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山東大學教授]

研究職稱: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生年月:1970年5月,籍貫:山東五蓮

人物經歷

學習及工作簡歷:

1991年 畢業於山東濰坊教育學院。

1995年 獲山東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2年 山東濰坊教育學院破格副教授。

2005年 獲山東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6年 山東大學宗教、科學與社會問題研究所副教授。

主要學術兼職: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金石學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佛教史、佛教造像藝術和出土文獻。

主要貢獻

1、山東省社科重點項目—《山東佛教造像研究》,2006—2009年;

2、山東大學青年成長基金項目—《青州龍興寺歷史與窖藏佛教造像研究》,2009—2010年。

著作與教材:

1、《青社齋碑誌叢稿》(獨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

2、 教育部頒全國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國古代史》(參與修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黃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論文:

4、《龍興寺“惡世”、“苦海”造像多》,《東方收藏》2011年2期;

5、《明漢陽溫惠王夫婦壙志考釋》,《文博》(核心刊)2011年1期;

6、《新見北齊燕繼墓誌考析》,《中國文化研究》(CSSCI)2010年4期;

7、《關於青州西郊旅遊片區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思考》(上下),《青州通訊》2010年11月23、25日;

8、《朱載壐還是朱載璽》,《中華文史論叢》(CSSCI)2010年4期;

9、《北齊逢哲墓誌出土地點辨正》,《文物春秋》2010年4期;

10、《明新樂王名字考辨》,《歷史檔案》(CSSCI)2010年3期;

11、《明代重修普庵寺記碑考證》,《菏澤學院學報》2010年3期;

12、《新見北宋李頎墓誌考釋》,《考古與文物》(CSSCI)2010年3期;

13、《新出土明代陳慶墓誌考釋》,《濰坊學院學報》2010年3期;

14、《唐代青州的“龍興”、“開元”四寺觀》,《世界宗教文化》(CSSCI)2009年4期;

15、《考釋青州出土的兩通隋代墓誌》,《華夏考古》(CSSCI)2009年3期;

16、《山東青州龍興寺北齊單體立佛題材考證》,《宗教學研究》(CSSCI)2009年2期;

17、《清代李遠墓誌考介》,《中國文物報》2009年4月20日;

18、《東夷文化、齊國文化對青州歷史文化的影響》,載《東夷文化與青州》,齊魯書社2009年1月;

19、《明三神廟碑記碑考介》,《中國文物報》2009年3月11日;

20、《明代董汝瀚、董李父子墓誌考析》,《史學集刊》(CSSCI)2009年1期;

21、《考析趙執信撰書的兩件傳世碑刻》,《北方文物》(核心刊)2009年1期;

22、《青州文宣王碑額探考》,《中國文物報》2009年2月18日;

23、《青州龍興寺院落考證》,《中國文化研究》(CSSCI)2008年4期;

24、《清代邢氏墓誌考析》,《中國文物報》2008年11月19日;

25、《考證兩題》,《歷史教學》(CSSCI)2008年10期;

26、《明代高唐王朱厚煐壙志考析》,《中州學刊》(CSSCI)2008年5期

;27、《清黃景時墓表考》,《中國文物報》2008年9月3日;

28、《明代石恂墓誌考釋》,《史學月刊》(CSSCI)2008年4期;

29、《新見唐代崔仁縱墓誌》,《文獻》(A類,CSSCI)2008年3期;

30、《青州張仙洞》,《中國道教》(核心刊)2008年3期;

31、《試析青州龍興寺造像貼金彩繪並非均系北朝裝飾》,《世界宗教研究》(A類,CSSCI)2008年2期;

32、《北齊崔氏宗門寶塔之頌石碑考鑒》,《管子學刊》(CSSCI)2008年2期;

33、《明代石麒陽券考述》,《民俗研究》(CSSCI)2008年2期;

34、《青州龍興寺造像中龍的名稱、造型來源及流行原因》,《敦煌學輯刊》(CSSCI)2008年2期;

35、《新出唐代仇存墓誌釋讀》,《中國文物報》2008年5月9日;

36、《雲門山名字的來歷》,《今日青州》2008年4月18日;

37、《明新樂王夫婦求子碑》,《中國文物報》2008年4月16日;

38、《明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碑探析》,《中國文物報》2008年3月26日;

39、《新見北齊張潔墓誌考鑒》,《考古與文物》(CSSCI)2008年1期;

40、《新見唐代李德方墓誌考介》,《中國文物報》2007年12月19日;

