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

複姓,源於敕勒族,後於鮮卑族融合,姓氏簡化為斛單姓。另外有柔然可汗斛律。

姓氏

姓氏淵源

源於敕勒族,出自古敕勒族斛律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通志 ·氏族略·代北複姓》記載:“斛律,代人,世為部落統帥,號斛律部,因為氏”。斛律氏為敕勒族中一支較強大的部落,族人皆驍勇善戰,以部族為姓氏,在南北朝時期曾出了斛律金、斛律光、斛律羨等著名將領,其後裔大多融入鮮卑族,後再漢化為漢字單姓斛氏。

歷史名人

斛律金:(公元488~567年),敕勒族,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今山西朔州)。著名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北齊大臣、詩人,斛氏鼻祖之一。
斛律金,雖然對許多人來說比較陌生,但實際上他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斛律金是將《敕勒歌》由鮮卑族口頭翻譯為漢文者,他的高祖是當時敕勒部有名的部落首領倍侯利,憑藉壯勇馳名塞外,後來率部落投奔北魏。祖父幡地斤,任殿中尚書。父親大那擐,任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天平年間因其顯貴,追贈為司空封公。斛律金曾被北魏政權任命為“第二領民酋長”,秋天到京城朝見,春天又回到部落,號稱“雁臣”。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於騎射。他長於用兵,是北魏政權中極有豐富軍事經驗的名將。在戰場上,他試藥觀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斷出敵軍的遠近;望一望飛塵,就大致知道敵軍騎兵、步兵的人數。斛律金對兒孫們要求很嚴格,每次他們打獵回來,他一定要兩個兒子交獵物。大兒子獵物不多,卻得到誇獎;小兒子獵物不少,卻受到斥責。他向不理解的人說:“老大射在獵物背上,而老二卻隨便亂射,數量雖多,技藝卻比他哥差遠了。”有一次,他把兒孫們召集來聚會射箭,看完後竟哭了。他說:“明月,豐樂射箭不如我,諸孫兒又不如他們。我們家族這樣下去將會衰敗的。”
公元537年,西魏、東魏會戰於沙苑。當時東魏不敵精銳的西魏,而東魏軍隊的主帥高歡仍執迷不悟,硬要發動進攻,不論斛律金如何規勸,他還是猶豫不決。而此時,西魏大軍已全面逼近,斛律金便當機立斷,用馬鞭狠狠抽高歡的坐騎,才一塊兒迅速撤退,否則就可能全軍覆沒了。
公元546年農曆9月,高歡率軍進攻西魏的玉壁(今山西西南),但久攻不克,苦戰五十多天,死傷嚴重,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間,因訛傳高歡被射死而導致人心惶惶。為了穩定軍心,高歡便出來與大家會面,為了激勵將士明文們的鬥志,便叫斛律金高唱《敕勒歌》,使全軍精神振奮,最後反敗為勝。
斛律金將這《敕勒歌》譯為漢語,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僅之這點,就值得今人去深深地懷念。也正是這位大將軍使這首敕勒民歌傳了下來,才有今天孩子們在中學課堂上“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朗朗背書聲。高歡在臨死時,曾一再叮囑兒子要信任和重用斛律金。後來高歡的兒子高洋於公元550年建立了北齊政權,斛律金被封為鹹陽郡王,不久又加封為太師。後來在抵禦柔然進攻北齊的戰爭中,斛律金率軍取得勝利,又被封為丞相。 高洋在晚年昏暴,曾任意殺人。有一次高洋騎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強忍悲憤,巋然不動,毫無懼色,高洋只好怏怏縮手作罷。
斛律金一族在北齊政權初期可以說榮華顯貴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兒子斛律光為大將軍,二兒子斛律羨和其他孫子都是鎮守邊關的大將。他的孫女有的當了皇后,有的當了太子妃,而他的孫子亦娶了公主。 但斛律金詳知歷代興亡事,對自己富貴的家族很是擔憂。而讓斛律金擔心的事在他逝世五年後還是發生了,由於奸臣進讒,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誣,結果斛律金滿門被害,只剩下一個未滿十五歲的孫子斛律鍾,實在令人惋惜。 由於失去了棟樑,腐敗的北齊政權很快就被北周所滅了。
斛律光(公元515-572年),字明月,斛律金的長子,斛律光自幼擅長騎射,武藝超群,被稱為中國十大猛將之一,與霍去病等將領齊名。他以軍功先後任大司馬、左丞相、封鹹陽郡王。他在整個南北朝可以排得進前五位,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等並列。公元564年,北周大將達奚成興侵齊平陽(臨汾),斛律光大敗之,於是宇文護親自掛帥率病10萬攻打洛陽,斛律光殺周將王雄,宇文護後又圍攻洛陽,斛律光在敗之。光在玉壁營築了華谷、龍門二城,宇文護不敢妄動,光又營築南汾城,胡、漢民眾萬餘人守之。571年,斛律光築平隴,周柱國普屯威,柱國(官名)韋孝寬進攻平隴,戰於汾水,周軍大敗。
北周的韋孝寬因多次被斛律光打敗,於是他利用北齊皇帝昏庸,奸佞祖廷又與斛律光不和的有利條件,使用反間計來消除斛律光。韋孝寬叫參軍曲嚴編造歌謠:“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高山不推自潰。 槲樹不扶自豎。”(這裡的升,原指舊時容量單位,十升等於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於一斛。百升影射斛律光的斛字。北齊皇帝姓高,“高山”影射北齊皇帝;“ 樹”影射斛律光)。韋孝寬令間諜們把寫有這些歌謠的傳單,散發到北齊的京城鄴(河北臨漳)。祖廷見了這些傳單,又添枝加葉渲染擴大,並讓孩子們在大街小巷傳唱,傳的滿城風雨,然後把情況報告給王高緯。高緯不辨真偽,於是聽從祖廷把斛律光騙進皇宮,讓劉桃枝(殺人高手)從背後殺了,當年五十八歲。接著,斛律光家族中凡年滿15歲以上者都被同時殺害。周武帝聽到斛律光被殺,大為欣喜,在境內大赦。後來打進鄴城,追贈光為上柱國、崇國公,並指著這個詔書說:“此人如果健在,朕豈能到鄴城。”
斛律光有五個兒子,長子斛律武都,歷任特進、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梁 二州刺史,所到之處並無功績,專事搜刮,侵漁百姓。光死後,後主派使者到州里把他斬首。次子是斛律須達,任中護軍、開府儀同三司,死在光前。三兒子是斛律世雄,任中護軍、開府儀同三司,四兒子是斛律恆伽,假儀同三司。

柔然可汗

斛律(?—414) 410—414年在汗位。柔然第八代可汗,為社侖之弟。永興二年(410)北魏出擊柔然,社侖走死,其子年幼,眾立斛律為主,號藹苦蓋可汗(意為“姿質美好之王”)北並賀術也骨國,東破譬歷辰部。翌年與北燕主馮跋聯姻,娶馮跋女樂浪公主為妻。神瑞元年(414),擬以其女嫁於馮跋,因內訌被侄步鹿真等逐往北燕和龍,馮跋封之為上谷侯,納其女為昭儀。同年,要求返柔然。馮跋遣輔官萬陵(《通志》作萬浚)率三百騎護送,途中被萬陵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