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的綜合性: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研究

“自由”與“法則”的綜合 “寫作”與“接受”的綜合 “影響”與“創生”的綜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裝: 24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10092001, 9787010092003
條形碼: 9787010092003
商品尺寸: 22.8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王昌忠,文學博士,現為湖州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出版過詩集《弦上的苦玫瑰》、《王昌忠詩選》,在《詩刊》、《中華散文》等報刊發表近百篇文學作品;在《文藝研究》、《學術月刊》、《文藝爭鳴》等學術刊物發表數十篇文藝理論文章,其中部分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有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文社科規劃課題各一項,完成浙江省規劃課題一項。

內容簡介

《擴散的綜合性: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研究》遊走於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版圖.以綜合性為視點,從詩學意識、詩歌內涵意蘊、詩歌表意方式、詩歌審美特質諸方面深入探討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所具有的新質和創生性特點,並對現代漢語詩歌寫作的合理、有效路向進行了思考和探究。《擴散的綜合性: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研究》的寫作和研究力求拆除“門戶”和“圈子”(比如“民間寫作”和“知識分子寫作”)的界限,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的客觀性、辯證性、超越性和涵納性的研究,取得了建設性的積極成果,為探索確立新世紀詩歌寫作的價值向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目錄

序言
導論 “20世紀90年代詩歌”命題中的綜合性寫作成因
第一節 “20世紀90年代詩歌”命題探析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詩歌寫作綜合性成因考察
第一章 個人化與非個人化的綜合
第一節 個人化寫作在漢語詩歌寫作中的歷史際遇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個人化寫作的誤區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個人寫作”:個人化寫作的合理形態
第二章 歷史化與非歷史化的綜合
第一節 非意識形態的歷史化
第二節 修辭技藝、審美營造的歷史化
第三節 主體性的歷史化
第三章 “自由”與“限度”的綜合
第一節 “自由”與“法則”的綜合
第二節 “寫作”與“接受”的綜合
第三節 “天才”與“煉成”的綜合
第四章 “影響”與“創生”的綜合
第一節 中國古詩“影響”與“創生”的綜合
第二節 異域詩歌“影響”與“創生”的綜合
第三節 中國新詩“影響”與“創生”的綜合
第五章 情思經驗的“異質混成”
第一節 情思經驗“異質混成”詩歌的詩學背景
第二節 對同一詩歌對象的不同情思、經驗的“混成”
第三節 同一主題指向中的不同情思、經驗的“混成”
第四節 無外在邏輯統一的不同情思、經驗的“混成”
第六章 表現手法、文體樣式的綜合性
第一節 表現手法的綜合性
第二節 文體樣式的綜合性
第七章 審美特徵的綜合性
第一節 不同類型文學審美特質的綜合
第二節 其他審美特質的綜合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