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鹽

有機鹽

有機鹽是有機酸、生物鹼適當中和生成的鹽,在有機結構上只有少數基團是離子的形態(羧基等),它們的作用在有機結構上,像藥物、維生素等,而製成鹽是為了讓難以溶於水的有機物變得易溶。有機鹽和無機鹽不同,無機鹽即無機化合物中的鹽類,舊稱礦物質,在生物細胞內一般只占鮮重的1%至1.5%,目前人體已經發現20餘種,其中大量元素有碳C、氫H、氧O、氮N、鈣Ca、磷P、鉀K、硫S、鈉Na、氯Cl、鎂Mg,微量元素有鐵、鋅、硒、鉬、鉻、鈷、碘等。有機鹽是有機酸,或者有機鹼與其他酸和鹼(可以是有機的也可以是無機的)反應形成的鹽。

基本簡介

有機鹽是有機酸、生物鹼適中和生成的鹽,在有機結構上只有少數基團是離子的形態(羧基等),它們的作用在有機結構上,像藥物、維生素等,而製成鹽是為了讓難以溶於水的有機物變得易溶

有機鹽是有機酸,或者有機鹼與其他酸和鹼(可以是有機的也可以是無機的)反應形成的鹽。如醋酸鈉(有機酸,無機鹼鹽),溴化四丁基銨(無機酸,有機鹼),乙酸吡啶鹽(有機酸,有機鹼) ,甲基鈉(烷基鹽),乙醇鈉(強鹼)

有機鹽和無機鹽不同,無機鹽即無機化合物中的鹽類,舊稱礦物質,在生物細胞內一般只占鮮重的1%至1.5%,目前人體已經發現20餘種,其中大量元素有碳C、氫H、氧O、氮N、鈣Ca、磷P、鉀K、硫S、鈉Na、氯Cl、鎂Mg,微量元素有鐵、鋅、硒、鉬、鉻、鈷、碘等。雖然無機鹽在細胞、人體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如果注意飲食多樣化,少吃動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糧,不要過多食用精製麵粉,就能使體內的無機鹽維持正常應有的水平。

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含量雖然不多,但是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許多無機鹽在細胞中呈游離與離子狀態存在。如果將一塊組織放在蒸餾水中,從原生質中去掉鹽類,該組織就會死亡,無機鹽在維持生物體和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無機鹽的代謝可以通過分析血液、頭髮、尿液或組織中的濃度來判斷。由於新陳代謝,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無機鹽從各種途徑排出體外,因而必須通過膳食予以補充。在中國鈣、鐵和 碘的缺乏較常見。硒、氟等隨地球化學環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節病、齪齒等,又有過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無機鹽是存在於體內和食物中的礦物質營養素,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形式存在,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綜合組成。人體已發現有20餘種必需的無機鹽,約占人體重量的4~5%。其中含量較多的(>5g)為鈣、磷、鉀、鈉、氯、鎂、硫七種;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稱為常量元素。另外一些含量低微,隨著近代分析技術的進步,利用原子吸收光譜、中子活化、等離子發身光譜等痕量的分析手段,發現了鐵、碘、銅、鋅、錳、鈷、鉬、硒、鉻、鎳、矽、氟、釩等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每天膳食需要量為μg~mg稱為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

鈉是組成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每天適宜攝入量為2.2克,老年人應取淡食。鈉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人體鈉的主要來源為食鹽、醬油、醃製食品、煙燻食品、鹹味食品等等。

鈣是骨骼、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缺鈣可導致骨軟化病、骨質疏鬆症等,亦可導致抽搐症狀。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50歲成年人的鈣每天適宜攝入量為800毫克;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為1000毫克。常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優酪乳、燕麥片、海參、蝦皮、小麥、大豆粉、豆製品、金針菜等。

鎂是維持骨細胞結構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缺鎂可導致神經緊張、情緒不穩、肌肉震顫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鎂每天適宜攝入量為350毫克。常見含鎂豐富的食物是新鮮綠葉蔬菜、堅果、粗糧(鎂離子亦是葉綠素分子必須的成分)。

磷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嚴重缺磷可導致厭食、貧血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適宜攝入量為700毫克。常見含磷的食物是瘦肉、蛋、奶、動物內臟、海帶、花生、堅果、粗糧。