41、《中華書局標點本正史勘誤四則》,《歷史教學》(CSSCI)2007年11期;

42、《也談青州龍興寺佛像並非全為該寺造像》,《敦煌研究》(CSSCI)2007年6期;

43、《新見五代蘇氏墓誌考析》,《中國文物報》2007年7月13日;

44、《清重修光啟堂記碑跋》,《文獻》(A類,CSSCI)2007年3期;

45、《松林書院記石碑考釋》,《中國文物報》2006年12月13日;

46、《香山漢墓墓主推考》,《中國文物報》2006年12月8日;

47、《中國北朝佛教造像及其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文物》(A類,CSSCI)2006年4期;

48、《法慶寺石碑考略》,《中國文物報》2006年6月14日;

49、《千年古剎廣福寺》,《青州通訊》,2006年6月5日;

50、《重修駝山昊天宮記石碑考介》,《中國文物報》2006年3月15日;

51、《山東青州龍興寺窖藏造像性質考》,《廣西社會科學》(核心刊)2005年12期(人大資料全文轉載);

52、《南燕史考論》,《廣西社會科學》(核心刊)2005年9期;

53、《關於青州兩座山體巨佛頭的調查與研究》,載《四門塔阿閦佛與山東佛像藝術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

54、《青州隋仁壽元年舍利塔下銘考鑒》,《北方文物》(核心刊)2005年2期;

55、《北齊張攀墓誌考鑒》,《中國文物報》2004年10月13日;

56、《山東青州發現古代典型風水兆域》,《中國教育教學研究》2004年7期;

57、《明劉昺墓誌考析》,《中國文物報》2004年5月26日;

58、《一塊見證隋文帝開皇建寺事件的珍罕碑刻》,《廣西社會科學》(核心刊)2004年4期;

59、《表海亭詩殘碑考證》,《北方文物》(核心刊)2004年2期(《齊魯晚報》1999年12月27日《今周末》“獨家披露”:《發現稀世殘碑——金代大書法家碑刻發現始末》);

60、《關於青州龍興寺造像背光佛塔問題的商榷》,《中國文物報》2003年12月5日;

61、《補考兩方明代墓誌》,《華夏考古》(CSSCI)2003年4期;

62、《大唐龍興觀燈台頌並序石刻研考》,《中國文物報》2003年11月5日;

63、《密教合歡圖實為角牴力士圖》,《中國文物報》2003年10月15日;

64、《四門塔應是隋文帝舍利的重建塔》,《中國文物報》2003年6月6日;

65、《十院校編中國古代史教材求疵》,《中國史研究動態》(CSSCI)2003年1期;

66、《青州古史探研二題》,《雞西大學學報》2003年1期;

67、《表海亭詩殘碑及其書法藝術》,《中國文物報》2002年10月16日;

68、《北宋仇公著墓誌考析》,《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4期;

69、《北宋蔡稟蔡亶墓誌考釋》,《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2期;

70、《北齊崔頠墓誌探考》,《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4期;

71、《辛亥革命在山東》,《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3期;

72、《談孫中山的中國經濟近代化思想》,《牡丹江大學學報》2001年1期;

73、《關於駝山石窟開鑿年代與造像題材考的兩點商榷》,《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4期;

74、《南燕廣固城被夷其城隍說辨正》,《歷史教學》(CSSCI)2000年4期;

75、《也論駝山之名的由來》,《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4期;

76、《賈思勰應為今山東壽光人》,《中國史研究》(CSSCI)1999年3期;

77、《狗冢子逸事》,《聯合日報》1999年7月1日;

78、《這不能稱作新發現》,《青州日報》,1999年4月2日;

79、《鮮卑慕容氏諸燕漢化考述》,《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4期;

80、《山東古代名城研究二題》,《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4期;

81、《青州古史索微四則》,《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2期;

82、《齊魯一懸案——千古帝陵之謎》,《聯合日報》1997年12月2日;

83、《青州帝都城址破壞嚴重》,《中國文物報》1997年7月13日;

84、《試解龍興寺窖藏佛像殘破之謎》,《佛教文化》1997年5期;

85、《歷代兵制後燕兵力辨正》,《煙臺大學學報》1997年3期;

86、《武則天彌勒像》,《濰坊日報》1996年12月1日;

87、《南燕廣固城的調查與研究》(上下),《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2、3期;

88、《元代益都兩設行省》,《青州日報》1992年8月29日;

89、《端陽時節頌屈原》,《人民權利報》1992年6月4日;

90、《魯迅與孫中山》,《聯合日報》1991年6月2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