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賡虞

於賡虞

於賡虞,(1902—1963),新月派詩人之一,著名詩人、翻譯家。名舜卿,字賡虞,以字行世。河南西平人。1923年6月,於賡虞與焦菊隱等人成立新文學社團,即北京文壇風雲一時的“綠波社”。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於賡虞1924年4月,創辦《綠波周報》,8月底又創辦《綠波季刊》。《綠波周報》、《綠波季刊》、北京的《晨報副刊》、天津的《新民意報》是他發表詩作的主要園地。

1935年月4月赴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歐洲文學史。在英期間,著《詩論》、《雪萊的婚姻》、《雪萊的羅曼史》。 1937年任河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

於賡虞 於賡虞

於賡虞於1963年8月14日病逝於開封家中。著有詩集《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骷髏上的薔薇》、《孤靈》等。

後世影響

於賡虞是一個20世紀中期活躍於中國詩壇的很獨特的詩人。朱自清先生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選了於賡虞詩5首,兩大冊精裝的《於賡虞詩文輯存》,解志熙、王文金編校,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第一版,全書85萬字。《輯存》是對於賡虞的文學生涯和文學成就的深入研究的學術研究總結。全書2卷,上卷輯錄了於賡虞的詩近300首(295首),是從已出版的7種詩集中全部經一首首的審定、評價、校證而輯錄,工作量浩繁。於賡虞的詩有些並未集成詩集,散見各報刊,但卻常有詩集出版的預告,《輯存》收集、整理了約80篇於賡虞論詩的文章,是首次輯於賡虞的詩論,也是討論中國白話詩的極為重要的文獻的整理。于氏的詩論內容非常深厚,於詩曾被很多人批判過,如“惡魔詩人”之稱等,若先讀了他的詩論再去讀他的詩大概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于氏既有對詩的深入研究的議論,讀于氏的詩既要從情感和理智上,也要從形式上或技巧上去理解。《輯存》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詳細而深入地重現了於賡虞關於詩的“理論”。應該說這大概也是對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大貢獻。“科學與詩”一文,於賡虞早在70多年前就寫到“科學讓我們的智慧增加,知道一切;詩讓我們的感情豐富,感覺一切。無知將不能生存,無感則非美滿的人生。”這個問題,今天仍在科學界議論,于氏的觀點是鮮明的,先知的。 《輯存》下卷附有王文金先生撰寫的“於賡虞年譜簡編”共64頁,對於賡虞的生平,創作活動做了可謂詳盡的敘述,這個“簡編”實可稱為一個“繁編”或“傳記”,考證極多。對於一個幾乎被人遺忘的詩人,幾十年無人過問,他的史料大概很難收集,這個簡編的確體現了王文金先生的執著精神,令人欽佩。也正是這個簡編使我再讀於賡虞的詩有了新的體會。我過去讀於賡虞的詩只是出於好奇,其實不懂。覺得於詩的內容充滿了“小資產階級”的失望情調,文字卻雕琢得極費工夫,其實中國的知識分子又怎能脫掉“小資產階級”情調呢。“小資產階級”其實和“進步”又很密切,於賡虞正是這樣一位詩人。所以對於詩的晦澀、低調需從詩人的生平去理解。《輯存》給我這個文學的門外漢非常大的啟示,讀了解志熙先生的前言、後記,各編的編者說明以及幾百件校注、釋義,探源,讀者的受益是匪淺的。  

代表作品

秋晨

別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聖水難洗的苦孽,

你方從我的背上踏過,

歡迎啊,東曙,你又已復活!

在這最後的瞬間,我睜眼

雙手抱住太陽的腳,看

葉顫,花舞,聽市聲沉醉,

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

秋晨賞析

第一節著重寫告別秋夜的心情,反襯對秋晨的企盼和歡迎。“星霜漫天”突出了秋夜的淒冷;“聖水難洗”的苦孽,說明黑夜給人帶來的痛苦。

第二節抒寫作者面對秋晨的情態。先是抱住太陽的腳(射進室內的光線),再看葉顫花舞,聽市聲沉醉,直到喜極而泣,思想活動極有層次。

“太陽”既是光明的象徵,又是新生力量的代表,作者“抱住太陽的腳”,表明了他對新生活的嚮往。

本詩主要通過擬人手法,表現了對光明的渴望的感情,語言簡潔、形象、生動,耐人尋味。這首詩風格明快,感情充沛,語調鏗鏘激昂,讚美真摯熱烈。

看,那秋葉在明媚的星月下正飄零,

與你邂逅相逢於此殘秋荒岸之夜中,

星月分外明,忽聚忽散的雲影百媚生。

看,那秋葉在明媚的星月下正飄零,

我淪落海底之苦心在此寂寂的夜塋,

將隨你久別的微笑從此歡快而光明。

蒼空孤雁的生命深葬於孤泣之荒冢,

美麗的薔薇開而後謝,殘凋而復生,

告訴我,好人,什麼才象是人的生命?

這依戀的故地將從荒冬回復青春,

海水與雲影自原始以來即依依伴從,

告訴我,好人,什麼才象是人的生命?

夜已深,霜霧透濕了我的外衣,你的青裙,

緊緊的相依,緊緊的相握,沉默,寧靜,

仰首看孤月寂明,低頭看蒼波互擁。

夜已深,霜霧透濕了我的外衣,你的青裙,

寂迷中古寺的晚鐘驚醒了不滅的愛情,

山海寂寂,你的影,我的影模糊不分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