅湘耆舊集》一書的有七十五首。

著有《雲陽先生集》十卷。

註:在《新元史》、《中國書法大辭典》中都將李祁誤為一甲第一名狀元,將“齊”、“祁”相混淆。

代表作品:《如夢令》、《南歌子》、《青玉案》、《點絳唇》等。其中兩首《如夢令》寫得辭淺意真,琅琅上口,韻味無窮。

詩詞選摘

題畫二絕

浩浩滄波天四圍,秋風一鶴夜來歸。

只應夢裡聞長笛,知是年時舊羽衣。

町畦高下水漫漫,痛惜辛勤學種田。

便擬明朝結長網,與翁同住浙江邊。

和詠海棠韻

名花初發愛輕陰,翠袖紅妝新滿林。

步入錦帷香徑小,醉扶銀燭畫堂深。

妖饒喜識春風面,零落愁關夜雨心。

多幸鳳凰池上客,為抽勞思寫清吟。

注釋:

①輕陰:疏淡的樹蔭。與濃蔭相對。

②錦帷:錦帳。

一鏡亭夜坐

靜夜臨深池,蕭條不成寐。

蟾光上下浮,清飆左右至。

潛魚既息波,幽鳥亦斂翅。

仰視河漢明,悠然發深喟。

注釋:

③蟾光:月色,月光。

④清飆:清風。

贈王汝賢

澒洞知誰在,倉皇賴汝賢。

壯心拋舞劍,驚膽落虛弦。

暮雨滄江上,春風綠柳邊。

高歌聊自遣,世事欲茫然。

注釋:

①澒(hòng):瀰漫無邊。

②自遣:發抒排遣自己的感情。

題王與齡畦樂

有客依南浦,長年學種畦。

才高宜世用,性僻愛幽棲。

菜甲侵腰長,桑枝刺眼低。

不因來往熟,那得自成蹊。

注釋:

①畦(qí):田園中分成的小區。

②菜甲:菜初生的葉芽。

和王子讓席上韻

衰年愁對酒,壯志憶題橋。

遇事難開口,逢人愧折腰。

樂傳天上譜,心逐莫歸樵。

宴罷驪歌發,蹉跎又一朝。

注釋:

①驪歌:告別的歌。

②蹉跎:失意,虛度光陰。

題畫鷹

勁翮排霜戟,天寒氣轉驕。

草間狐兔盡,側目望青霄。

注釋:

①勁翮(hé):矯健的翅膀。

②青霄:青天。

題風雨圖

山中老子百年余,前代衣冠只自如。

高閣捲簾無一事,滿天風雨坐看書。

題赤鯉圖

風翻雷吼動乾坤,赤鯉騰波勢獨尊。

無數閒鱗齊上下,欲隨春浪過龍門。

題雪禽

幽禽棲穩棘枝低,黯慘江天雪四圍。

明日郊原晴爛漫,好尋芳樹弄毛衣。

注釋:

①幽禽:鳴聲幽雅的禽鳥。

②黯慘:昏暗慘澹。

和詠鶴

老去曾看相鶴經,暫從華館試伶俜。

幾年養就丹砂頂,竟日閒梳白雪翎。

萬里壯心原自許,九霄清唳好誰聽。

神仙舊侶知何在,遙望蓬萊一點青。

注釋:

①伶俜:孤單無依的樣子。

②清唳:鶴鳴聲。

次賀琴南韻

茅屋秋風古道傍,衰容不似去年強。

漢廷無夢陳三策,楚水空懷賦九章。

落日亂鴉紅樹老,斷雲孤雁碧天長。

相思無限關心事,不為催詩急雨忙。

注釋:

①三策:漢董仲舒以賢良對天人三策,為武帝所賞識,任為江都相。後用為典實,借指經世良謀。

②九章:《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屈原作。表達了他對楚國現狀的憂慮和寧死不屈的堅貞之心。

和青原寺長老無詰見寄

毿毿白髮舊儒臣,幾見江南物候新。

問訊枉煩林下士,變衰只似夢中人。

隔簾聽雨常經久,倚戶看山不厭頻。

更欲就依禪榻伴,爐煙終日澹氤氳。

注釋:

①長老:住持僧的尊稱。

②毿毿(sān·sān):形容毛髮細長披垂。

賀俞總製造新衙

為惜頻年汗馬勞,更聞新署列官曹。

貔貅夜宿轅門靜,鸞鵠晨趨劍佩高。

月滿麗譙添雉堞,雨深山寨長蓬蒿。

公餘秀水橋邊路,千騎鳴笳擁節旄。

注釋:

