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查詢、討論、探索求知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教學法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重視,並在我國被逐步推行*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的課程目標倡導在課程實施中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基本概念

探究教學法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

產生背景

(1)社會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美各已開發國家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工業生產出現了嶄新的局面,特別是20世紀中期,科學技術的發展呈現騰飛狀態,世界知識總量急劇增加,知識更新周期極大縮短,世界進入了“知識爆炸”時代。現代社會的高速度、加速度和連鎖式的變化,要求一代新人具有新的“基礎學歷”,其中最主要為應付變化的適應能力。60年代,蘇聯人造衛星上天的衝擊,激起世界性的科學競爭的浪潮,對科學認識發生質的變化,振興科學技術,培養科學技術工作者,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課題。世界對人才的要求也就由知識型轉變到智慧型型,為適應這種社會現實,世界各國都先後開展了教育教學改革。第一線的專家學者抨擊傳統的中國小數理學科的教學內容陳腐落後,同現代科技發展的潮流格格不入,要求改革中國小課程的呼聲源於美國,繼之響遍世界。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Joseph J.Schwab 1909—)於1961年哈佛大學的紀念演講中,首先提出了“作為探究的理科教學”(Teaching of Scienceas equiry)。
(2)思想淵源:探究思想的淵源應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404年)的問答式教學法;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正確地看到,只採用赫爾巴特的“教師中心,從課中學”有局限性,培養出來的人難以適應社會變化。他主張“學生中心,從做中學”。它的基本教育過程是暗示——問題——假設——推理——驗證。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探究教學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理論起源

探究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有美國教育學家薩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他們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教學過程中“探究教學”的重要性。薩其曼(美國伊利諾大學探究訓練研究所所長J.R.Suchman)注重實踐,主張“探究方法的訓練”模式,重點是幫助學生認清事實,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並形成假設以解釋新接觸到的現象或事物。施瓦布則試圖以“科學的結構”和“科學的結構是不斷變化的”為前提,從理論方面揭示探究過程的本質及其特性,並力圖在教學中引進現代科學的成果,使學生把握學科的結構,體驗作為探究的學習。加涅(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在“探究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了構成學習的前提條件。
此外,布魯納倡導的“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與探究教學幾乎同時產生,有許多相近之處。美國教育家蘭.本達女士以國小自然教學為基礎創設的“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colloquium教學法(譯為“探究—研討”教學法)在對感知材料的認識上與探究教學有異曲同工之處。

基本概念

探究式教學就是面向學生髮展,以學生為本,以課堂教學為載體,與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緊密聯繫;教師在教學中作為引導者、促進者、幫助者,設定教學情境;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關注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和諧、持續地發展之目的的新型教學方法。

優越性

(一)、探究教學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學生不受老師過多要求的制約,在一種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扭轉中,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選擇學習方法,注重自我個性的張揚;其次,可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運動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的過程。
(二)、探究教學法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過去“一刀切、齊步走”大統一的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僅推動的是對體育課的興趣,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失去了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探究教學法所展示給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給學生留有儘可能多地選擇的餘地,給學生孵出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三)、探究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究教學法一般的呈現方式是:①問題法:如怎樣才能跳得高?這個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能學生的思維;②討論法:既能引導學生思維判斷,追根朔源,又能達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探究的結果具有創新價值;③啟發法:啟發學生“想一想、練一練、問一問、試一試”,力求自己解決問題,極大地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欲望。另外,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體育的知識和技能。
(四)、探究教學法有利於學生較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探究教學法一般運用於技術技能和比賽的學習中。只有體現一定難度和可探究性,學生才對這種學習內容感興趣,並去探索和解決學習中的相關問題,使單調枯燥的技術變得趣味化。
(五)、探究教學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由於探究教學法經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這樣就給學生創造了交流和探討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人際關係、交往能力、合作意識、批評精神,敢於發表不同見解的膽略和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培養。另外,學生的自信心和頑強的意志品質也得到了

基本方法

(一)、轉變觀念、營造氛圍。探究方法對目前廣大師生來說還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因此,實施這種教學方法,首先老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通過探究,解決問題。同時,加強相關理論的學習,充分認識這種教學方法的時代意義,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要做好好的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明確探究學習的重要性,給學生營造一種探究的氛圍,而不是將正確的答案拋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和興趣。
(二)、精選教學內容,最佳化教學方法。老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首先必須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本著全面、易學、實用的原則,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地發展。其次,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興趣、愛好和內心需要出發,做到區別對待,同時還應考慮教學環境,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如在籃球教學中,學生都很喜歡投籃,但命中率很低,於是,就讓學生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多次練習,從中發現,出手角度、弧度、瞄準點、手腕手指的撥球動作,是決定投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教學方法的最佳化下,體驗投籃動作。如改變籃圈的高度,在地上放置鐵環,讓學生在趣味性極強的學習氛圍中體驗交流,共同協商,反覆練習,最終較好地掌握了投籃的技術,提高了投籃的命中率。
(三)、正確處理“放”與“收”的關係。探究教學法的主導思想就是將學生放開,而放開並不是隨意的、毫無目的的。放開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最終要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收”要明確為什麼要收,要注意收的時機,從教學過程來看,“收”就是要解決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此時,老師要善於觀察,加強指導。
(四)、通過正確評價和引導,增強學生在體育課中探究式學習的可持續性。教師也要及時鼓勵,幫助學生分析,探討、交流,以極大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另外,通過自我評價讓學生自己認識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從而提高自我。通過評價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學習並不是簡單的身體練習,它具有較強的樂趣和較深的簡力,能夠給我們帶來無窮的能量。

注意問題

(一)、探究式教學法多用於技術動作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和準備所教內容的技術動作,明確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做到有備無患。
(二)、讓學生探究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
(三)、探究教學,主張放開,但一定要和“放羊式”教學區別開來。應注意放開的實效性,減少盲目性。同時也不能因為照顧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而各自為戰,教師應加強引導。

評價

探究教學法,是啟發式教學的一種完善和升華。探究也好,啟發也好,最關鍵的是讓學生有“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疑”,就是發現問題,或是提出問題,學生有“疑”,才會激起一探究竟的欲望。帶著問題學,才會改變“老師要我學”為“我要學的狀態”,學生積極參於,才會樂學,愛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