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仇英抗倭圖卷

明仇英抗倭圖卷

抗倭圖卷,為明朝仇英所繪,此圖卷描繪了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浙江沿海軍民抗擊倭寇侵擾的歷史畫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品簡介

全卷縱:31.1厘米
全卷橫:572.7厘米
所處時期:明
材質:絹本設色
作者:仇英

詳細信息

畫面從海面出現倭寇船隻開始,由倭寇登入、燒殺搶掠、居民避難、明軍出陣、水上激戰、倭寇被殲、報告勝利等組畫面組成。與此相似的另一幅明人繪抗倭圖卷,現藏日本京都大學。圖片所示為“水上激戰”和“報告勝利”兩組畫面。

歷史淵源

倭寇是困擾明朝的一大禍患,所謂“北虜南倭”。元朝時倭寇就已經存在,最初掠奪朝鮮半島,後蔓延到中國沿岸。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中日兩國實行“勘合貿易”, 在此後的大約100年的時間裡,倭患大為減輕。但到了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由於實行嚴厲的海禁,驅使一批靠海上貿易為生的中國海商集團鋌而走險,與倭寇合流,亦商亦盜,兼行劫掠,倭患復熾。這期間所謂的“倭寇”,其實大部分都是中國籍的海商,日本籍的“真倭”比例很小,所謂“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為了消除倭患,明廷多次派重兵前往沿海地區剿倭,期間湧現了俞大猷、戚繼光等抗倭名將。這張《抗倭圖》卷所描繪的畫面上有一隻倭船,上面豎立著一面寫著“日本弘治一年”字樣的幡旗。查日本弘治一年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對照文獻,可推測此圖卷描繪的是當年發生於浙江王江涇的一場抗倭戰鬥,史稱“王江涇大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