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辰

《論衡·詰術》:“日十而辰十二,日辰相配,故甲與子連。 漢 《夢溪筆談·象數一》:“一日謂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rì chén ㄖㄧˋ ㄔㄣˊ日辰

詞語釋義

(1).指日月星辰。《史記·曆書》:“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
(2).指天干和地支。 漢 王充 《論衡·詰術》:“日十而辰十二,日辰相配,故甲與子連。” 漢 焦贛 《易林·履之未濟》:“日辰不和,強弱相振。”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一日謂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以十乾言之,謂之‘今日’;以十二支言之,謂之‘今辰’。故支幹謂之‘日辰’。”
(3).日子;時辰。 元 關漢卿 《竇娥冤》楔子:“他說今日好日辰,親送女兒到我家來。” 元 無名氏 《盆兒鬼》楔子:“恰好今日是個好日辰,回家辭過父親,便索長行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論婚姻大事,還該尋一個好日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按天有十二辰,故一日分為十二時,日至某辰,即某時也,故時亦謂之日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