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

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

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現管轄“兩區一縣一城”,即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南堡經濟開發區、唐山市唐海縣和唐山市曹妃甸新城,體制規格定為副市級,規劃面積1943.72平方公里,陸域海岸線約80公里,常住人口約20萬人。

區域簡介

2009年3月14日,曹妃甸新區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揭牌成立,標誌著“渤海明珠”曹妃甸的開發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據介紹,曹妃甸新區轄曹妃甸工業區、南堡經濟開發區、唐海縣和曹妃甸新城,規劃面積1943平方公里,陸域海岸線約80公里,目前常住人口22萬。 2008年1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曹妃甸循環經濟示範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標誌著曹妃甸的發展正式作為國家戰略全面啟動。隨著首鋼遷建工程全面投入建設,二十二冶裝備製造基地等項目竣工,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具有產業鏈特徵的項目陸續入區建設,完善配套的循環產業集群雛形基本形成。曹妃甸港區對外開放也獲得國務院正式批覆。
該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現管轄“兩區一縣一城”,即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南堡經濟開發區、唐山市唐海縣和唐山市曹妃甸新城,體制規格定為副市級,規劃面積1943.72平方公里,陸域海岸線約80公里,常住人口約20萬人。

區域定位

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功能定位為中國能源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集疏港,新型工業化基地,商業性能源儲備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中國北方商務休閒之都和生態宜居的濱海新城。2009年,唐山市曹妃甸新區累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曹妃甸新區的成立,有利於發揮整體合力,早日把曹妃甸新區打造成環渤海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冀東經濟區的龍頭、新唐山的重要增長點、唐山灣“四點一帶”的排頭兵。唐山人民正以全球的眼光和世界水準,在這裡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性大港,打造港口物流、精品鋼鐵、化學工業、裝備製造四大產業鏈,描繪著建設濱海生態城市的美好願景。在不遠的將來,曹妃甸新區將成為全國的科學發展示範區、先進產業聚集區、生態文明樣板區、跨越發展示範區。
唐山市曹妃甸新區管轄的“兩區一縣一城”
曹妃甸工業區是曹妃甸新區的核心區和龍頭帶動區,位於曹妃甸新區南部,規劃面積310平方公里,2005年10月8日成立。將依託深水大港和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逐步建立以現代物流、鋼鐵、石化、裝備製造四大產業為主導,電力、海水淡化、建材、環保等關聯產業循環配套,信息、金融、商貿、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建成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面向世界的國家級臨港產業循環經濟示範區。
南堡經濟開發區是曹妃甸新區以鹽化工為主的海洋化工基地,位於曹妃甸新區西部,面積約412平方公里,1991年成立,擁有亞洲最大的南堡鹽場和國家大型化工企業三友集團,是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唐海縣位於曹妃甸新區北部,是曹妃甸工業區產業輻射的承接區,建有曹妃甸新區臨港產業園區。其陸域面積約732平方公里,擁有81萬畝的濕地保護區。年產優質稻米30萬餘噸,是馳名中外的“小站米”主產地;年產河蟹3000噸,是著名的“中國河蟹之鄉”;建有亞洲最大的海水養殖場和國內最大的東方紅鰭豚養殖基地,年產各類海產品3萬餘噸。
曹妃甸新城是唐山市曹妃甸新區未來的政治、文化、科技、金融、商貿中心,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將形成120萬人口的聚集。曹妃甸新城日前已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曹妃甸新區進入了一個港口、港區、港城齊頭髮展的嶄新階段,從此,唐山將逐步形成以唐山主城區和曹妃甸新城為核心的雙核城市化的新格局。曹妃甸新城將力爭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城市的基本框架;用5年左右的時間,形成一個服務比較配套的城市。
曹妃甸新城位於唐山港京唐港區和曹妃甸港區之間,規劃範圍西至灤曹公路,北至沿海公路,東至大清河鹽場,南至海岸線,遠期規劃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為30平方公里,位於青龍河和溯河之間,南到未來濱海大道,北至八里灘北邊界。按照規劃,曹妃甸新城建設將按照“世界一流、中國氣派、唐山特色”的要求,充分借鑑世界港口城市發展的經驗,以港口、港區、港城協調發展的理念,努力打造成未來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和幸福之城
2009年曹妃甸新城共謀劃城市建設項目46個,總投資1027億元。其中,央企生活服務基地、生態城服務中心、通港大道、人工運河、海岸花園等大批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央企生活服務基地項目,主要是為曹妃甸工業區各央企提供職工住宅和生活環境。該項目總投資53億元,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一期工程2009年底可達到入住要求。人工運河項目是新城第一個生態環境建設項目,計畫開挖長7.5公里、寬170米的人工運河,使其成為城市與農田景觀的過渡帶和進入新城的第一道風景。生態城服務中心、通港大道、海岸花園等項目主要是完善生態城辦公、交通、接待等城市服務功能,在2009年6月份形成接待能力。

