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周

12月,李崇周參加了農抗會,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他走村串戶,宣傳革命思想,鼓動貧苦農民加入農抗會。 1949年8月,李崇周加人了中國共產黨,為候補黨員。 12月9日雲南和平解放,李崇周任智明鄉農民協會主席。

李崇周(1919-1950年) 彝族,楚雄桃園鄉龍樹沖人。6歲喪母、11歲喪父,幼年孤苦。為償還葬父棺木債,到地主家幫工,後為人趕馬,直至娶妻成家,才結束僱工生涯。
1948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對滇西地區反蔣鬥爭的領導。12月,李崇周參加了農抗會,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他走村串戶,宣傳革命思想,鼓動貧苦農民加入農抗會。通過他的發動和組織,白花山、劉家村、鄧官沖、老鷹窩等10餘個村都先後建立了農抗會。僅由他發動的農抗會員就達100多人。
1949年7月,農抗會在地下黨領導下,開展“反三征”鬥爭,用軟拖硬抗的辦法,對付國民黨的徵兵、征糧、徵稅。荒月向鄉、保長要求開倉借糧,詹家村井家村一片由農抗會秘密發放積穀70多石給貧苦農民;白花山一片由李崇周、李學孔等人發動農民,聯名上告智明鄉惡霸地主“鄉民代表主席”胡漢章勾結糧倉經理余家俊侵吞積穀的罪行,打擊了鄉、保長催糧逼債的氣焰。
1949年8月,李崇周加人了中國共產黨,為候補黨員。
針對盧漢“九九整肅’夕,中共楚雄城區支部作出了關於抓槍桿子、掌握武裝的決定。當時鄰鄉有一股慣匪企圖把農民自衛隊拉過去,要農抗會派人去談判。中共地下黨指示李崇周,掌握時機,將計就計,改造這股土匪。經過兩次談判,土匪拒絕改造,李崇周對他們提出了嚴厲警告,改造雖未成功,股匪也從此不敢和農抗會公開作對,不久即銷聲匿跡,不知去向了。12月初,智明鄉農抗會及農民自衛隊成立,李崇周當選為農抗會長並負責白花山農民自衛分隊。
12月9日雲南和平解放,李崇周任智明鄉農民協會主席。1950年初,被推翻的剝削階級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各種反動勢力猖撅,伺機反撲。智明鄉地霸胡漢章等在萬工閘開會,陰謀策劃反革命破壞活動。李崇周聞訊,立即組織民兵收繳了惡霸地主隱藏的30多支槍枝,武裝了民兵。
1950年5月4日,廣通等地土匪暴動。楚雄行政專員公署專員陳家震在楚雄腰站街召開大會,動員幹部民眾警惕敵人的破壞活動,組織起來,消滅叛匪,保衛新生的人民政權。李崇周代表智明鄉農協出席會議,歸途中遭到張仕良、張仕有等5名土匪伏擊,背部中彈,被殺24刀,壯烈犧牲。窮凶極惡的匪徒為掩屍滅跡,將烈士遺體縛上石塊,沉於智明鄉大西村櫻桃壩內。剿匪武工隊到達智明時,發動民眾,找了三天,才將烈士遺體打撈掩埋,並將兇手捕獲歸案,依法處決。
6月22日,楚雄地區召開“陳海縣長暨殉難烈士追悼大會”,楚雄縣委追認李崇周為中共正式黨員,縣人民政府授予他烈士稱號。1984年1月,楚雄市人民政府為烈士重修了墓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