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電子郵票

1988年4月19日,新加坡從英國進口的15台自助式郵票售票機投入使用,開始發行電子郵票。在該國,這類電子郵票的英文名稱是"FRAMAS",華人則按其發音稱之為"花碼"。14多年來,該國共發行了9種圖案的電子郵票。這些郵票的尺寸都是49×26毫米,四角為圓角;背面有自粘不乾膠,並附以襯紙,因此郵票四周沒有半圓孔。

圖案特色

新加坡電子郵票新加坡電子郵票

在已發行電子郵票的50多個國家中,除西班牙等個別國家曾多次發行不同圖案的電子郵票外,大多數國家的電子郵票圖案十分簡單,種類也少。而新加坡發行的9種電子郵票的圖案,均反映了新加坡的事物,國情特色很突出。第1枚採用全國公眾熟悉的“電信局標誌”,使人們很快認識了這類新的郵資憑證。而第2枚的"獅子頭"圖案,更是作為新加坡的一種象徵,早就出現在郵票上,為國內外人士所熟知。"郵政總局"(浮爾頓大廈)和"虎豹別墅"都是該國著名建築;"三輪車"曾是該國的一種重要交通工具,至今在某些遊覽景點仍可以見到;鮮艷奪目且珍罕品種眾多的"胡姬花"(即蘭花)是新加坡國花;其餘3種圖案則表現了充滿生機與朝氣的國家面貌,從幾個不同方面向人們展現了新加坡,使電子郵票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所有電子郵票的圖案均事先印在原紙上。第1至7種都是單色印刷,其中第3、4、5種還分別印有圖案的說明文字。第8、9種改為彩圖,更為精美,使電子郵票增色不少。

實時列印

電子郵票通過自助式售票機出售時,根據購票者的選擇,售票機會實時列印郵資面值後售出。然而新加坡發行第1、2、3種電子郵票時,除了實時列印面值外,還要將國名實時列印出來,這在發行電子郵票的國家和地區中是極少見的。但從第4種電子郵票"虎豹別墅"開始,國名也事先與郵票圖案一起印好了。此外,新加坡發行的各種電子郵票在出售時,還將售票機的編號實時列印在郵票上,從中可以知道:發行第1種電子郵票"電信局標誌"時,只有15台售票機投入使用;後增加為24台。而從第2種電子郵票“獅子頭”發行後,售票機陸續增加到49台,其中編號0001至0048的售票機分布於全國各郵局或購物中心。編號為0050的售票機則在郵展時才設定於展場,供參觀者購票貼用;由於該機難得一用,使列印有0050機號的電子郵票要比其他機號的電子郵票要少得多。1999年5月19日發行第8種電子郵票"歡樂的新加坡"後,改用SAM型自助式售票機,列印出的售票機編號改成S001、S002……售票機也再次逐步增多,最後達到82台,故該種售票機號最大的應為S082的票。發行第9種電子郵票 "健康生活"後,售票機至今已達93台,故編號為S093的票是目前機號最大的電子郵票。

實時列印國名、機號,是新加坡電子郵票的突出特點,由此提高了各國集郵者收集新加坡電子郵票的興趣。

面值種類

新加坡信件新加坡信件

新加坡電子郵票售票機只接受該國面值為1、5、10、20、50分和1元的流通硬幣。人們可按售票機面板上的操作說明與程式,選擇購買5、10、15、20、25、30、35、40、50、60、70、75、80分或1元、1.5元、2元等16種面值中的任一種電子郵票。1995年4月1日發行第7種電子郵票"胡姬花"時,適逢國內郵政資費調整,平信(每件20克重以內)郵資提高為22分。因此,郵政部門將自助售票機出售的郵票面值增加2分和22分2種,取消了20分和75分2種,仍保持有16種。事實上,由於售票機不設找零,當投入25分硬幣購買22分的郵票時,售票機"吐出"1枚22分郵票後,還會有1枚2分和1枚1分的郵票。所以,此後的電子郵票實際共有17種面值。而在1997年5月發行"歡樂的新加坡" 電子郵票後,自助式售票機改裝成SAM型售票機,增加5元和10元兩種面值,使第8、9種電子郵票的面值達到19種。

從上可知:新加坡電子郵票的面值分別為16、17和19種,即面值均為事先設定確定好了的。這同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發行的電子郵票差別很大。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發行的電子郵票是按10分一個台階,面值少則數百種、多的可達數千上萬種。而新加坡只設定16至19種面值,是因為這些面值均為常用面值,它們的各種組合已經可以充分滿足公眾郵寄絕大多數郵件的需要了。所以,如按面值成套收集電子郵票,則新加坡電子郵票很容易收集全。但由於新加坡電子郵票上列印有不同的機號,要把新加坡電子郵票收集全,數量最少為384枚(第1種),多的達1767枚(第9種),可見也非易事。

材料用紙

新加坡發行第1至7種電子郵票時,是採用熱轉印技術,將國名、機號和面值印在郵票上的。這種方式列印出的文字不會褪色,可以長時間保存。而在發行第8、9種電子郵票時,換用熱敏紙,以直接熱列印技術印出機號和面值。這種熱敏紙的表面覆蓋有一層薄膜,薄膜在電子加熱印字針頭的高溫作用下,會產生化學反應,顏色迅速變黑。但是印出的文字經過幾年時間會逐步褪色,以至最後完全消失;紙張在環境溫度的影響下,也漸變成棕色。採用熱敏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郵政部門的經濟效益。可是集郵者購賣列印有不同機號、面值的電子郵票,或帶有電子郵票的實寄封時,幾年後電子郵票將成為沒有機號、面值的"原紙", 不能分辨出它們的區別,這是讓大家無法接受的。所以,該國前7種電子郵票發行時,都有一批集郵者成套購賣,或貼票首日實寄,有的還按機號成套收集大全套,並已編組成郵集參加1995年的世界郵展。而在發行第8、9種電子郵票時,就沒有集郵者成套購買了。少數郵人只購買幾枚低面值票,以觀後效。這說明由於列印的機號和面值會逐漸消失,導致許多集郵者遺憾地中止了繼續收集該國電子郵票的活動。由此可見:電子郵票一旦換用熱敏紙,將會給集郵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新加坡的各種電子郵票,至今仍允許下列貼用方式:單獨貼用;不同圖案的電子郵票一起貼用或與其他郵票混貼使用。就收到一枚貼有8種電子郵票的實寄封。此外,1996年該國曾一度將"胡姬花"電子郵票作為欠資郵票使用。使用時,有的在該枚票上加蓋藍色的"Postage Due"(欠資)文字,有的票卻不加蓋而直接貼用;這在電子郵票發行史上可算是極為罕見的特例了!顯然,加蓋"欠資"文字的"胡姬花"電子郵票很少見,收集難度甚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