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言學導論

總論的1—3章是文化語言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4—5章是文化語言學的史論。 這是一本甚有學術價值的好書。 本書的出版,無論對文化語言學本身,還是對中國語言學,都是很有意義的。

基本信息
作者:載昭銘 著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ISBN:9787801260697
出版時間:2003-10-01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所屬分類:圖書 > 語言文字 > 語言學
內容簡介:
本書的巨觀結構安排也頗具匠心,合情合理。全書分 上下兩編,上編為總論,下編為分論。總論的1—3章是文化語言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4—5章是文化語言學的史論。看了上編,可對文化語言學有概括的了解。分論是語言與文化各個主要部門的關係論,依次對語言與思維、哲學、政治、神話宗教、文學藝術、民俗等等方面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無論是總論還是分論,涉及的問題都相當廣泛。但是本書卻有廣泛而不浮泛的優點。對於所論述的題目大都能有相當深的開掘。比如關於語言和哲學問題,本書論析了語言建構哲學的過程,哲學對語言問題的思辨,語言和哲學的互相滲透互相推動的研究;又如關於語言和政治問題,本書抓住政治的本質“權力”問題,談到“名分”問題,又談及語言問題的政治化。這些問題的討論都需要有廣博的閱讀基礎。可見本書作者為了寫作此書,在讀書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這是本書雖然篇幅不很大,但 內容卻顯得厚重的原因。特別值得肯定的是,作者不限於書面材料的引證和他人用例的援引,還親自到農村作實地調查,收集方言中的民俗詞語,這種注重第一手資料的做法豐富了本書的內容,也使我們了解了許多聞所未聞的知識。 這是一本甚有學術價值的好書。本書的出版,無論對文化語言學本身,還是對中國語言學,都是很有意義的。就文化語言學方面說,在這一學科草創初建的過程中,研究者們所提出的理論構想,平心而論,還失之於粗疏浮泛,其中還有不少似是而非、架空談玄的東西,本書提出的理論比較嚴謹系統,可以匡補上述缺失。 對於中國語言學界來說,本書的出版可以溝通文化語言學圈內和圈外兩部分學者的思想,使圈外的人不僅可以消解掉積存已久的一些疑慮,而且還可以獲得許多有益的啟迪。另外,由於本書論述深入淺出,引例新鮮有趣,行文流暢自然,語言學界以外的人也會感到親切可讀。本書的寫成說明文化語言學在理論上正在走向成熟,也說明昭銘在學術道路上正在走向成熟。看到這些,對我來說是至為快慰的,因此欣然命筆作成此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