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莊行政村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 該村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 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18.18%。

村情概況

該村位於菏澤市城北12.5公里,黃鎮政府西北3公里,東鄰許胡同,西與小留鎮於莊搭界,南通宋堂,北距牛莊一公里,緯一路穿村而過。朱莊現有東西四條街,南北兩條街。居民470戶,人口1798人,朱姓占55%,劉姓占35%,另有王、吳、馬、邱占10%左右。耕地面積2120.03畝,農機具100餘台套,衛生室一處。

村莊簡史

該村建於元朝末年,聽老一輩傳說:創業皇帝朱元章與元朝達子南爭北戰數年,百姓不得安居,我朱氏祖先在與元朝戰爭勝敗不定的情況下,恐怕連累九族,便攜帶全家老小從鳳陽府桃花村(現在屬安徽省)遷此安家建村為朱莊村。劉姓自於莊遷入,王姓住戶始稱王堂,現統一為朱莊行政村。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土地承包以後產量翻了一翻,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家家達到豐衣足食,購買農具,年年增加如拖拉機、三輪車、電車、機車、幾乎家家都買了大型農具如聯合收割機、旋耕機、家電方面:洗衣機、電冰櫃、采電視等居住條件更上一層樓,原來的土木結構房屋,都換成了磚木結構房屋,有的戶建成了兩層樓房、電話、手機,戶戶具備,男女青年外出打工,一年收入更是可觀。

風土人情

飲食生活方式:一般都是早、中、晚一日三餐。婚娶方面:首先廢除了婚不自主父母包辦,改換了男女婚姻自由、自找對像。男女雙方自願婚娶時女方予先訂購嫁妝(日用品及櫥櫃等)、電器(洗衣機、電冰櫃、電視機、電車、機車等)大部分男方付款。喪葬方面,實行火化。過節方式:一年一度春節和八月節兩大傳統。節日:人們在這兩個節日期間、互相走親訪友了解親情。同時藉機給該訂婚的男女青年,由親友互相介紹以便了解實情。

現代名人

劉同軍 團職 青島北海艦隊航空兵司令部(現已退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7.5畝(其中:田42.6畝,地244.9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137.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411畝;荒山荒地2530.8畝,其他面積1623.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9.29%)。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83.6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89.29%和72.7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4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65萬元,占總收入的68.55%;畜牧業收入18.6萬元,占總收入的24.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頭,肉牛31頭,禽121隻);林業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10.16%;第二、三產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13%;工資性收入4.1萬元,占總收入的5.33%。農民人均純收入1123.3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3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04%。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73人,勞動力18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57人,少數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該村有五保戶4人,享受低保人數2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18.1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里強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酒房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8人,其中小學生38人,中學生80人,入學率均達10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7.51畝。農村集體總收入76.8萬元,固定資產總額36.5萬元,村集體經營收益40.30萬元,村內財務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進行財務公開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7 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飲水;電力改造方面。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菸、核桃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