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意思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出處

《有物混成》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又稱《 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 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 老子(即 李耳,河南 鹿邑人)所撰寫,是 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 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 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 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解讀

“道”廣大無邊且周流不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意即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存在了。

“有物混成”四個字真是精彩,“混成”代表渾然一體,還沒有區分;因為區分之後,才能成為被認識的對象。譬如,遠遠地看不知道是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旦區分成桌子、椅子,才能夠被認識。“先天地生”是指在天地以前就存在,說明沒有東

西比它更早。“有物混成”一語,可以參考《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意即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無”存在,尚未出現“有”,也尚未出現“名”,這就是“一”的由來,混同為一而尚未具體成形。莊子的這幾句話把老子的“有物混成”講得很清楚。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意即寂靜無聲啊,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

既沒有聲音,也沒有形狀;無聲是針對人的耳朵來說,無形是針對人的眼睛來說,亦即“道”無聲無形,不隨著天地萬物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經驗到的世界都在變化之中,而“道”永遠沒有任何改變。不僅“獨立而不改”,還必須“周行而不殆”;如果只是“獨立不改”,那不是僵化了嗎?“周行”是說周流循環運行,它的循環運行,就好像四季春夏秋冬重複循環一樣,“道”循環運行而不止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這兩句話是重點。如此一來,則“可以為天下母”,而第一章談過的“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就在這裡。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意即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做“道”,再勉強命名為“大”。它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源。

為什麼要說“強為之名曰大”?因為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廣大無邊而周流不息,大到最後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於是就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遙遠,到最遠的地方去,遠到最後不能消失不見,必須返回本源,這叫做循環、周行。老子用“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三個詞來描寫。

人具有與“道”相契的可能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意即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種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道”是無窮大的,天、地、人都是從“道”而來的。從“道”而來,到天、地、人,人和前三者不一樣,居然也成為其中一大。“我們”構成一個特別的存在領域,叫做“人”。

“域中有四大”,在此“域”不是指宇宙,宇宙是指空間和時間;但“道”並非時空所能局限,所以此句並非是指宇宙裡面有四個最大的東西,而是指“道”。“域”勉強譯為“存在界”,以與“虛無”區別,表示老子反對虛無主義。何以成為“四大”?由上文的“大”經過“逝、遠、反”三個步驟,可以得知這是由“道”而展現的四大領域:“道”、天、地、人。事實上只有“道”是唯一的大,“人居其一”是為了提醒人,不可因為生命短暫、脆弱而失去信心,而應該由“人、地、天”一步步提升,達成與“道”冥合的至高境界。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對人的肯定由此可見,他認為人非常重要。人可以墮落到深淵,也可以提升到領悟“道”的程度,所以人的“大”具有可變性、可能性。問題在於“大”要如何展現,還需要好好努力。老子提出要修德——保存本性,但是有幾個人可以保存本性而達到這個目的呢?並不是說這一生完全不動,就保存了人的生命特色,而是要讓本性與稟賦不斷地展現出來。一個人說話、行動、思考,以及自由選擇的能力都是稟賦。往上走,就是回“道”;往下走,就是離“道”愈來愈遠。

回歸本然,就是與“道”同行

“人法地”,意即人所取法的是地。人活在地上,地上生長五穀蔬菜、水果等物產,人所取法的是地,如果沒有按照生存的條件——“地”所提供的材料去安排生活的話,人類很難活下去。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表示人所取法的是地。

“地法天”,意即地所取法的是天。天即天時,地上所有東西的成長和發展都要靠春夏秋冬的配合。植物的開花或結果都不能隨意,要靠季節及風、雨、雷、電的互相配合,才得以風調雨順,地上萬物才能自然生長。

“天法道”,意即天取法的是“道”。“道”是大、逝、遠、反,等於是讓天有個最後的依靠。

“道法自然”,意即“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狀態。任何一樣東西只要是“自己如此”的話,“道”就讓它表現出來。對人來說,了解“道”所取法的是自己本來的狀態,就可以依此生活,本來是怎么樣就怎么樣,只要自己也如此,不要有額外的欲望,人就與“道”一樣了。老子並不是說“道”真的要取法誰,因為自己如此的狀態也來自“道”——無為,什麼都沒做,但是無為而無不為,到最後所有該做的都做完了。因為它所謂的“應該”並不離開事實,在人的世界之外,並沒有“應該”這兩個字。