成立意義

成立曹妃甸新區,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根據國家對曹妃甸的戰略定位,著眼放大曹妃甸的品牌優勢,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成立曹妃甸新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環渤海地區開發開放戰略,培育區域發展“新引擎”的重大舉措。黨的十四大做出了加快環渤海地區開發開放的戰略部署。唐山地處環渤海地區的核心地帶,最有條件也最有可能利用豐富的資源,憑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曹妃甸的後發優勢,實現率先崛起。成立曹妃甸新區,將為唐山跨越發展增添新的動力,使唐山成為環渤海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使曹妃甸成為拉動環渤海發展的“新引擎”。
其次,成立曹妃甸新區是建設河北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加快唐山灣“四點一帶”開發建設的重大舉措。河北省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宏偉目標;唐山市委八屆三次全會確定了“依託大港、走向海洋、跨越發展”的基本方略,八屆四次全會又做出了加快開發以曹妃甸新區為核心的唐山灣“四點一帶”的重大戰略部署。成立曹妃甸新區,將使曹妃甸的發展優勢進一步放大,為河北省、唐山市生產力布局向沿海推進搭建新的更大的平台,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
第三,成立曹妃甸新區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要求,增強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成立曹妃甸新區,將曹妃甸與腹地的行政區域進行科學整合,可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統一規劃,資源的統一配置,各種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重組,推動區域範圍內產業鏈條的有機銜接和循環配套,打造整體優勢,增強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成立曹妃甸新區是打造唐山雙核城市群體系,實現唐山新老城區互動發展的重大舉措。建設曹妃甸新區,加快曹妃甸新城建設,有利於形成以濱海新城為中心的沿海城市群,可以加速推進唐山生產力布局向沿海轉移,實現新老城區互動協調發展。

