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詞

採蓮詞

《採蓮詞》是唐代詩人張潮(又作張朝)的作品。此詩從採蓮女子早晨出發時的紅火太陽寫到晚來歸途中遇到的風雲,抓住了江上氣象多變的特點,顯得形象生動,表現了採蓮婦女的勤勞勇敢,寫出了採蓮女互相幫助、共同戰勝風浪的勇敢精神。全詩語言精煉,描繪生動,情節發展表現得驚心動魄,跌宕起伏,不愧為一首傳世佳作。

基本資料

【名稱】《採蓮詞》

【年代】中唐

採蓮詞採蓮詞

【作者】張朝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114_3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採蓮詞:六朝樂府已有《採蓮曲》《江南可採蓮》等。唐代《採蓮子》七言四句帶和聲,從內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響。

⑵沙頭:即江岸,因為江岸常有河沙淤積,故稱。

⑶賴:虧得,幸好。

⑷蓮舟:採蓮的船。南朝梁蕭子范《東亭極望》詩:“水鳥銜魚上,蓮舟拂芰歸。”

白話譯文

早晨的江岸邊紅紅的太陽當空朗照;傍晚時分,江面上空風起雲湧,驟雨襲來。

幸虧碰上了已經相識的鄰家女子,兩隻蓮舟並在一起,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在《文苑英華》中列於卷二〇八樂府詩中。該卷還收有梁簡文帝、李白、儲光羲等共十五位作家的同題作品。考六朝樂府,已有《採蓮曲》、《江南可採蓮》等題名,唐代《採蓮子》七言四句帶和聲。可見採蓮是詩家們常用的題材。

蓮者,芙渠也,江南人稱芙蓉或荷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淺水中,地下莖稱作藕,種子稱為蓮子,葉呈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蓮產於淤泥,而不為泥染;居於水中,而不為水沒;根莖花頭,凡品難同;清淨濟用,群美兼得。”丹陽地處江南水鄉,東瀕長江,境內溝塘密布,邑人喜植荷花。“練湖二十四景”中就有一景為“紅蓮映日”。盛夏時荷花盛開,滿湖生輝,陽光映照,分外嬌媚。詩人張潮生於斯,長於斯,必然對蓮有特殊的親切感。

自六朝到唐代,描寫採蓮女的詩歌往往寫得活潑清新,並多以男女之間的愛慕艷情為主。張潮的這首《採蓮詞》獨闢蹊徑,生動刻劃了一群採蓮女與風浪搏擊的形象,展現了她們朝出暮歸,遇到險情互相依靠,比肩拼搏而戰勝困難的風姿。

“朝出沙頭日正紅”,一開篇便寫採蓮女晨起採蓮,太陽剛露頭就已來到灘頭上船出塘。至於一天中怎樣採蓮,如何經受風吹日曬,詩人沒有寫,但從這句的早起和下句的晚歸中完全能夠想像得到其中的艱苦。“晚來雲起半江中”,寫船歸至半路,風雲突起,一場戰勝狂風惡浪的戰鬥擺在採蓮女的面前,或許有人會為這群女子擔起心來。“賴逢鄰女曾相識,並著船頭不畏風”兩句回答了這種擔心。風浪雖起,但這群女子並不畏縮、慌張,她們鄰里夥伴之間迅速地靠攏船頭,並肩前進。一個“賴”字,寫出了她們之間的精誠團結、相互信任;一個“並”字又極盡她們的機智;“不畏風”三字更充分地表現了她們的堅定、沉著,對戰勝風浪充滿了信心。可以想像,這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惡浪,對一群採蓮女來說是何等兇險,她們戰鬥的場面是非常緊張激烈的。儘管詩人沒有詳加描繪,但通過“賴”“並”“不畏風”等字詞,這群採蓮女在這場搏鬥中的音容姿態,以及她們所顯露出來的堅強勇敢性格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感覺到個個都英氣勃勃,鮮活俏麗,可敬可佩,使詩歌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這末兩句語言精練,內涵豐富,給人們留下了咀嚼不盡的餘味。

