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水薄荷

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水薄荷

《水薄荷》的作者曹文軒是中國當代文壇“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與廢名、沈從文、汪曾祺等人的小說風格一脈相承。他的作品以優美、感人著稱,無論是描寫世間風物,還是刻畫人物心靈,都因細膩、尖新,而讓讀者怦然心動。著名文學評論家季紅真評價說“曹文軒的小說,在一個很喧囂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很溫馨的、很優美的、很抒情的,一種田園的、精神的東西,一種風格,或者說,一種情調”。著名文學批評家、《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李敬澤認為,曹文軒的寫作為我們如何應對這個時代提供了一個重要參考。 《水薄荷》收錄了他的《狗牙雨》、《水薄荷》以及《太陽熄滅了》三部中、短篇小說。其中狗牙雨,這個看似奇特而又有意味的名字就出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說《天瓢》。在這部作品中,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命運從童年到青年、到老年,一個國家幾個時代的滄桑變遷,被作者用十幾場不同意蘊的雨串連起來,寫得水波蕩漾,美侖美奐。雨中的生命之美、雨中的人性裸露、雨中的自然精微、雨中的天道恢弘,雨既是小說的時空背景,也是命運轉換的契機;既是詩意的比附,更是主題的象徵。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叢書選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經典作品,分為《草房子》、《青銅葵花》、《水薄荷》、《第十一根紅布條》、《十一月》、《一條更大的魚》、《雕刻男孩》、《白柵欄》、《灰娃》、《寂寞的小巷》,收錄幾十篇小說,包括長篇、中短篇。每篇作品後都有閱讀指導、寫作指導、人生格言幾個板塊。《水薄荷》為該叢書之一,收錄了曹文軒的《狗牙雨》、《水薄荷》以及《太陽熄滅了》三部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雖然篇幅短小,但是文筆優雅自然,情節引人入勝,心理描寫細膩生動,充滿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典作品有《草房子》《青銅葵花》《紅瓦》等。作品被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狗牙雨
水薄荷
太陽熄滅了
附錄
敲敲安武林的解讀之門
我的作品
童年的閱讀經驗

