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來蘇州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

三、蘇州文化世族的類型與角色 第二章 一、文氏的社交網路與蘇州的文化譜系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叢書名: 江南文化世界研究叢書
平裝: 30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6101247
條形碼: 9787516101247
尺寸: 23.9 x 16.8 x 1.8 cm
重量: 762 g

內容簡介

《明清以來蘇州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以“文化世族”為核心概念,全面研究了明清以來蘇州文化世族與地域社會之互動關係。通過對文氏、王氏、葉氏、彭氏、潘氏等家族的深入挖掘,系統分析了家族遷徙與區域社會之間的文化互動,以及家族通過婚姻、科場、仕途、結社等途徑累積的社會文化資本是如何影響著蘇州社會風尚的走向,扮演著“邦之楨幹,里之儀型”的社會角色。在國家與地方的利益博弈中,文化世族的角色同樣不容忽視。近代西學東漸,蘇州文化世族也站在了時代潮流的前列,順利地完成了由科舉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向,由科舉世家蛻變為現代的科學世家。蘇州文化世族之價值,不僅在於其取得的各項文化成就,更重要的是其內含的維持家族長盛不衰的各具特色的家族精神。

目錄

緒論明清江南家族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第一章 明清蘇州的宗族觀念與文化世族
一、六朝以來的國家制度與蘇州宗族觀念
二、蘇州士人與宗族建設
三、蘇州文化世族的類型與角色
結語
第二章 長洲彭氏的科舉道路及其家學
一、長洲彭氏的科舉道路
二、長洲彭氏的理學思想
三、長洲彭氏與江南居士佛教
第三章 家族遷徙與區域文化互動
——以大阜潘氏為例
一、大阜潘氏由徽入蘇的土著化過程
二、蘇州潘氏對徽州文化傳統的繼承
三、潘氏入蘇之後的家風轉變
四、徽蘇兩地潘氏家族的人員往來與文化互動
第四章 社會網路與文化傳承
一、文氏的社交網路與蘇州的文化譜系
二、汾湖葉氏的文化特色與交往選擇
三、清中期長洲彭氏的婚姻與交遊網路
第五章 國家與地方關係中的文化世族
——以江南減賦活動為中心
一、江南重賦:經濟形式下的政治矛盾
二、成同之際江南的社會危機與朝野權力關係的變化
三、蘇州潘氏家族的社會網路與江南減賦的成功
第六章 文化世族與地方社會
一、長洲彭氏與江南勸善思想的傳播
二、長洲彭氏與蘇州地方公益事業
三、潘氏家族與太平天國時期的江南政局
四、承平年代潘氏的社會角色
第七章 世族家風與蘇州世風
一、文氏“市隱”的政治態度與“和而介”的處世哲學
二、莫厘王氏的“求實”思想與“經世致用”實踐
第八章 近代社會變遷與蘇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轉向
一、實學與西學:蘇州文化世族教育轉向的內外資源
二、科舉廢除前後蘇州潘氏家族的教育轉向
三、近代莫厘王氏的“中體西用”觀與教育轉向
四、文化世族教育轉向的特點與影響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