發展優勢

曹妃甸創業發展有八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曹妃甸毗鄰京津冀城市群,居唐山灣“四點一帶”的核心。二是港口優勢。曹妃甸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要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30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的天然“鑽石級”港址,直接連通國際終端大港。三是資源優勢。擁有亞洲最大的南堡鹽場、10億噸以上儲量的大型整裝油田、110平方公里的濕地和1000多平方公里的灘涂和荒地。四是市場優勢。可方便地走向世界,輻射整個擁有2.5億人口的環渤海腹地。五是產業優勢。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是曹妃甸新區的直接依託。六是成本優勢。曹妃甸的勞動力成本、電力成本以及其他的綜合成本僅相當於南方一些地區的50%至60%。七是政策優勢。曹妃甸是國家級科學發展示範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擁有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勢。八是環境優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懷曹妃甸開發建設,使這裡具備了友好、寬鬆的政治環境和人文環境。曹妃甸實行重點項目代辦制,代辦專員直接幫助企業免費辦理所有手續,為企業創造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市場介入方式。
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建設的宏偉藍圖
曹妃甸的開發建設一開始就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把曹妃甸列入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十一五”發展規劃、河北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一號工程。
按照規劃,曹妃甸新區功能定位為:中國能源、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集疏港,新型工業化基地,商業性能源儲備基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中國北方商務休閒之都和生態宜居的濱海新城。計畫到2010年,累計完成投資2000億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5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00億元。
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將形成港口、港區、港城協調發展的三大空間布局。
在這裡,將建設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國際大港。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62公里可利用岸線上,規劃建設碼頭泊位260多個。其中30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16個,15萬噸級左右泊位50個,8萬噸級左右泊位200個。碼頭類型主要為礦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氣、化工、散雜貨、貨櫃。這些碼頭全部建成後,年吞吐量將超過6億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這裡,將建設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特徵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唐山市曹妃甸新區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立區之本,廣泛採用循環利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著力打造以四大產業鏈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示範區。現代物流產業鏈:建設碼頭、鐵路、公路、管道、倉儲等綜合儲運設施,發展以陸海聯運為特點的物流服務業,建成服務“三北”地區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鋼鐵產業鏈:建設具有二十一世紀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精品鋼鐵基地,主要生產汽車板、橋樑板、造船板、鍋爐板、矽鋼板等高附加值板材。遠期形成4000萬噸生產能力。化學工業(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產業鏈:其中石化產業鏈,建設2000萬立方米原油儲備基地,1000萬噸以上煉油和100萬噸以上乙烯大型石油煉化一體工程,發展聚合物、精細化工、日用化工及其下游產品。海洋化工產業鏈,發展氯鹼、燒鹼、聚氯乙烯及其製成品,逐步建成以鹽化工為主的大型海洋化工基地。裝備製造產業鏈。建設船舶、港口機械、石油鑽探機械、冶金設備、工程機械等大型、重型裝備製造項目,逐步形成中國北方地區鋼材與裝備相互依存發展的臨港裝備製造基地。
在這裡,將建設一座具有國際示範意義的濱海生態城市。為實現港口、港區、港城協調發展,打造唐山“雙核”城市群體系,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和唐山港京唐港區之間,規劃建設總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20萬的唐山市曹妃甸新城。該城市以建設“生態城市、港口城市、濱海城市、示範性城市、國際性城市、環渤海中心城市”為目標,用世界的眼光、開放的視野,積極吸收借鑑人類文明最優秀成果,堅持“以人為本、資源節約、綠色建築、城市安全、循環經濟、綠色交通、清潔能源、文明生活、融合文化、設施高效”十大規劃理念,走自主開發與國際合作開發之路,在世界範圍內整合優勢資源,打造“世界一流、中國氣派、唐山特色”的國際示範城市,建成一座未來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開發進展

早在1919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寫到:“茲擬建築不封凍之深水大港於直隸灣中……顧吾人之理想,將欲於有限時期中發達此港,使之與紐約等大。”孫中山先生心目中的北方深水大港,指的就是曹妃甸。這裡寄託了一代偉人強國的藍色夢想。
河北省和唐山市從1992年開始啟動曹妃甸工程的謀劃論證,2003年3月開工建設通島路為標誌,曹妃甸正式拉開開發建設的序幕。2005年10月8日,曹妃甸工業區成立,承擔起管理、監督、協調、服務職能。為進一步放大曹妃甸的品牌優勢,更加科學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唐山灣“四點一帶”整體開發戰略的實施,實現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2008年10月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唐山市曹妃甸新區。曹妃甸新區的成立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使曹妃甸的開發建設邁上一個新台階。
2008年,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完成全部財政收入3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在裝備製造、海水淡化、石油化工、鋼鐵、環保、高新技術等領域,曹妃甸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簽約了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掀起了大規模全面開發建設的熱潮。
市委常委、曹妃甸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兼唐海縣委書記姚自敏指出,唐山市曹妃甸新區幹部民眾和廣大建設者將以新區成立為契機,牢記重託,繼續大力發揚“敢於承擔、敢於超越”的曹妃甸建設精神,團結奮鬥,解放思想,逆勢而上,系統推進曹妃甸新區開發建設,力爭早日把曹妃甸新區打造成環渤海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冀東經濟區的龍頭、新唐山的重要增長點、“四點一帶”的排頭兵。為唐山科學發展示範區建設,為打造河北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為拉動環渤海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