文摘

狗牙雨
1
杜元潮是五歲那年來到——準確一點兒地說,是漂到油麻地的。
也是在秋天,他和父親杜少岩憑藉一塊厚大的棺材蓋,隨著洪水的奔流,在大水上漂行了兩個白天一個黑夜。坐在棺材蓋上,他一直模模糊糊地記得母親被洪水捲走的情景:母親徒勞地揮舞著雙手,最後,一團黑髮像馬尾在浪花上悠悠一甩,就永遠地消失了。父親杜少岩是怎么抓到這塊棺材蓋的,又是怎樣將杜元潮放到棺材蓋上面的,事後,再也沒有回憶得起來。漂了一天一夜之後,大水已經不再那么湍急,天空甚至陽光燦爛。杜元潮光屁股坐在棺材蓋上面,小雞雞縮成白果大小。父親杜少岩則雙手抓住棺材蓋的邊緣浸泡於水中。杜元潮不住地問父親:“我們什麼時候到家?”杜少岩環顧四周,只見水天一色,竟無一塊陸地,但還是很輕鬆地說:“乖兒子,我們快到家了。”杜元潮並不特別恐懼,只是有點兒緊張。時間一長,連這點兒緊張也消失了,覺得自己是在一張大床上,坐膩了,竟然還爬起來,搖搖晃晃地在棺材蓋上來回走一走,甚至淘氣地走到棺材蓋的邊緣嚇唬一下杜少岩。杜少岩就有點兒吃驚地喊著:“兒子!兒子!”
這天,杜家父子與他們的棺材蓋在油麻地大堤外停住了——河灘上一架沒有被大水完全淹沒的風車,將他們攔下了。杜少岩將杜元潮轉移到平穩牢靠的風車頂上之後,自己也爬到了風車頂上。那塊值得杜元潮一生記憶的棺材蓋,在杜少岩一鬆手之後,稍作停留,便隨水而去。
杜少岩已有幾天未能直立身體,爬上車頂之後的第一個欲望就是站起身來。他搖晃著,慢慢地站起,這時,他的目光越過了大堤,看到了大堤內的油麻地鎮——一個規模很大的鎮子。當時陽光傾盆,投射在水面上,使這個鎮子的四周金光萬道。他將杜元潮抱起,很熟練地讓杜元潮騎在脖子上。杜元潮看見了鎮子,看見了炊煙,看見了牛羊,高興得用腳後跟猛勁地踢打杜少岩的胸脯,兩隻小手在空中亂舞,並哇哇亂叫。
這是杜家父子的港灣。
大堤上,有幾十架水車正在往大堤外車水。踩水車的都是一些漢子,驕陽下,赤身裸體,汗浸浸、油亮亮的軀體,在陽光下猶如金屬,光芒閃爍。隨著身體的搖晃,褲襠里的傢伙,大小不一,長短有別,但一律猶如鐘擺。其中一個,忽地看到了風車頂上的杜家父子,就用一隻小船將他們救到了岸上。
2
大水退去之後,杜少岩沒有領著杜元潮尋找失落的家園,卻很安心地在油麻地住下了。這裡土地肥沃,是一塊富庶之地,並且油麻地的人似乎也不討厭他們在這裡落腳紮根。他們沒有土地,也無錢購買土地,但杜少岩的體力、本分、忠厚與老實,被油麻地的大地主程瑤田看上了,收他做了長工,且一併收留了整天光著屁股的杜元潮。
程瑤田有房屋四十餘間,有良田五百餘畝,有風車八部,有大船五艘,有耕牛十頭,程家的財富,別說是在油麻地,即使在方圓十八里地內,也算是數一數二了。收留一兩個人,對於程家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況且,杜少岩也不會白吃白喝他程家的。這樣做,還滿足了程瑤田一番慈悲菩薩心腸。
當杜少岩攙著杜元潮第一回走進程家大院時,因大院深深,那房屋一進一進的似不見底,心裡不免有點兒發虛,兩腿竟然哆嗦不已。杜元潮則十分的害怕,瞪著眼睛,賴著瘦削的小屁股,死活不肯跟隨杜少岩跨過那道高高的深紅色門檻。
管家范煙戶還正年輕,眉清目秀。他本是一個識字人,肚裡裝得不少詩詞小曲和一些陳年戲文,高興時還愛有板有眼地哼唱幾句,人看上去很風雅。他穿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長衫,很有風采地站在院中,用同樣乾乾淨淨的手招呼著杜少岩:“進來吧,進來吧,主人還等在那兒有話要對你說呢。”
杜少岩用力一扯,將杜元潮扯進了門檻。
程瑤田端坐在一張顯得有點兒笨重的黃花梨木透雕靠背圈椅上。見了杜家父子,他竟然微微起身相迎。杜少岩在乾乾淨淨的青磚地上跪下了,並將杜元潮硬扯著也跪了下來。程瑤田連忙擺手:“別!別!”但身無分文、衣衫襤褸的杜少岩卻堅持著跪在地上,這倒讓程瑤田顯得有點兒不安,示意范煙戶將杜少岩父子拉起來。范煙戶連忙過來,嘴裡連連說道:“起身起身。”將杜少岩從地上拉了起來。杜少岩一時忘記了依然還跪在地上的杜元潮。程瑤田見杜元潮兩眼骨碌骨碌地亂轉,卻又怯生生的樣子,一絲憐愛掠過心頭,抬抬手:“起來,孩子。”范煙戶走過來,拍了拍杜元潮的腦袋,說道:“這孩子倒也乖巧。”將他從地上也拉了起來。
在程瑤田向杜少岩問話時,杜元潮一直藏在杜少岩的身後,將一隻眼睛從父親的屁股旁悄悄探露出來,打量著眼前的一切。
奶媽炳嫂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從東廂房裡走出。這小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杜元潮,兩粒黑晶晶的眼珠便像兩隻落在青枝上的小鳥,落在了杜元潮的臉上。炳嫂在走動,但她懷裡的這個小女孩卻轉動著腦袋,一直看著杜元潮。她不笑,也不哭,略帶一點兒羞澀和怯意。這個小女孩長得極為清秀,頭髮不算濃密,偏稀,並微微發黃,襯得她格外的清秀。她抱著炳嫂的脖子,側著臉,明眸如星,兩點清純的亮光,無聲地閃爍。杜元潮在炳嫂掀開門帘的那一刻,也一眼看到了這個小女孩,更向父親的屁股後面躲去,但目光卻再也沒有從小女孩的臉上挪開。
大人們注意到了這兩個孩子的無聲對望,有片刻的工夫,停止了說話。 小女孩忽然抱緊了炳嫂的脖子,並將臉藏到了炳嫂的臉旁。
杜元潮用手緊緊揪住父親的褲子,卻還在望著那個小女孩。
小女孩的臉在炳嫂的臉旁藏了那么一會兒,到底又掉過頭來望著杜元潮。
這回是杜元潮把臉徹底地藏到了父親的屁股後面。
小女孩歪著腦袋,追望著。
終於,杜元潮又探出了腦袋。
程瑤田說:“炳嫂,將采芹放到地上吧。”又朝杜元潮招招手,“過來。”
杜元潮不肯過來。
杜少岩的大手硬將杜元潮從屁股後面拽了出來:“這孩子就知道害臊。”隨即將他向前推了兩步,“老爺叫你呢。”
杜元潮又重新退了回來。P1-5