另外,“自然”一詞不是指自然界,在《老子》全書中,“自然”出現過五次,沒有一次是指自然界。像“希言,自然”的意思是:少說話就合乎自己如此的狀態,“自然”是指自己如此。古代談到天地萬物就是用“天地萬物”一詞,而不用“自然界”。事實上,天地萬物與“自己如此”最接近,只有人類才不會自己如此或者自己會不如此。

由上可知,“人法地”的“地”,是指地利或具體自然環境,“人法地”可以保障人的生存,並學習合宜的生活法則;“地法天”是由人的觀點想要找到天的法則;“天”是指天時或宇宙中的規律。“天法道”也是由人的觀點向上追溯到天的依歸,由此體悟了“道”(如無為、不爭等)。最後“道法自然”,任何事物若是保持自己如此的狀態,就是與“道”同行。

永恆的“道”超越時間的邏輯

本章是老子論“道”的關鍵篇章。“有物混成”,認為“道”是一個混沌未分的整體,這是基本的觀點;“先天地生”,天地是已分的結果,“道”之先於天地並非時間上的先後,而是邏輯上的先後。因為天地之前無從計較時間久暫。有學者認為,“道”比天地先,是時間上的先後,而不是邏輯上的先後。此言差矣,先後有兩種,一種是時間上的先後,譬如,先下雨地上才會濕;另一種是邏輯上的先後,邏輯先後一定要強調什麼是前提,什麼是結論。譬如父母就存在上來說,是時間上的先後,父母生子女出來;但在邏輯上,子女生出來的那一剎那,父母才成為父母。所以父母和子女,以時間來說,父母為先;而在邏輯上父母和子女是同時的,彼此都需要以對方作為前提,二者同時出現。“道”和天地萬物也是一樣,“道”創造萬物,並不是時間上的先後,因為“道”是永恆不變的,永恆即超越時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時間不能對它加以任何限制。所以,“道”存在很久終於出現了天地萬物,這種說法代表時間上“道”在先,就有問題了。

什麼是邏輯上的先後呢?天地非由自生,所以需要一個“自生者”為其基礎,這就是邏輯上的先後。天地是有開始的,有開始的東西若要存在,需要一個邏輯上的條件,就是有一個在它之前的東西,這就是“道”。所以,邏輯上“道”比萬物在先。“道”是自生者,沒有東西生它,天地是被“道”生出來的,需要“道”作為它的前提。換句話說,“道”不需要天地,天地卻不能夠沒有“道”。時間只對變化之物有效,假如有樣東西從來沒有任何變化,時間對它就沒有意義。譬如,機器人永遠不會變,歲數對它就沒有意義;只有會變化的人才需要計算時間,歲數對他才有意義。

“自生者”在西方哲學中就是“自因”——我是自己的原因。“自因”是上帝或存在的首要條件,此外其他一切皆為“他因”——需要其他的東西作為原因。真正永遠存在的事物,一定以自己為原因。如果不是自因,就是他因,他因一定有開始,那個因素就是開始。假如沒有因素使自己開始,那就是自因,一定永遠存在。自因只有一個,在西方稱為上帝,在老子來說就是“道”。所以,我們在比較不同的哲學系統時,常會強調一個概念是不是在同一個位置和階層。外國人所說的上帝,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上帝創造一切,“道”生出萬物,代表同樣的位置和階層。上帝之前沒有東西存在,“道”之前也沒有東西存在。

《聖經》記載,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他到西奈山上去禱告,這時上帝現身,顯示為荊棘叢在著火,但是並沒有被燒毀。上帝跟一般自然現象當然是不同的,摩西就問:“你是誰?告訴我,我才好對百姓說。”上帝就說:“我是自有永存者(I am whoI am)。”意思是:我就是一直如此,我就是原先所是的,亦即上帝不可能有過去或未來,他是永恆的。《聖經》里的摩西和中國的老子互不相識,為什麼談的東西會類似呢?因為凡是人,順著思想的要求,就非有這樣的結果不可。我們今天就算沒有《老子》、《莊子》、《聖經》可以看,照樣會想出類似的需求。宇宙萬物從哪裡變化?以前沒有我,以後也沒有我,那就要問我到底存在嗎?笛卡爾(R.Descartes)說:“我思,故我在。”但是他接著說:“我在,故上帝在。”我憑什麼存在?這是不是幻覺呢?要證明我的存在不是幻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一個存在的根源,亦即證明使我存在的那個力量。但要注意,那個力量本身不能是別的東西使它存在的,而必須是自己使自己存在的,我才有真的保障。

