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學的現代危機和古代出路:施特勞斯思想研究

施特勞斯對政治哲學現代危機的診斷第一節 施特勞斯的現代性三次浪潮第二節 施特勞斯對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質疑第二節

作者簡介

黎世光,1982年生,湖南湘陰人。2009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江西財經大學哲學系,講師,主講哲學、公共關係等課程。

內容簡介

如果中國公共知識界的自由主義呼聲代表著向西方虛心學習的民族情節,那么保守主義的呼聲則代表著重新認識中國傳統的民族願望。當自由主義繼續主張引進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國社會之時,保守主義則提醒大家注意西方文明自身的危機,力圖破除崇拜西方的民族心理。從當今國內文化界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的思想分歧出發,《政治哲學的現代危機和古代出路:施特勞斯思想研究》進入了對這個思想分歧具有澄清意義的政治哲學的研究當中。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
一、西方的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論爭與施特勞斯哲學
二、中國施特勞斯哲學的研究熱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國內部分
二、國外部分
第三節 選題意義
一、深化對哲學使命的認識
二、深化對現代危機的認識
第二章 施特勞斯對政治哲學現代危機的診斷
第一節 施特勞斯的現代性分析
一、施特勞斯現代性分析的視角
二、從古代和現代的對立關係看現代性
三、從哲學和神學的對立關係看現代性
四、從哲學和政治的對立關係看現代性
第二節 施特勞斯的現代性危機診斷
一、現代西方對現代目標的懷疑
二、“現代性的危機原本是現代政治哲學的危機
第三章 現代政治哲學的危機歷程
第一節 施特勞斯的現代性三次浪潮
第二節 現代性第一次浪潮
一、馬基雅維利
二、霍布斯的思想
三、現代性第一次浪潮總體特徵
第三節 現代性第二次浪潮
一、盧梭與第二次現代性浪潮
二、現代性第二次浪潮總體特徵
第四節 現代性第三次浪潮
一、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時代意識:徹底的歷史主義
二、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生存理解:悲劇性生存情緒
三、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倫理理想:承擔自由的生機主義
四、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政治含義:反叛民主的法西斯主義
第四章 施特勞斯對於現代性的反叛
第一節 施特勞斯對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質疑
第二節 反駁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民主批判
第三節 反駁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生機主義
第四節 反駁現代性第三次浪潮的歷史主義
第五章 回歸古典政治理性
第六章 施特勞斯哲學的評述
參考文獻
後記

部分內容

二、中國施特勞斯哲學的研究熱在當今中國政治理論界,自由主義和傳統儒學的呼聲都在逐步高漲,兩軍對壘的趨勢日益明朗和激烈。要求完全走西式道路的自由主義學者,忙碌於引證西方自由主義觀念,希望用以改造中國思維和中國傳統。而保守主義則開始檢查近代百年以來人性道德之失,尤其是反省五四運動以後啟蒙思想對於傳統的誤解和簡化。保守主義者指責近代以來的中國文明崩潰招致了文化失語症,使得人們要藉助西方思想來表達中國人的思想,因此他們主張回歸古典、復興傳統。適逢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在中國學術界激烈爭論之時,施特勞斯思想帶來了一縷春風,受到了中國學者的普遍關注。劉小楓和甘陽這兩位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術界的知名人物,逐步轉向了對施特勞斯的研究。賴於他們的大力推介,國內大批青年才俊不斷關注施特勞斯,逐漸形成了一股施特勞斯研究熱,其學術影響力橫跨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和教育學。鄧正來教授談到中國施特勞斯熱時指出了三個原因:“一是在此之前,中國學者所熟知的乃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便在中國廣為傳播的薩拜因所主張的政治理論史研究範式,而施特勞斯派對古典文本的虔誠關注為中國學者開啟了一種新的政治哲學研究範式。二是引介施特勞斯派思想的兩位學者劉小楓和甘陽是中國的知名學者,他們的作用不可小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