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鐵與人體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關係。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我國營養學會推薦50歲以上男性或女性鐵的每天適宜攝入量為715毫克。常見含鐵豐富的食物是動物的肝臟、腎臟、魚子醬、瘦肉、馬鈴薯、麥麩、大棗。

碘是甲狀腺激素的組成部分。缺碘會導致呆小症、兒童及成人甲狀腺腫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碘每天適宜攝入量為150毫克。常見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產品,如海帶、紫菜、干貝、海參等。沿海地區居民常吃海產品及內陸地區居民食用碘鹽是保證碘代謝平衡最經濟方便及有效的方法。

鋅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兒童缺鋅可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孕婦缺鋅可導致嬰兒腦發育不良、智力低下,即使出生後補鋅也無濟於事。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男性每天鋅的適宜攝入量為15.5毫克,成年女性每天鋅的適宜攝入量為11.5毫克。常見含鋅豐富的食物是肝、肉類、蛋類、牡蠣。

生理作用

1.無機鹽在體內的分布極不均勻。例如鈣和磷絕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組織中,鐵集中在紅細胞,碘集中在甲狀腺,鋇集中在脂肪組織,鈷集中在造血器官,鋅集中在肌肉組織。

2.無機鹽對組織和細胞的結構很重要,硬組織如骨骼和牙齒,大部分是由鈣、磷和鎂組成,而軟組織含鉀較多。體液中的無機鹽離子調節細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維持正常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幫助運輸普通元素到全身,參與神經活動和肌肉收縮等。有些為無機或有機化合物以構成酶的輔基、激素、維生素、蛋白質和核酸的成分,或作為多種酶系統的激活劑,參與許多重要的重理功能。例如:保持心臟和大腦的活動,幫助抗體形成,對人體發揮有益的作用。

3.由於新陳代謝,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無機鹽從各種途徑排出體外,因而必腨通過膳食予以補充。無機鹽的代謝可以通過分析血液、頭髮、尿液或組織中的濃度來判斷。在人體內無機鹽的作用相互關聯。在合適的濃度範圍有益於人和動植物的健康,缺乏或過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響其代謝,往往增加其消耗量。在我國鈣、鐵和 碘的缺乏較常見。硒、氟等隨地球化學環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節病、齪齒等,又有過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4.是維持細胞內的酸鹼平衡,調節滲透壓,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鈣離子,和鉀離子。

5.是的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如:鎂離子是ATP酶的激活劑,氯離子是唾液酶的激活劑。

相關危害

一.在無機鹽生產的各個單元操作中,有許多存在職業危害。如在礦石粉碎過程中的塵毒危害、噪聲危害和機械傷害;在焙燒過程中應注意灼傷和有毒氣體防護;固體物料輸送的傳動機構在運轉中容易將操作人員的衣服、手、頭髮等捲入;電解過程有氫氣放出,與空氣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有爆炸危險等。

二.無機鹽生產過程中所用的原料及中間體一些是有毒、腐蝕或有爆炸危險的物質。如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都是強酸、強鹼;如氨、氯、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有毒和爆炸危險物品;氫氰酸是劇毒氣體。

三.在眾多的無機鹽中,有一些具有強烈腐蝕性、刺激性和毒性。如:過氧化氫會使皮膚變白,長期接觸可致接觸性皮炎,接觸眼可致不可逆損傷或失明;氯磺酸觸及皮膚能引起長久不愈的灼傷;六價鉻鹽如重鉻酸鉀急性中毒,吸入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鼻出血,重者可發生化學性肺炎,慢性影響有接觸性皮炎、鉻潰瘍、鼻炎、鼻中膈穿孔、呼吸道炎症和腫瘤等;氰化鈉抑制呼吸酶,造成細胞內窒息,吸入、口服或經皮膚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驟死者臨床表現分為前驅期、呼吸困難期、驚厥期、麻痹期,麻痹期全身肌肉鬆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車間容許最高濃度為0.3mg/m3(皮)。也有不少無機鹽是易燃易爆、強氧化劑。如:氯酸鉀受強熱或與強酸接觸即發生爆炸,與還原劑等雜質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無機過氧化物與可燃物、有機物等還原性物質混合有爆炸危險。

相關措施

一.在無機鹽生產的各個單元操作中,採取措施預防職業危害。如:礦石粉碎過程中工人應戴防塵口罩、耳塞等,抑制粉塵飛揚;車間廠房通風要良好,防止有毒氣體和粉塵聚集;固體物料輸送的傳動部位應加裝防護欄和防護罩,工人應按規定著裝和操作;焙燒過程中,特別是點火熄火時,應精心操作防止爆炸和中毒,工人還應防熱輻射;電解廠房應加強通風,加裝氫氣報警器等。

