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稱為肺透明膜病。是因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PS),呼氣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後不久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該病主要見於早產兒,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胎齡37周者<5%,32~34周者為15%~30%,小於28周者為60%~80%。
『病因』
早產是PS不足或缺乏的最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
出生時多數正常,生後2~6小時(嚴重者生後即刻)出現呼吸窘迫,表現為呼吸急促(>60/分)、發紺、鼻扇、吸氣性三凹征和明顯的呼氣呻吟。呼吸窘迫呈進行性加重是本病的特點,嚴重時呼吸淺快,呼吸節律不整、呼吸暫停及四肢鬆弛。查體聽診呼吸音減低。
一般生後第2、3天病情嚴重,由於3天后PS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故3天后病情明顯好轉。
『輔助檢查』
X線檢查:
1、毛玻璃樣改變:兩肺呈普遍性透過度減低;2、支氣管充氣征:在肺部中帶或中外帶可見呈樹枝狀充氣的支氣管顯示,見於RDS中、晚期或較重病例;3、白肺:整個肺野呈白色,見於嚴重RDS。
『治療』
1、一般治療:保溫、監護、保證液體和營養供應、糾正酸中毒、抗生素的套用;
2、氧療和輔助通氣:吸氧、持續呼吸道正壓通氣(CPAP)及呼吸機輔助呼吸;
3、PS替代治療
『預防』
1、預防早產:加強高危妊娠和分娩的監護及治療,準確判定胎兒大小和胎肺成熟度;2、促進胎肺成熟:對孕24~34周需提前分娩或有早產跡象的胎兒,出生前給孕母肌注地塞米松,可明顯降低RDS的發病率和病死率;3、預防套用PS,力爭生後30分鐘內常規套用,若條件不允許也應爭取24小時內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