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學習型組織

新一代學習型組織

新一代學習型組織是指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組織。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由於建立了有效的學習和創新機制,能夠驅動組織持續地進行學習和創新,能夠調整自己、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能夠保持組織的先進性、不斷地提高組織的競爭力。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的原理適用於企業和各種社會組織。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理論由我國學者利志斌提出,相關的理論出自由其主編的課程。

理論概述

簡介

學習型組織是指具有學習能力的創新型組織,創建學習型組織是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學習型組織的目的在於創新,而不是學習,學習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所有具有學習能力的組織都叫做學習型組織,僅當學習能夠支持創新的組織,才是真正的學習型組織。以彼得•聖吉為代表的第一代學習型組織,強調通過團隊和個人的學習修煉,逐漸加強組織的學習型特徵,最終實現質的飛躍而成為學習型組織。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的重點在於構建學習和創新機制,並強調製度化建設,以保障學習和創新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特點

理想中的學習型組織,其特徵是柔性扁平,即組織的層級結構簡單,管理者直接面向基層工作者;並且可以根據需要、重新調整人員配置,甚至可以根據突髮狀況而快速轉換組織結構。但現實中,由於分工的需要和管理幅度的限制,組織的結構無法扁平化,也不能靈活改變和調整,這是理想中的學習型組織與現實的矛盾。如何能化解這個矛盾,如何能在不影響現實組織功能的基礎上、創建一個擁有創新能力的學習型組織,是管理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我國學者利志斌提出了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理論,並首創具有自我驅動力的運作系統——學習環。學習環是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的DNA,是推動學習型組織持續學習和創新的動力源泉。根據不同的主題可以創建不同的學習環,所有這些學習環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的學習網。學習網是一個柔性扁平的影子組織,這個組織與原有的組織架構相結合,形成新一代學習型組織。新一代學習型組織,同時具有柔性扁平和層級管理這兩個矛盾的組織特徵。
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強調學習和創新的機制,不強調學習型的行為特徵。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的內部設定了各種學習環,驅動組織持續地學習、進行全方位的創新,並驅動各職能部門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學習環的運作,團隊和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技術不斷得到加強,團隊和個人既善於學習,又能積極學習,組織的學習型行為特徵就自然形成。

高效完善的運作機制——學習環

學習環簡介

學習環是學習型組織的DNA,是能夠驅動學習型組織持續學習和持續創新的生命因子。學習環既是一種組織形式、又是一種工作方法,同時也是一種管理工具。每一個學習環都是一個專門從事某方面創新工作的學習小組,因此學習環具有組織的性質;每一個職能部門和單位都可以採用學習環的技術進行創新和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環又是一種工作方法;各管理系統可以利用學習環不斷地提高本系統的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學習環也是一種管理工具。組織機構根據需要創建不同主題和性質的學習環,而員工根據自身工作性質和興趣選擇加入不同的學習環小組。

學習環的運作模式

..
學習環由四個項目組成:①提出問題、目標和要求→②學習→③提出解決方案和合理化建議→④檢查。當第四個項目結束後,又重新回到學習環的第一個項目:提出問題。可見,學習環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閉環系統。

學習環的動力分析

第一動力

在學習環系統內,各環節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學習環具有內在驅動力。第一環節里、當問題提出之後,就會迫使小組成員開展學習,並進行知識與經驗的交流、提高專業技能,以求解決問題。第二個環節,通過學習使知識得到積累、技能得到提高,從而有利於在第三個環節里提出解決方案。第三個環節,當提出和落實的方案越多,就會引發更多的檢查工作。第四環節,在方案的落實過程中以及結束後,通過檢查就會發現新的問題,於是又回到第一環節,提出問題、目標和要求。學習環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閉環系統,四個環節之間互相加強、互相作用,使學習環持續不斷地運行,持續地發現和解決問題,持續地改良和創新。
第二動力
連續不斷的任務要求。學習環的四個環節中,每一個環節都要提出任務要求。第一環節里要求成員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二環節要求成員進行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第三個環節要求成員經過學習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合理化建議;第四個環節要求開展檢查工作,以了解方案的執行效果以及發現新問題。這些任務要求都是持續不斷的,這是驅使學習環持續向前運作的關鍵動力之一。
第三動力
滿足個人的精神需求。人們工作並不單純為了生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工作來實現自身價值,獲得他人尊重和認同,在集體中尋找歸屬感,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而學習環的運作正好滿足人們的需要。學習環的設定,使每一個人都參加到學習環小組中,並且每個人都能獲得發表意見和參與決策的機會,使得每一個人的意見都得到尊重。學習環增加了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密感,從而使員工對組織產生歸屬感。在學習環里,當組織成員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時、當這些方案和建議得到實現時,組織成員都能夠獲得較大的成就感。
第四動力
滿足個人的成長需求。每個人都希望通過工作獲得知識經驗、提升工作能力,而學習環正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知識的學習小組,充分滿足成員在個人成長方面的需求,由於學習環都有一定的主題,每一個小組成員最終都能夠成為某方面的專家。