二.無機鹽生產過程中原料及中間體的防護參見有關書籍。

三.在接觸有毒無機鹽時,應加強個人防護,嚴防毒物從鼻、口、皮膚進入人體。工作崗位應有充足自來水供應和洗眼器,一旦沾染及時清洗,緊急時則就醫診治,工作崗位應配備必要的藥物,操作人員有異常感覺時應離開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必要時就醫診治。

四.對易燃易爆的無機鹽產品,如氯酸鉀、過氧化物等,在生產、儲運、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規定操作,工作場所嚴禁明火,要輕拿輕放,防止摩擦、碰撞,要防止與其他物品混放、防止混入其他雜質。

一般鑑別方法

(三十六)哌生物鹼類

供品約為10mg,加發煙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乾,即得黃色的殘渣,放冷,加取乙醇制氯化鉀試液3-3滴,即濕深紫色。

(三十七)芳香第一胺類

取供試品約5mg,加稀鹽酸1ml,必要時緩緩煮沸使溶解,放冷,加M/10亞硝酸鈉液數滴,滴加鹼性β-萘酚試液數滴視供試品不同,發生由橙黃到猩紅色沉澱。如普魯卡因。

普魯卡因,苯佐卡因及磺胺類藥物均呈此反應。

(三十八)苯酚(酚羥基反應)

(1)取供試品溶液1滴,加三氯化鐵試液2滴,呈紫堇色。

(2)取供試品1滴,加溴試液,生成黃色白色沉澱。

根據不同的酚羥基物質呈現藍色、綠色、紫色等。腎上腺素、嗎啡、雷瑣辛及水億酸鹽等呈此反應。

(三十九)玫瑰藥青素(Rosecranine)

取供試品溶液,加硫酸混合後,加甲醇,點火燃燒,即發生邊緣帶綠色的火焰。

BO+HSO+5HO→4HBO+SO

(四十)丙二醯脲類

(1)取供試品約0.1g加碳酸鈉試液1ml與水10ml,振搖2分鐘,濾過,濾液中逐漸滴加入硝酸銀試液,即發生白色沉澱,振搖,沉澱溶解,繼續滴加過量的硝銀試液,沉澱不再溶解。

(2)丙二醯類分子中含有一CONHCONHCO-的結構,與銅鹽作用能產生類似雙縮脲的顏角反應,與吡啶和硫酸銅溶液作用,顯紫色(ZW-ikker反應)。

(四十一)乙醇基(CHO-)及甲基酮(CHCO-)

取供試品溶液,加入碘試液及氫氧化鉀試液,稍加溫後,即生成特殊臭的碘仿,量大時可生成黃色的碘仿沉澱。乙醇、苯佐卡因、優奎寧,普卡因狄奧寧等均呈此反應。

CHOH+4I+6KOH→CHI↓+5DI+HCOOK+5HO

CH·CO-R+3I+4KOH→CHI↓+RCOOK+3KI+3HO

(四十二)乙醯基(CHCOO-R)

