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浪漫派

政治的浪漫派

《政治浪漫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正一九五六年,經歷了帝政時 期、魏瑪時期、納粹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西德這一系列"改朝換代"的歷史動盪,戰後長年蟄居在普勒騰貝格、已近古稀之年的卡爾·施米特,撰寫了一 部文類頗似文學研究的小書,題為《哈姆雷特或赫庫芭》。在這部關於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的研究著作中,施米特提到了作為"神話"形象的堂吉訶德,認為 它是西班牙和天主教的神話,一如浮士德是德國和新教的神話。

圖書信息

書號: 9787208051973

發行時間: 2004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政治浪漫派》一書由《政治的浪漫派》和《當今議會制的思想史狀況》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主要闡述施米特對德國浪漫主義的基本看法,他從德國知識分子的現實處境出發,討論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闡明了浪漫派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基本看法,並表明了它的本質是一種關於政治的趣味。《當今議會制的思想史狀況》同樣是從現實問題入手,揭示自由民主的議會制在思想史上的形上學基礎。總得來說,本書著力在思想史的脈絡里整理瀰漫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精神以及自由民主的議會制度。

目錄

政治的浪漫派(馮克利 劉鋒譯)

再版前言(1924)

導論

德國人的觀點:政治浪漫派作為反動和復辟的意識形態

法國的人觀點:浪漫派作為革命原則;盧梭主義

從浪漫精神和古典精神角度解釋革命

政治浪漫派概念的混亂和定義的途徑

一、表面狀況

德國浪漫派作家個人的政治意義

施萊格爾在政治上無足輕重

繆勒的政治生涯:在哥延根是親英派:在柏林是封建主和等級

保守主義的反集權派:在蒂羅爾是絕對王權的集權國家職員

二、浪漫精神的結構

1.尋求實在

時代的哲學問題:思想與存在的對立與實在的非理性

四種反對現代理性主義的類型

上帝(舊形上學的最高實在)及其兩種替代上帝的新實在:全人類(人民)和歷史

全人類作為革命派的造物主,歷史作為保守派的造物主

浪漫的主體與這些新的實在

可能性與實在性的對立

人民和歷史的浪漫化

反諷和密謀

實在性和總體性

對大全的浪漫使用

2.浪漫派的機緣論結構

主體主義的幻滅

“機緣”作為“起因”之反題的意義:機緣作為主觀的與幻想的東西之間的關聯

舊機緣論的本質:靠更高的第三者揚棄對立

靠更高的他者浪漫地揚棄對立:真正的實在及各種對實在的權利主張者(自我、人民、歷史、神)

結果:每一他者都是更高的,而且是這些概念的雜湊

浪漫的創造性:世界作為體驗的動因,及這種創造性的審美方式

理智主義的浪漫派人士地精神領域的雜糅

三、政治的浪漫派

1796年以後國家學說的發展概述

浪漫派國家觀與反革命國家觀和正統論國家觀的差別

國家和國王是浪漫旨趣的機緣論對象

浪漫派在倫理和法律評價上的無能

政治哲學中的浪漫化觀念

繆勒的創造力:其論證是對有意義的印象的修辭式回應:其反題是修辭對比

一切被浪漫化了的對象的機緣性質

扼要說明政治浪漫派與浪漫派政治的區別

對後者來說,結果而非原因是機緣性的

附論:按自由派市民階級的看法,浪漫派是一種政治類型,以施特勞斯的《叛教者儒略》為例

結語:政治浪漫派作為政治過程的伴生性情緒反應

當今議會制的確思想史狀況(馮克利譯)

引論:論議會制與民主制的牴牾(1926)

導言(1923)

一、民主制和議會制

(民主思想的規範的同一性觀念和政治現實中取代這些觀念的同一性)

二、議會制原理

(公開性與辯論:分權與制衡:真正的議會制的法律觀:議會制理論的相對理性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思想中的專政

(專政與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形上學證據:無產階級專政中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四、直接運用暴力的非理性學說

(索雷爾的神話理論:資產階級的神話比喻:布爾什維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對立中的階級鬥爭和民族神話)

附錄:

論議會制的意識形態(19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