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湯

杉木湯,中醫藥中常見的湯劑。

杉木節(一大升) 橘葉(一升,無葉用皮) 檳榔(七枚,火伏,槌碎) 童便(三 大升) 共煮一升半,分二服。得快利,停後服。 唐·柳子濃《救死方》雲∶元和十二年二月,得乾香港腳,夜成痞絕,左脅有塊,大如石, 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號哭。滎陽鄭洵美傳杉木湯,服半食頃,大下三次,氣通塊 散。病蓋死矣,會有救者,因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類予病,故以方傳焉。昆謂此雲乾香港腳 者,謂香港腳入腹,不得通泄也。香港腳乾於肝,則左脅有塊。香港腳乾於脾,則令人痞。香港腳乾 於心,則令人絕。病絕於夜者,夜氣助其陰邪也。因大寒不知人者,陰進而陽不舒也。是方 也,杉木節質重而氣芳,質重則能達下,氣芳則能疏壅。橘葉味苦而濃,過於青皮。檳榔質 實而重,等於鐵石。味濃則泄,質重則降,故能令邪氣大下。童便,鹹寒物也,鹹則能引邪 氣以走濁陰,寒則能平熱氣使不上逆。經曰∶道之遠者,制大其服,故其量數五升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