取供試品溶液,加乙醇2~3滴及硫酸2ml,加熱,即發生乙酸乙酯的香氣。乙醯胂胺、乙醯唑胺及冰醋酸等均呈此反應。

(四十三)生物鹼沉澱反應。

取供試品加水(或酸性水溶液)溶解後,滴加碘一碘化鉀試液或碘化鉀試液,即形成沉澱。生物鹼及季銨等均呈此反應;如咖啡因,用鹽酸酸化,加碘化鉍鉀試液,生成棕紅色沉澱。

BH+KbiI→BH·BiI 而可待因的沉澱級成為(BH)(BiI)I

(四十四)鹵素化合物的反應

取銅片於無色的火焰中,加熱後放冷,蘸取供試品少許,再置無色火焰中燃燒,即顯綠色火焰。

一溴樟腦及水合氯醛等鹵素化合物均呈此反應(極為靈敏)。

(四十五)還原糖反應

取鹼性酒石酸銅試液,加放供試品,緩緩加熱,即生成氧化亞銅的紅色沉澱。

CuSO+2NaOH→Cu(OH)+NaSO

葡萄糖、果糖及水解邱的乳糖和丁均呈此反應。其它如維生素C及含有20一酮一21羥基甾體(如化潑尼松、氟美松、氟氫可的松及膚因松等),因其具有還原性,亦有此反應。

(四十六)胺基酸、肽類、蛋白質紙層析呈色反應。

用0.2%茚三酮乙醇溶液鑑別,反應靈敏,層析濾紙等不宜用手指多接觸,亦不宜與氨氣接觸,否則紙背呈紅色。

茚三酮不僅與α胺基酸作用,也與某些β胺基酸和伯、仲脂肪胺等作用,生成相似的有色物質。對脂肪族叔胺或芳無作用。對多肽也能顯色,但肽越大度越低。吲哚醌試劑也有相似作用,其靈敏度不及茚三酮高。但對不同氨基顯不同色調。

茚三酮反應原理:對α胺基酸先起氧化,脫氨化應之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醛,茚三酮本身被還原,再與生成的氨縮合成紫色物質。

吲哚醌與α胺基酸反應:對輔氨酸、組氨酸呈藍色;對色氨酸、甲硫胺基酸呈綠色;對亮氨酸、絲氨酸呈紅色等。對一些小肽也能顯色,但肽越大靈敏芳越低,色差也小,接近黃色。

(四十七)甾體類、三萜類

甾體類、三萜類的顯色劑,均屬酸類,其中有強酸如硫酸、磷酸、氯磺酸高氯酸、三氟乙酸;中等強度的酸如三氯乙酸,也有三氯化銻、二氯化鋅等Lewis氏酸。

揮髮油屬萜類,若油斑未消失前,噴5%香藍醛的濃鹽酸試液後,可呈現黃、紅、藍等色。油脂無此反應。

示有螢光示在短波紫外線光下為黑色ViS.系可風光U.V系紫外光

6.蒽醌及其甙類取檢品的乙醇溶液10ml,蒸去乙醇,殘渣加5%氫氧化鈉溶液2-3ml,在沸水中加15分鐘,冷後濾過,濾液加稀鹽酸酸化,加乙醚提取,取乙醚提取液做下列檢查:

(1)鹼液試驗:取上述乙醚溶液,加等量1%氫氧化鈉溶液,搖勻,水層呈現紅色,加入少許3%過氧化氫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熱4分鐘,紅色不裉,當加酸酸化後,紅色消失。加鹼鹼化後紅色又出現(蒽醌類化合物反應)。

1,8一二羥基蒽醌的酚羥基遇氫氧化鈉生成鈉鹽,而呈現紅色,遇酸顯黃色。

【注】蒽醌和二蒽酮與鹼液不顯紅色,只呈黃色,但以氧化羥基蒽醌後遇鹼即顯紅色。

(2)醋酸鎂試驗:取上述醚溶液1ml,蒸去乙醚,殘渣加入乙醇1ml溶解,加入1%醋酸鎂甲醇溶液3滴,顯紅色(如顯橙黃色可能為二氫蒽醌)。

羥基蒽醌類與醋酸鎂甲醇溶液反應可顯橙、紅、藍、紫等色,產生這些顏色的必要投機倒把至少有一個α位羥基。加羥基的位置不同,產生的顏色也不同。一般在同一苯環上有兩個α羥基者顯紫紅色或藍色;如同一苯環在有兩個鄰位的羥基,一個α位,一個β位,顯紫色或紫鍇。其他α羥基蒽醌一般呈橙至紅色。因此這一顏色反應僅可作蒽醌的檢只識用,而且還可初步判斷羥的基的位置。

【注】醋酸鎂試驗亦可用濾紙斑點顯色法進行。

(3)蒽醌薄微量檢出反應:

①吸附劑:矽膠;中性氧化鋁(Ⅲ級);矽膠G濕法制板。

②展開劑:苯:醋酸(6:3)石油醚:丙酮:水(5:3:3:5);苯甲酸酯:甲酸(74:24:1)。

③顯色劑;5%氫氧化鈉液(顯紅色);1%醋酸鎂甲醇溶液(顯黃色)。

此外亦可在紫外燈光下觀察螢光。

7.強心甙

(1)3,5一二硝基苯甲酸試驗(Kedde’s反應):取檢品的乙醇溶液2 ml,加3,5一一硝基苯甲酸試液3-4滴再加10%氫氧化鈉溶液2滴,呈現紅色或紫紅色(9為α、β不飽和內酯環強心甙的反應)。