①官曹:官吏辦事機關。

②貔貅(pì·xiū):古籍中的兩種猛獸,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

③鸞鵠:鸞與鵠,比喻賢臣。

④麗譙:華麗的高樓。

⑤雉堞:城上短牆,泛指城牆。

⑥公餘:辦公時間以外的時間。

⑦千騎:形容人馬很多,一人一馬稱為一騎。

⑧鳴笳:吹奏笳笛,古代貴官出行,前導鳴笳以啟路,亦作進軍之號。

⑨節旄:旌節上所綴的氂牛尾飾物。

送非空晦之二上人歸青原

青原山氣鬱盤紆,去郭連村十里余。

洗缽水香晨粥後,讀書燈燼曉鍾初。

晴天小閣收摩衲,暖日輕雲護苾芻。

願得明年筋力健,徑尋溪路訪深居。

注釋:

①盤紆:紆迴曲折。

②郭:城外圍著城的牆。

③缽(bō):洗滌或盛放東西的陶製的器具。

④苾芻(bì·chú):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語以喻出家的佛弟子,為受具足戒者之通稱。

和鍾德恭見寄

江湖風浪日蕭蕭,鰍蟹魚蝦亂躑跳。

諸葛有才終復漢,管寧無計漫依遼。

煙消故國川原淨,秋入空山草木凋。

猶恨歸來相見晩,暮雲春樹碧天遙。

注釋:

①諸葛: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民間故事對他的智慧謀略多所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謀的人物。

②管寧:管寧,字幼安,三國時期魏國高士。

送吳俊傑歸江東

幕下貔貅十萬人,幕中賓客罕同倫。

揮戈略陳天回日,點燭論兵夜向晨。

禾水衣冠仍草草,星源文物故彬彬。

知君剩有安邊策,定約重來立要津。

注釋:

①同倫:同一等第。

②略陳:簡要的陳述。

③要津:重要的渡口。

和劉子倫韻奉吳孟勤

不是衰翁愛索居,只緣多病故人疏。

來依陸氏三間屋,勝得劉公一紙書。

同輩漫推年齒大,後生應笑老成迂。

知心賴有通家子,早晩相過意迥殊。

注釋:

①索居:孤獨地散處一方。

②一紙書:代指書信。

③年齒:年紀,歲數。

④通家:兩家通好,世交。

和友人見寄

碧天如水幕雲妝,又見江南一片秋。

亂後年華多荏苒,客中蹤跡故淹留。

露漙金井桐陰薄,月上瑤階竹影修。

遙想轅門涼氣早,壺漿來往百無憂。

注釋:

①荏苒:形容時間漸漸逝去。

②淹留:逗留,滯留。

③露漙(tuán):露水盛多。

④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一般用以指宮庭園林里的井。

⑤轅門:官署的外門。

⑥壺漿:茶水﹑酒漿。以壺盛之,故稱。

御賜恩榮宴

堂吏喧呼擁後先,彩簾微動八音宣,

聖恩汪濊儒臣集,天語叮嚀宰相傳。

翠葉銀幡高壓帽,玉盤珍果漫堆筵。

沾濡拜舞歸來晩,馬上題詩不記鞭。

注釋:

①御賜恩榮宴:科舉時代,殿試後,由皇帝親臨宣布登第名次,隨即設宴招待新進土。唐宋兩代稱“聞喜宴”。宋太宗始設宴於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元代賜宴翰林國史院,明清兩代設宴於禮部,均稱“恩榮宴”。

②堂吏:官名。

③八音:中國古代根據製作材料對樂器的分類。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

④汪濊(wèi):深廣。

⑤沾濡:浸濕,多指恩澤普及。

同孫彥能游山庵

緣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徑。

蕭條雙檜門,獨立一鬆勁。

入門聽微鍾,心垢一時淨。

向來飽干戈,棟宇兀偏正。

空庭鳥雀喧,壞壁龍虎暝。

徒能起咨嗟,無復聳觀敬。

三嘆復出門,乾坤幾時定。

注釋:

①清泚:清澈的水。

②咨嗟:嘆息。

昭君出塞圖

朔風吹沙天冥冥,愁雲壓塞邊風腥。

胡兒執麾背人立,傳道單于令行急。

蒙茸胡帽貂鼠裘,誰信宮袍淚痕濕。

漢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終向胡中老。

此身儻負漢宮恩,殺盡青青原上草。

注釋:

①朔風:北風﹐寒風。

②胡兒:指胡人。

③單于: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④胡帽:唐代婦女騎馬外出時所著不障面之帽。

⑤貂鼠裘:貂皮製成的衣裘。

⑥漢宮:代指元廷,李祁甘為元朝遺民,詩中以漢喻元,以胡喻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