學習環的作用意義

能夠永續運作
驅動學習環運作的首要因素是問題。而問題是主觀的,只要改變標準就會出現新的問題。不斷地調整標準就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另一方面,不斷地學習和增長知識,同樣有利於發現新的問題。由於問題沒有止境,於是學習環的運作同樣沒有止境。
能夠適應各種環境
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學習環依然能夠有效運作。員工缺乏積極性、領導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能不理想、企業文化不好甚至沒有企業文化、上下級溝通不暢、分配製度不公……這些都是內部環境惡劣的表現。學習環的運作主要依賴於學習環本身的機制,由學習環的內部提供動力,幾乎不受外部環境影響,所以學習環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另一方面,通過運作學習環,可以逐漸提高組織里所有職能系統的專業技術和管理水平,從而有效地改善組織的內部環境。
能夠克服改革的阻力
推行改革和創新的時候,經常會有冠冕堂皇的反對聲音,即使改革和創新的舉措對企業和組織非常有利。反對者反對的真正原因大致有兩種:惰性和既得利益。而學習環的運作卻可以克服這樣的阻力,因為每一個解決方案和建議,都要經過學習環小組所有成員的反覆討論和推敲,能夠擊破反對者的謊言,真正有利於組織的舉措、不會被那些站不住腳的理由所阻撓。
能夠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學習環所開展的工作主要是解決問題和創新,成員為了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和合理化建議,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學習和思考;這些學習和思考,絕大部分只能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因為上班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常規的工作。學習環之所以能夠發揮出巨大的創新力,就是因為最大限度了利用了員工的工余時間,迫使成員徹底改變生活方式,改變了以往下班後不問工作的習慣。

理論體系的構成

學習網

學習網是由不同主題的學習環所組成的網狀組織。學習環作為學習型組織的基本單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小組,學習型組織中的學習小組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多個不同主題的學習小組共存。每個學習小組都有自己的學習創新的主題,小組成員根據工作需要及興趣特長來選擇參加某個學習小組,並在該學習小組所專注的領域裡不斷發展和提高,最終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所有這些不同的學習環,由於成員屬性的交叉而形成網狀體,構成一張強大的無邊界的信息交流網。學習網由四種不同類型的學習環組成,包括學習型組織管理學習環(核心環),跨部門專題管理學習環,職能管理部門學習環,以及各種專題的基礎學習環等。跨部門學習環,包括企業文化學習環、戰略管理學習環、流程管理學習環等若干個學習環;職能管理部門學習環,包括行銷管理學習環、人力資源管理學習環、生產管理學習環、財務管理學習環等十多個環,負責研究如何做好本部門的工作和改革創新。而基礎學習環則由普通員工發起的,是就某個主題進行學習、研究和創新的小組。

保障制度

為了確保學習型組織正常運作,需要明確具體的操作規則,確定細化的執行標準,以及制定相關的保障措施,這些規則和措施構成了學習型組織的保障制度體系。具體內容包括:學習的保障制度、學習環的支持技術和運作制度、合理化建議的落實制度、無邊界理念的實現措施、組織智庫等。
學習的保障制度又包括灌輸學習理念(譬如終身學習、學習工作化)、提供學習便利、讓員工了解更多的內部信息、制定學習認證制度等等。學習環的運作支持技術包括學習環的運作技術、團隊學習交流技術、過程分析技術、系統思考技術等。合理化建議的落實執行制度包括合理化建議的運作流程、合理化建議的一般要求、合理化建議的問責機制(申訴和聽證)、防錯機制、登記制度、獎勵制度等。無邊界理念的重點是實現方法,包括從組織架構、實現機制和積累方法三個方面入手的措施。組織智庫則包括智庫的種類(包括學習智庫、問題智庫、經驗智庫、關係智庫等)、智庫的設定與管理等內容。
新一代學習型組織理論體系主要由學習環、學習網和保障制度等三個核心項目構成;同時還包括團隊與個人學習、過程分析、學習型組織定位等內容。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為構建新一代學習型組織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