(2)鹼性苦味酸試驗:取檢品的醇溶液1ml,顯橙色或橙紅色(此反應常在15分鐘後,顯色最明顯)。

(3)亞硝醯鐵氰化鈉試驗(Legal反應):取檢品的醇溶液1ml,蒸去溶劑,放冷後,加吡啶少許使殘渣溶解,加0.5%亞鐵試液4-6滴,搖勻,再加入10%氫氧化鈉1-2滴,即顯紅色並逐漸消失(為檢查強心甙元的反應)。

(4)三氯化鐵水醋酸試驗(Keller反應):取檢品的乙醇溶液2ml,蒸去溶劑,殘渣加0.5%三氯化鐵冰醋酸溶液1ml,使溶解後,沿試管壁加入H2SO41ml,在兩液界面顯紅棕色環,繼則變為淺綠、藍色,而冰醋酸層顯藍色,示含α去氧糖強心甙。

(5)醋酐一濃硫本試驗(Liebirman Barchard 反應):取檢品的乙醇溶液2 ml,置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乾,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入醋酐一H2SO4(19:1)數滴,呈現黃→紅→藍→紫→污綠色,並逐漸裉色。因顏色變化很快,須注意觀察(為檢查強心甙分子結構中甾體母核的反應)。

【注】①試驗1,2,3,的反應,均系在較強的鹼性條件下進行,當有蒽醌存在時,須先將檢液置水浴上蒸去乙醇,再加乙醚適量,用1%氫氧化鈉溶液反覆萃除蒽醌(棄去紅色鹼液),然後將乙醚溶液於水浴上蒸去乙醚,殘渣再用乙醇溶解後,供試驗用,以免干擾。

②試驗4的反應僅對游離的去氧糖和結合的甙呈正反應。但當α去氧糖與葡萄糖等其他糖結合的多,如不水解則為負反應。

③上述鑑別反應均呈陽性,可判斷為強心甙。

8.內酯、香豆精及其甙類:取檢品的乙醇溶液10m1,加5%鹽酸溶液10,在沸水浴中熱15-20分鐘,冷後,加苯提取將苯提取液於水浴上蒸乾(避火),殘渣加適量乙醇溶解後,供做下列檢查:

(1)異羥肟酸鐵試驗:取上檢液2ml,加鹽酸羥試液2滴,10%氫氧化鉀的甲醇溶液2滴,在水浴上微熱,冷卻,用稀鹽酸酸化,加入15三氯化鐵試劑液1-2滴,顯紫色苛橙紅色。

內酯及香豆素類在鹼性條件下,與羥反應生成異羥肟酸,與鐵鹽絡合而顯色。

(2)內酯試驗:取上檢液2ml,加1%氫氯化鈉溶液2m1,在沸水浴中加熱3-5分鐘,如溶液較前澄明,加酸酸化後又變混濁為正反應。

內酯化合物在熱鹼溶液中,開環成鹽而溶於水,酸化則重新閉環,而出內酯化合物,溶液即變混濁。

(3)重氮化反應:取上檢液1ml,加等體積3%碳酸鈉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熱3-4分鐘,冷後,加入新配製的重氮化試劑1-2滴,即顯紅色。

(4)螢光反應:取上檢液點於濾紙上(乾後,再點1次,以集中濃度),在紫外光燈下觀察,如為羥基香豆精應呈現藍色螢光,熏氨蒸氣後變為黃綠色螢光。呋喃香豆精應呈現藍色或黃棕色的螢光。

9.樹脂類取檢品的乙醇溶液1ml,加1-2%氫氧化鈉溶液2-3ml,顯渾濁或沉澱,在水浴上加3-5分鐘,溶液變清或沉澱減少,加酸酸化則又渾濁或沉澱,示含有酸性樹脂。如在上項反太中,當加鹼加熱後,溶液仍渾濁示含有中性樹脂。

因酸性樹脂能溶於鹼液中,加熱後就成澄明液。中性樹脂則不溶於鹼性溶液中,故溶液仍顯渾濁。

10.生物鹼取檢品的酸性乙醇溶液20ml,調節pH值至6-7,蒸發除去乙醇,殘渣加5%鹽酸溶液4-5ml溶解,濾過,濾液供下列檢查:

(1)碘化鉍鉀試液1ml,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生成黃色或橘紅色沉澱。

AIK+BiI·KI→AIK·BiI·KI↓

(生物鹼)(碘化鉍鉀)(桔紅色)