如此一想,人生的態度也會改變,試問:活在世界上能依靠誰呢?滄海桑田,一切都會變,自己當然靠不住,只有靠“道”。為什麼有些人需要信仰呢?信仰其實是很誠實的態度,當知道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是空虛時,就依靠信仰,此時的信仰也就是“道”。“道”是一切的根源。有了信仰,才會正確看待這個世界與人生。

“道”是既記憶體又超越

“道”是絕對的“一”,本章談的“獨立”是指它是唯一的,和一般所謂的“獨立”不同,一般的“獨立”是相對的,譬如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其他。這裡的“獨立”是絕對的“一”,不會因為任何緣故而變化,所以“獨立而不改”,這正是“超越界”的基本界說。人類經驗所及、理性所能理解的範圍,叫做記憶體界,但是記憶體界本身無法解釋清楚自己的情況。人的生命有開始、有結束,宇宙萬物有開始、有結束,我們找到人類世界加上自然界這兩大範圍,

已經很了不起了。打開電視看,宇宙萬物讓人目眩神迷,然而再怎么目眩神迷,不過就是宇宙飛船航行到太空;再怎么偉大,一切還是充滿變化,還是有其限制。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超越界。

“道”是“周行而不殆”,遍在一切之中的,亦即“道”不離記憶體界,沒有“道”的話,所有的存在都不可能。“超越界”和“記憶體界”在宗教及哲學裡是很重要的術語。記憶體界就是我們現在經驗到的世界,主要包括人類與自然界。但是人類與大自然本身不足以解釋自己,要使記憶體界得以存在,需要有一個最後的原因,那個原因就是超越界,因為它不是我們可以用言語表達、用概念來掌握的。

記憶體界是有形可見而充滿變化的天地萬物,亦即自然界的一切是有形可見、充滿變化的。超越界所指的是由於自因而恆存的“道”,若無“道”,則萬物無從存在;若無萬物,則“道”亦無由彰顯。這就是“道”既超越又記憶體的性格。宇宙萬物處處都有“道”,沒有“道”萬物就無法獲得存在的條件。

人類思想的最高層次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可見“道”這個名稱是勉強取的,中西哲人在面對超越界時都有勉強取名的情況。因此我們對於“存有”或“上帝”也不必過於執著名相。我提到上帝,、非關宗教,哲學是愛好智慧,是敞開心靈,所以要把真實的道理說清楚。

許多人認為,年輕真好!那么,年老了又如何呢?其實年輕、年老不是問題,只要活著就一定會衰老,將之視為自然,天天都可以是好日子。可見道家的思想非常豐富,讀了之後給人許多啟發,簡單一兩句話就給人很深刻的思想空間。因為它所談的不是表面現象,而是經過反省,深入到現象背後,並且以“道”為基礎,給人帶來震撼的感覺。我們活在世界上,往往浮在世俗的表面,只是在表面上與別人互動,爭來爭去,得之則喜,失之則悲,悲喜交集,很熱鬧也很浪費。如果無法明白老子所闡述的“道”,一般人活到最後,都只想著要多活幾天,自古有多少人在找尋長生不老之藥,就是因為沒有智慧體驗“道”,只害怕失去生命。

綜上所述,老子思想為什麼重要?因為他在一個亂世中(春秋戰國時代),讓人民了解,“道”一直存在。正如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上帝在”,如果沒有“道”的話,人的生命觀就不堪一擊了。在一生中,如果無法體會老子這種思想境界,難免會覺得人生來來去去,所有的一切恍如做夢,這叫做虛無主義的危機。老子擔心人類陷入虛無主義的困境,他在體驗到這種智慧之後,不忍獨享,因此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我們現在有機會了解老子當然很好,他的思想一輩子也學不完,在入門的時候,把握每個重要的概念,認清每章基本的觀點,理解其整體的思想脈絡,讀來就會有更深的體老子的思想代表人類思想上最高的層次,就像莊子所說,真正的智慧就是能夠了解: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未始有物)。明白“道”永遠存在,人的智慧還能高到哪裡去?以“道”為基礎,就能夠了解我們所見的宇宙萬物根本是虛無的。佛說這一切都是空的,現在回顧以前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過嗎?其實都是經過我們選擇及解釋的,不是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