張潮這首《採蓮詞》語言精煉,構思新穎,匠心獨運,寄興遙深,突出了採蓮女的美好品質,不愧為一首傳世佳作。

名家點評

譚元春云:“並著蓮舟”畏其相失,女郎與女郎有情,更比此一意又妙(末句下)。(《唐詩歸》)

吳敬夫云:詩有同一意而以襯貼得妙者,如此二語(按指後二)即崔國輔“相逢畏相失,並著採蓮舟”意,而詞氣加婉轉矣。(《唐詩歸折衷》)

作者簡介

張朝(一作張潮),唐代詩人。曲阿(今江蘇丹陽縣)人,主要活動於唐肅宗李亨、 代宗李豫時代。《唐詩紀事》和《全唐詩》說他是大曆(766—779)中處士。《聞一多全集·唐詩大系》將他排列在張巡前,常建後。號“朝陽山人”。唐詩僧皎然有詩《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僅存五首。其中《長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詩。不僅《採蓮詞》、《江南行》,明顯地受民歌影響,其餘三首也全採用白描手法和歌行體。主要寫商人婦的思想感情,說明他對當時的城市生活比較熟悉。

田園詩派

流派概述

採蓮詞採蓮詞

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一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創立了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新流派——田園詩派,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如果僅從他的田園詩的字面上看,詩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兩忘的超凡脫俗,真有著神仙般的無限風韻。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陶淵明的田園詩雖取材田園,貌似田園,其實際意義早已超出田園領域之外。只有在這個意義上,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認識,探索它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梁朝學者鍾嶸,在《詩品》中高度評價陶淵明是山水田園詩歌的宗師。此後歷代著名詩人如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等無不敬仰效模他。陶淵明不僅千百年來在國內為後人所雅愛,在國際上也有巨大影響,朝鮮、日本、蘇聯、英、美、法、德等許多國家把對陶學的研究當作人類文化和世界文學加以研究和發展,因而陶淵明的詩歌、散文和學術思想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思想內容

田園詩派在一個玄學盛行,唯美主義支配整個文壇的時代里,以嶄新的思想內容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重要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形式主義風氣盛行之時,詩壇上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但陶淵明卻有著一般文人所未曾有過的田園農耕生活經歷,和勞動人民有許多接觸,可以說,是生活給他以厚愛,使得他在一個玄學盛行,唯美主義支配整個文壇的時代里,卻能以嶄新的思想內容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具體地說,陶淵明的田園詩的思想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

高遠的理想與志趣

田園詩派田園詩派

田園詩派在極端黑暗的社會裡,卻堅持高遠的理想和志趣。田園詩派的志趣與性格,終於使他同統治階級上層社會完全決裂,回到田園中來。田園詩派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他的田園詩充滿對污濁的社會的憎惡和對純潔的田園的熱愛。如《歸園田居》第一首: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詩人把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斥為“塵網”,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羈鳥”、“池魚”,把退處田園說成是衝出“樊籠”,重返“自然”,表現了他對醜惡的社會的鄙視。詩人著重地細緻地描寫了純潔、幽美的田園風光,字裡行間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愛。在這裡,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與虛偽、欺詐、互相傾軋的上層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當詩人尚未離開宦途時,總有一種“暫為人所羈”的感覺,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但當他遠離了污濁的現實,回到田園中來,卻感到獲得了歸宿。如《飲酒》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避開了達官貴人的車馬的喧擾,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獲得了自由而恬靜的心境。

詩人的田園生活雖然是遠離統治階級,卻更接近了下層文人和農民。這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談心賞文:“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有樸實的農民共話桑麻:“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有鄰里的相與宴飲:“漉我新熟酒,只雞邀近局”;也有天倫之樂:“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所以,他的田園詩在表現豐富的現實生活內容的同時,也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這也是他的田園詩動人的原因之一。

