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平[中兵光電原董事長、總經理]

李保平(1964.11—),男,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陝西人。曾任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四事業部副主任、北京華北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中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中兵導航控制科技集團總經理。

簡介

擔任中兵光電董事長時的李保平 擔任中兵光電董事長時的李保平

李保平(1964.11—),男,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陝西人。曾任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四事業部副主任、北京華北光學儀器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中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中兵導航控制科技集團總經理。

2007.11.10起擔任上市公司北方導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李保平在金融界嶄露頭角是2004年年底,當年10月,身為“北京華北光學儀器有限公司”的掛名董事長,李保平受命拯救危如累卵的“華北光學”。其時華北光學年銷售額只有7000萬元人民幣,而即使這區區7000萬,3個季度過去了,也只完成了不到30%。李保平履新後,先從整頓員工疲老悲觀的心態著手,向員工鼓吹宏偉藍圖,並宣布自10月起全廠不再有任何休息日,加班加點完成任務。最終用剩下不到三個月時間提前5天完成了剩餘70%多的全年任務,猶如一劑強心針使華北光學這個疲憊老朽重新煥發了光彩。

李保平[中兵光電原董事長、總經理] 李保平[中兵光電原董事長、總經理]

2005年,李保平被正式任命為華北光學總經理。當年銷售額達到12億,形成了一個傳奇式的企業發展歷程。全廠上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2006年華北光學斥資5億元搬遷到亦莊新廠區,將位於珠市口的老廠區與某旅遊集團合作經營酒店,僅這一項收入就遠遠超過華光數年利潤總和。李保平在業務上的著眼點也不光局限在“光學”兩個字上,此後,華光先後涉足無人機、無人車、飛彈、遙感等各個領域,與德國、南非等科技強國合作生產出一系列高新國防及勘測產品,填補了國內多個領域的空白,在汶川地震勘測以及國防科技更新方面作用顯著。2006年銷售額16億元,利潤4億多。

當年李保平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07年,李保平又臨危受命,拯救同門上市公司“北方天鳥”,他開拓性地將華光與天鳥合二為一,將軍品裝填進“北方天鳥”,而拋棄了“北方天鳥”原來賴以生存但已滯銷多年、庫存數億的繡花機,股票(600435)更名為“中兵光電”並親任董事長、總經理,此項大手筆運作,致使股價由2007年底的7元左右,事實上翻到了2009年底的近60元(按配股前計算)。成為2009年的中國股市名副其實的龍頭股。

2010年,李保平榮膺網民投票的“20位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領袖獎”。

李保平 李保平

但是李保平的缺點也很明顯,桀驁不馴、唯我獨尊、稜角分明、粗線條作風是他的硬傷。對上級意識貫徹不得力、對同門公司的排擠(比如多領域發展擠掉了很多同門公司的飯碗)與輕視也使得他在上級和同僚中間口碑不佳,人緣頗差。與公司內部和金融市場的形象形成極大的反差。另外,李保平擴張收購的資產良莠不齊,難以用水平高或低來形容。

2010年,中兵光電斥資5500萬元收購浦丹光電,遭到金融市場的普遍質疑,李保平內外交困,再加上上層人緣不佳,在2010年年底黯然去職。結束了“中兵光電”的李保平時代。

事跡

李保平 李保平

218廠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重點保軍企業,有45年歷史和近千名職工,多年來以生產航空類產品為主,2004年首次承擔高新工程D07控制艙批生產任務。因對該產品總裝總調技術缺乏深刻認識,生產遇到嚴重障礙,產品交付異常艱難,1-9月僅完成全年任務的29%。尤其是陀螺儀,成為制約控制艙生產的最大“瓶頸”,形勢極為險峻。許多人認為,要在3個月時間完成全年任務,“這在理論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臨危受命的李保平進廠後,他晚上挑燈夜戰熟悉圖紙分析產品技術特點,白天到生產現場查看生產過程各個環節,並與工藝、質量和生產工人進行廣泛交流。他運用系統廣博紮實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連續突破了陀螺儀裝調檢測、控制艙總裝總調等關鍵技術“窄口”。他按照“閉環負反饋”控制理論,重新明確節點,制訂出網路圖,創造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在10月份完成D07控制艙313發,相當於前九個月生產量的總和!到12月15日提前五天完成D07控制艙生產任務,即在75天內完成了全年2/3的任務,218廠經營規模由2003年的兩三千萬跨躍到三個億。

這一成功,使218廠抓住了加快發展的機遇:2005年不僅D07控制艙生產訂單增長了四倍,還新增了以503A為代表的四項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任務,經營規模達到12個億。在超強度的任務面前,在人員和設備能力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李保平帶領廣大科技人員以科技創新促進高新工程產業化:一方面,他針對不同產品的技術特點和窄口,採取科學有效的技術工藝方案,使企業的系統集成能力顯著提高。另一方面,他將“閉環負反饋”控制理論全面用於研發項目和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管理,使科研生產達到“系統穩定、快速反饋、誤差最小”的受控狀態,為提前兩個月完成D07控制艙全年生產任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對備受集團公司高度關注的503A,李保平帶領項目組及有關方面同志,連續攻克了首批生產中出現的多個技術難題,並於12月12日勝利完成最後一具產品交付,為總體單位完成任務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信息戰”和“精確打擊”這兩大技術特徵,李保平把高新技術的自主研發作為引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攻方向,傾心打造華北光學“遠程壓制、航空穩瞄、武器火控、制導與控制”這四大技術平台,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與工藝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與總裝總調總測能力和精密機械製造能力。為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他結合近年投資項目建設所奠定的基礎,強力推進高新科技的技術基礎建設,著力構建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慣性技術、穩定技術、制導與控制技術、MEMS技術、多譜段目標探測與數據融合技術、仿真技術、溫控技術等八大重點實驗室,以實驗室的科學化、現代化和規範化建設,為高新技術產品的發展提供條件保證。

李保平大力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成熟技術移植創新、總體技術集成創新。他不拘一格廣攬人才,重獎科技成果,為鼓勵人才脫穎而出,他倡導設立“青年科技獎”,激勵年輕科技人員勇挑重擔。他力主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積極推進與高校及科研院所進行廣泛合作,極大地拓寬了企業技術和產品的發展空間。近兩年來,李保平帶領大家積極開展新一輪高新工程項目的謀劃和爭取工作,先後爭取到國家重點背景開發項目5項,並在企業內部立項開發十幾個項目。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李保平敏銳地抓住精確打擊武器的需求,為填補華北光學在制導與控制領域的技術與產品空白,他親自指導年輕科技人員撰寫方案報告,指導答辯前的準備,指導解決研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在兩年內研製出了三種型號樣機,其中一台還完成了飛行考核試驗,獲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評價,為218廠真正進入該領域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並由此揭開了軍品科研發展的新篇章。在科研項目管理上,他引入靈活的開發管理模式,促進科研項目開發,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開發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其中,高精度數字伺服控制技術已進入國內領先技術行列。

在李保平倡導下,218廠將信息化、數位化引入企業設計、生產、裝備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現已分段實施完成CAD三維設計、仿真分析數位化開發系統、CAPP柔性製造生產線等等,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正在進行PDM/ERP選型論證。數位化開發系統的建成,明顯縮短了新品研製和開發周期,提高了產品設計質量並降低開發成本,為加快高科技項目開發、為開發項目快見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