(2)碘化汞試驗:取濾液1ml加碘化汞鉀試液1-2滴,生成白色淡黃色沉澱物。

AIK+KI·HgI→AIK·KI·HgI↓

若在過量的試劑中其沉澱又復溶解。

(3)碘一碘化鉀試驗:取濾液ml,加碘化一碘化鉀試液1-2滴,出現棕色沉澱或混濁。

(4)矽鎢酸試驗:取濾液1m1,加矽鎢酸試液1-2滴,生成灰白色或淡黃色沉澱。加熱可使反應靈敏。

(5)生物鹼呈色反應:

試劑

NH 3

AICI 3

Na 2 CO 3

光線

ViS.

U.V

ViS.

U.V

ViS.

U.V

ViS.

U.V

黃酮

淡黃

暗棕、紅棕、黃棕

亮黃

淡黃

亮黃

黃酮醇

淡黃

亮黃、黃綠、棕

亮黃、黃綠、綠

黃、黃棕、暗藍

異黃酮

無色

淡黃、紫

無色

淡黃、紫

無色

淡綠

兒茶精

無色

無色

無色

淡藍黑

無色

二氫黃酮

無色

無色 **

無色

無色、淡黃、淡綠

無色

淡黃、綠

花色甙

紅、橙紫

深紅、橙紫、淡棕

暗藍

查耳酮

棕、黑、黃棕

黃、橙、紅

橙、紅、紫黑

黃、橙

橙 * 、棕、紅

橙、藍紅

生物鹼名稱

呈色反應

生物鹼名稱

呈色反應

甲醛硫酸試液

鉬酸銨一硫酸試液

嗎啡

阿撲嗎啡

可待因

狄奧寧

罌粟鹼

馬錢子鹼

紫→深紫

紫堇→藍

紫藍→藍

紫堇→藍

深紅→棕

紅橙

紫→棕綠

紫堇→綠

綠→藍

綠→藍

紫堇→綠

紅紫

秋水仙鹼

毒扁豆鹼

阿托品

麻黃素

烏頭鹼

那可汀

紫堇→橙

紫→褐

綠→紅黃

11.有機酸

(1) 溴酚藍 試驗:取檢品的酸性乙醇溶液點於濾紙,乾後,噴霧0.1%溴酚藍乙醇溶液(70%乙醇),立即在藍色背景中顯黃色斑點。如不明顯,可噴霧氨水,然後暴露在鹽酸氣體中,背景逐漸由藍色變為黃色,而有機酸的斑點仍然為藍色。

(2)酸鹼度試驗:取檢品液(水提取液)以 pH試紙 檢查,如試紙顏色指示pH在7以下,可能含有有機酸。

(3)紙層析檢出試驗:見紙層析操作方法。

①支持劑:新華濾紙(中速)

②展開劑: 正丁醇 :醋酸:水(4:1:5)。

③顯色劑:0.15溴酚藍乙醇溶液(70%乙醇)。

結果:呈現藍色斑點。

12.揮發漬及油脂

(1)取檢品的乙醚溶液,置蒸發皿中,待溶劑揮發生,殘渣為油狀物,並有香氣或特異自氣,加熱,油狀物減少或消失示含揮髮油。如無香氣,或加狀物不減少,可能為油脂,可於殘渣中加入少許無水硫酸鈉顆粒,直火加熱,如產生氣泡,並有剌激性特臭的濃白色氣體( 丙烯醛 ),示含油脂類化合物。

(2)取檢品的乙醚溶液,點在濾紙上,待溶劑揮發生,噴霧0.05% 螢光素 鈉溶液,再將濾紙下置碘蒸氣上,熏幾分鐘,產生黃或黃綠色斑點,背景為粉紅色示含揮髮油。

(3)取檢品的乙醇溶液,置 白瓷 皿中,待溶劑揮發生,殘渣中加1% 香草醛 鹽酸液,顯黃色、紅、棕、藍、紫等顏色,示含揮髮油。

(4)揮髮油薄層微量檢出反應:

①吸附劑:矽膠G(濕法制板);中性氧化鋁:石膏:水(5:1:7)。

②展開劑: 正已烷 :乙酸乙酯(85:15);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

③顯色劑:含5%香草醛的H2SO4液(臨用新配)105 0 烘2-10分鐘;螢光照射;H2SO4。

【注】香草醛化學名為3 甲氧基 4羥基苯甲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