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學

月亮學

月亮學的重點是研究月亮與地球的關係,特別是月亮對地球生物和人類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月亮學可以分為月亮地貌學、月亮生物學、月亮文化學。

月亮學

月亮學的重點是研究月亮與地球的關係,特別是月亮對地球生物和人類文化的作用與影響。
具體來說,月亮學可以分為月亮地貌學、月亮生物學、月亮文化學。
所謂月亮地貌學,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對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氣象氣候)的影響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此外還有地殼潮汐現象、大氣潮汐現象等等。
所謂月亮生物學,主要研究月亮對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響,其中突出的現象是許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顯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應(包括潮汐現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別是近海生物對潮汐非常敏感,人類婦女的月經周期(尚需要進一步的證明),某些鳥類根據月亮進行導航。

月亮文化學

所謂月亮文化學,主要研究人類文化與月亮的關係。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而且涉及到人類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
1 、月亮的存在,應當被看成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特殊眷戀。這是因為,地球這樣大的行星有月球這樣大的衛星,在太陽系裡是絕無僅有的情況,在銀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見的。更巧合的是,從地球上看,月亮的視角與太陽的視角幾乎完全相等,即月亮與太陽一樣大,而且月亮、太陽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個運動平面上,因此才會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圓缺的周期變化。有鑒於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月亮的這種存在,乃是促進人類大腦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人類的智慧啟蒙,一半來自月亮。中秋佳節,這應當成為中秋賞月問月的重要內容之一。
2 、月亮圍繞地球的周期運動,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變化,直接促進了人類曆法的形成和套用,以及相應的星宿文化(參閱《神秘的星宿文化與遊戲》一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根據月亮運動和周期變化制定的曆法稱之為陰曆(月亮在中國陰陽文化中代表陰),根據太陽周期運動制定的曆法稱之為陽曆(太陽在中國陰陽文化中代表陽),綜合陰曆、陽曆的曆法稱之為陰陽合曆,我國的農曆即陰陽合曆(例如閏月屬於陰曆,24節氣屬於陽曆)。
中國人制定或使用陰曆,至少在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已經有“既生霸”等文字記載,詳細描述了月亮圓缺的周期變化。與此同時,殷商時期的地理文獻《山海經·大荒四經》也明確記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為殷商民族始祖,所謂常羲浴月,實際上是說常羲發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曆法,而“浴之”則是這種曆法的演示(屬於天文巫術性質),詳情可參閱全彩繪《經典圖讀山海經》一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關於該故事(包括相關遠古神話傳說故事)的科學信息解讀,可參閱筆者《嫦娥:禳災巫術的犧牲者》、《我們遠古祖先經歷過的天地大衝撞在民間留下的不滅印記》等文。此外,還有月宮、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騫樹、月中玉兔和蟾蜍,吳剛的故事,等等。
4 、有關月亮的民間節日及其民俗活動,例如中秋節、吃月餅、家庭團圓,以及相傳人間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緣一線牽”的習俗。此外還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內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種、收穫活動,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間進行;對比之下,許多軍事活動,則往往選擇在沒有月亮的夜晚開展。
5 、有關月亮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古代詩歌中對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聯想和情感宣洩。
6 、有關月亮的名勝風景,北京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避暑山莊有月色江聲殿(康熙根據蘇軾前後《赤壁賦》詞意題額),以及湖南道縣的月岩、廣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肅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