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傑[中科院院士]

朱亞傑[中科院院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亞傑(1914.12- )中國能源專家,中科院院士。他生於江蘇省興化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46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生,1947年赴英國曼徹斯特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學習。1949年取得碩士學位,並受聘於英國西蒙卡夫化工設計公司。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北京石油院籌委會委員、副院長、研究生部主任。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朱亞傑

姓名:朱亞傑
職業:能源學家
籍貫:江蘇興化人
學科:能源專家
發明創造:《中國能源狀況和展望》

簡 歷

朱亞傑
朱亞傑
朱亞傑(1914.12- )中國能源專家,中科院院士。他生於江蘇省興化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46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生,1947年赴英國曼徹斯特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學習。1949年取得碩士學位,並受聘於英國西蒙卡夫化工設計公司。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教授、北京石油院籌委會委員、副院長、研究生部主任。他是中國能源研究會的創始人,並最早提醒人們注意我國也存在能源危機的問題。1983年出版《中國能源狀況和展望》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4年起任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1985年起任中國氫能協會主席,1986年起任中國煤炭轉化協會理事長。他還是聯合國亞太發展中心(APDC)能源顧問、國際氫能協會(I-AHE)常委
朱亞傑朱亞傑
1949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學位。石油大學教授。任北京石油學院教授時創建了學院的人造石油專業,開展了粉煤和油頁岩流態化低溫乾餾研究,主持了魯奇低溫乾餾爐的設計和改進,開創了褐煤空氣氧化制腐埴酸試驗等,為培養煉油人才和經濟建設作出貢獻。1969年起任華東石油學院教授,曾配合大型合成氨類裂解裝置的引進,研究並核算其工藝設計以適應國情。1978年起歷任華東石油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指導了油頁岩熱解和組成結構關係、太陽光催化水解制氫、固體化石燃料超臨界萃取等研究項目,均取得成果。
曾任英國西蒙卡夫期公司化工設計部工程師。建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北京石油學院教授、煉製系主任、副院長,華東石油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能源研究會第一屆副理事長、第二屆理事長,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和聯合國大學合辦的能源研究組組員,國際氫能源協會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撰有論文《褐煤加壓氧化法製取腐植酸》,著有《人造石油工業》《頁岩油化學及加工》

工作簡歷

193808-194204,江西中正醫學院化學科,講師
194908-195009,英國西蒙卡夫斯化工廠設計公司,副工程師
194301-194402,昆明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5211-1966,北京石油學院,副院長
195011-195210,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
學術或專業團體任職:
1990-1995,中國太陽能學會,理事長
1979-1990,中國能源研究會,副正理事長
1986-1995,國際氫能源協會,常務委員

電話:(010)62017869
地址:北京市學院路20號石油大學23樓322室 郵編:100083
專業領域:化學工程 ;
固體燃料加工 ;
石油化工
研究成就:
1980-1981,創建北京研究生部、華東石油學院,主持
1953-1954,創建人造石油專業,北京石油學院,主持
1954-1955,主持魯奇爐煤炭低溫乾鎦恢復設計和改造工作,主持
1981-1983,創建中國能源研究會和提出緩解我國能源危機,主持
成果(站內)
1、制新技術

影響

朱亞傑朱亞傑
朱亞傑長期從事煤、頁岩、石油等可燃礦物化工綜合利用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開展粉煤和油頁岩流態化低溫乾餾研究,主持魯奇低溫乾餾爐的恢復設計和改進及褐煤空氣氧化制腐植酸試驗,指導油頁岩熱解和組成結構等研究。50年代創建我國第一個人造石油專業,主持編寫和講授過人造石油工學及低溫乾餾等課程,培養了十幾名研究生。1983年被邀擔任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和聯合國大學合辦的能源研究組第一屆成員。代表性論文有《空氣流經填充床中的傳熱研究》《粉煤流化床低溫乾餾的研究》《褐煤加壓氧化法製取腐植酸》《中國褐煤及油頁岩的臨界氣體抽提的研究》《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報告》等,著有《人造石油工業》《頁岩油化學及加工》
朱亞傑熱愛教育事業,已培養了數十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評價

朱亞傑為人十分耿直,主張實事求是,不崇洋媚外,獨立思考。他認為中國石油化工發展實質是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的過程。他曾給筆者(註:指本書作者)講了一個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70年代,遼陽化工廠從法國進口一套乙烯裂解爐,共13套裝置,說明書上註明熱效率為83%。但經朱亞傑核算,結果只有81%。法國人很驚奇地說:“你們中國還有人會計算出這套爐子的熱效率是81%。”法國人不得不承認是為了商業的需要才提高2%。70年代初他為配合引進石油化工技術,對上海金山石油化工總廠引進三菱式梯台爐裂解輕柴油制乙烯的工藝進行核算,朱亞傑推導出爐管排列與倒梯台型爐壁間的輻射角係數諸值,解決了核算關鍵的難點。之後不久,應北京燕山石油化工總廠邀請對乙烷爐數學模型設計進行核算,發現國外某公司設計中乙烷氣里含有1%的乙烯雜質,未經校正,致使熱平衡數值有誤,證實了外國設計未必無誤的診斷,從而鼓舞設計人員的信心。齊魯石化總公司由日本引進年產30萬噸尿素化肥全套設備,特約朱亞傑率領小組對改換原料氣後的全流程進行逐項核算研究,使我方對外談判處於主動有利地位。這些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石油化工的發展,獲得生產廠方的好評。朱亞傑正是這樣以自己精湛的專業技術為祖國做貢獻。

朱亞傑一直強調在科學研究中,必須理論聯繫實際。例如,約旦王國資源局曾委託西方國家進行油頁岩試驗研究,十幾年來尚未找到合適的工業乾餾爐型,於1987年轉而委託中國方面研究。朱亞傑領受任務並在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組織開展了約旦油頁岩的應用基礎研究,取得成功。這表明中國油頁岩基礎研究為生產實踐提供了正確的理論依據,為推動生產起到了顯著作用,也為中國乾餾技術可能向國外出口做出貢獻。

朱亞傑熱愛教育事業,已培養了數十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988年9月石油大學在慶祝他執教50周年的大會上,高度讚揚他執教50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始終不渝地忠於人民教育事業,為培育石油化工科技與管理的高級人才,為創建北京石油學院和建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做出的重大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