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杜麗特爾的詩歌]

晚[杜麗特爾的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晚》

【創作年代】現代美國

【作者姓名】杜麗特爾

【作品體裁】詩歌

詩歌全文

Light

From the ridge to ridge

From flower to flower --

In the light

Fade to pale --

Petals to.

Blue curved tip

Reaching a blue heart

So the flowers gone.

The dogwood bud still white,

But the shadow

From Cornus officinalis root shoot --.

The shadow from the root to climb to the root,

Each leaf

Cutting the grass on a leaf,

Shadow looking shadows,

Then the flower and leaf

The shadows of the leaves and flowers are gone.

詩歌中文

(美國:杜麗特爾)

從山脊傳向山脊

從花傳向花——

在光中

漸漸變淡——

花瓣向里

藍色的尖端彎曲

伸向更藍的花心

於是這些花消失了。

山茱萸的蓓蕾依然嫩白,

但是陰影

從山茱萸的根射過來——

黑影從根爬到根,

每張葉子

切割草地上另一張葉子,

影尋找陰影,

於是花葉

和花葉的影子都消失了。

(趙毅衡 譯)

詩歌賞析

希爾達,杜麗特爾早期作品《海園》中的一些小詩,形式新穎,脫離了格式的束縛,用語清新典雅,常以日常生活入詩,並能捕捉瞬間動人的意象,因此廣受好評,《晚》便出於此詩集。這首詩採用一種特定的角度——光的變化,描述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傍晚,將傍晚中光與事物的關係採用透視法精確地描繪出來,仔細品味不禁感嘆,詩人何來如此細膩的感受!

詩歌的三節分三個階段敘述傍晚時分光與影的變化。

第一節,光的自然神韻被演繹得奇妙非凡。廣角鏡頭裡的“光”劃下一道時間軌跡:“從山脊傳向山.脊/從花傳向花——”敘述平易而又不流俗。鏡頭從“山脊”這一巨觀的景物開始,逐漸搖動推近到“花”這一細部物象,過渡自然不留痕跡,使下文的敘述順理成章。

第二節,詩人單)J直入地描述傍晚中的景物“花”,闡述“光”與景物的關聯,生動地描繪了主客體融合的過程。由“光”的變化引起色彩的連續變化令傍晚中的“花”美得獨特又神秘,花“在光中/漸漸變淡——/花瓣向里/藍色的尖端彎曲/伸向更藍的花心/於是這些花消失了”。色彩是“光”賦予景物“花”的主要屬性之一,這是三者之間的遊戲,但詩人最為關注的是光與景物(花)這兩者的關係。同時,人的視覺感受力也是造成色彩漸變由此感受到獨特的美的主要原因。簡而言之,主觀感受與客觀的“光”變共同營造了這一奇妙的景觀。這種描寫的態度充分體現了意象主義的“象”中寓“意”,在“意”中感受“:“象”的創作理念。而杜麗特爾細緻的觀察、細膩的敘述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

最後一節詩人進一步闡發“光”與“影”的關係。“光”逐漸暗淡隱退,“陰影”登場。詩人選取“依然嫩白”的“山茱萸的蓓蕾”作為視覺參照物,在黑與白的色彩對比中描述“陰影”吞噬“光”的漸變過程。當陰影鋪滿整個視覺空間,夜晚降臨,“光”也逐漸退出舞台。而這首詩所描繪的“光”、“花”與視覺的關係背後還隱藏“時間”這一自然力量。

杜麗特爾的《晚》雖然選取了最為常見的景物入詩,卻於平常中見不凡,細膩的詩情詩語的背後展現了她女性特有的敏感與駕馭語言的能力,將意象主義的創作原則闡釋得淋漓盡致。而她本人也被公認為是最忠於意象原則並取得相當成就的詩人。在杜麗特爾所描繪的花葉、光影等景物背後潛藏著這樣一種觀點:每個自然景物的背後都能發現“精神力量的痕跡”。

作者簡介

希爾達·杜麗特爾(Hilda Doolittle)(1896–1961年),美國詩人、小說家。杜特麗爾以H.D作為筆名。她是意象派的創始人之一。她的詩歌語調平直,意象精準。《海的花園》(Sea Garden)(1916年)是她的第一部詩集,表現出她對細節的精準刻畫和處理能力。在一些作品中,她將歷史傳說與現代形式相結合,如《牆沒在倒塌》(The Walls Do Not Fall)(1944年)和長詩《海倫在埃及》(Helen in Egypt)(1961年)。

杜麗特爾出生在賓州的伯利恆。1904-06年,就讀於布林茅爾學院。1911年,她搬到歐洲居住,並在此度過了餘生。1913年到1937年,她嫁給同為意象派的英國詩人的理察·奧丁頓(Richard Aldingto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