序言

為什麼要讀曹文軒安武林為什麼要讀曹文軒?是一個滑稽而又膚淺的問題。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嘈雜而又膚淺的世界裡,我們很少去思考日常行為中簡單事件里所包含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們對自己閱讀的某一本書或者說某一個作家這樣發問和審視是完全有必要的。卡爾維諾曾經寫過一篇很短的文章《為什麼要讀經典》,它包含和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讀曹文軒的部分問題。因為曹文軒的作品都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作品,閱讀經典和經典閱讀會讓我們的心靈和精神變得豐富而又強大。
一個人從小開始閱讀的時候,應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就如同蓋一座樓房而必須要打好地基一樣。否則,我們會花費一生的時間來糾正自己。我常常會想起童年時代閱讀的第一本書時的熱情和感動,這種印象始終揮之不去並讓人懊悔不已。因為,那並不是一本好書。在那些無書可讀和無人引導的年代,人是別無選擇的。假如能有所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一本好書來讀。曹文軒的書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書,所以我們要讀曹文軒。
曹文軒的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儘管我不喜歡功利性的閱讀,但我還是想說任何一部經典的作品都能給我們一些高尚的東西和一些功利性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和家長更喜歡讓孩子們選擇曹文軒。優美、優雅、高尚、悲憫、寬容、大度、正義、拼搏、勇氣、希望、苦難……曹文軒的作品所包含的關鍵字以及這些關鍵字中所包含的意義幾乎超過了任何一個作家。我相信我們在使用功利一詞的時候,是從現實性基礎之上出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功利有什麼不好的呢?曹文軒是一個喜歡閱讀經典的人,他閱讀和他寫作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能讀出曹文軒很多真實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就像魔方會為我們拼出一個完整的曹文軒的形象。
一本書應該給人傳承很多東西,人生的、社會的、心理的、人格的、常識的、經驗的,如果它能告訴人的東西越多,那就說明這本書的價值就越大。曹文軒的書似乎都是這樣的,童年生活的經驗以及他對生活的感恩態度,對故鄉對親人的大愛,對文學技巧嫻熟的把握以及對小說美學上的深悟,還有那一份對人性深刻的關懷以及永遠給我們力量和勇氣的優美文字,讓我們在享受文學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詩意的滋潤以及自然的滋養。我相信曹文軒具有畫家的眼睛,具有詩人的激情,具有小說家的洞察力,還具有哲學家的思辨力,當一個人擁有如此眾多的讚譽的時候,他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曹文軒的作品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和未來的時代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當我們的目光掠過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們的敬仰之情猶如我們觸摸那些歷史的聖跡一樣不能不真誠地為之揮灑,但我們的所獲得文學經驗和閱讀經驗會告訴我們:他的作品是值得一讀再讀並細細玩味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