勞動生活內容的反映

尤其可貴的是他的田園詩還反映了勞動生活的內容。如《歸園田居》第三首: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帶著月色,從草木叢生的小徑上荷鋤歸來的勞動者的形象。 《懷古田舍》詩說:“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在田野風景和農事活動的描寫中洋溢著一種喜悅之情。由於詩人親自參加了農業勞動,並由衷地喜愛它,勞動,第一次在文人創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頌。他的一些田園詩還表現了只有一個勞動者才可能體會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二首說:“桑麻日已長,我土日以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現了他對農作物收成的密切關懷。 《於西田獲早稻》詩說:“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不僅表現了與剝削階級寄生觀點鮮明對立的依靠勞動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現了不辭辛苦、堅持躬耕的頑強態度。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識,使他的田園詩閃爍著進步的思想光輝。

田園貧困狀況的描寫

陶淵明還有一些田園詩描寫了他的田園生活的貧困狀況。

《歸園田居》第四首說:“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途。” 《示龐主簿鄧治中》說:“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有會而作》說:“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歲暮和張常侍》說:“民生鮮長在,矧伊愁苦纏。屢闕清酤至,無以樂當年。窮通靡攸慮,憔悴由化遷。”《乞食》說:“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田園生活過到如此困頓地步,田園詩寫到如此辛酸程度,古今唯陶淵明一人而已。

這些詩雖然大多數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災不免屢受饑寒的境遇,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想見當時在戰亂和災害之中農民們的更加悲慘的生活情景。

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自身的社會思想

田園詩派田園詩比較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並通過這些田園詩寄託了自己的社會思想。這是詩人田園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產者對造成戰亂和貧困的封建社會所提出的抗議,它反映了廣大農民希望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強烈的願望,啟發人們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鼓舞人們反抗不合理現實的鬥爭。

陶淵明是封建社會中的詩人。衡量封建社會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階級與農民的矛盾。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就是對當時門閥士族地主階級同農民階級的矛盾的曲折反映。

田園詩派在這裡提出了“桃花源”的社會理想。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呢?這裡的生活是富裕、和樂而安寧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人人參加勞動:“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勞動所得也全歸自己所有,沒有封建的剝削:“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詩人指出這是一個“與外人間隔”的“絕境”,是桃花源中人們的先世為逃避嬴秦暴政而開闢起來的一個新世界。他們“不知有漢”,更“無論魏晉”,這實際表明是一個與秦漢魏晉等封建主義社會相對立的理想世界。

我們肯定《桃花源》,主要是肯定它的批判性。在這裡“桃花源不只是隱士的天地,也是當時千千萬萬農民的樂土”。“桃花源”這個空想社會,本身就是對當時晉代社會政治的徹底否定。陶淵明的筆下的“桃花源”對後世的影響是強烈的、積極的。他的“秋熟靡王稅”的大膽構想,對歷代文人創作揭露封建剝削、賦稅征徭的作品很有啟發。清初黃宗羲提出:“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主張為了全體人民的福利,取消君位,這種思想和陶淵明的思想是相通的。

綜上所述,田園詩派的田園詩,是詩人農村生活的真實反映。不過,這是通過詩人思想的三稜鏡透視出來的農村生活,是詩人藝術心靈的外化。陶淵明不是單純地通過直接描寫農民日常的痛苦生活,來鞭撻現實社會的不合理,而是通過描繪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幽美的田園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會來否定和批判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也就是說,他不是主要通過描寫現實中的醜來批判醜,而是通過描寫理想中的美來否定現實中的醜的。詩人這種獨特的把握現實的方式,是由他個人特定的社會思想所決定的。

藝術特色

具體地說,陶淵明的田園詩的藝術特色可以概括為:

情、景、事、理的渾融

採蓮詞採蓮詞

田園詩派描寫景物並不追求物象的形似,敘事也不追求情節的曲折,而是透過人人可見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達高於世人之情,寫出人所未必能夠悟出之理。陶詩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而為一的、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他無意於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麼似與不似,只是寫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詩發乎事,源乎景,緣乎情,而以理為統攝。在南風下張開翅膀的新苗,伴隨他鋤草歸來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煙,不嫌他門庭荒蕪重返舊巢的春燕,在中夏貯滿了清陰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壺中的濁酒,以及在他筆下常常出現的青松、秋菊、孤雲、飛鳥,都已不是尋常的事物,它們既是客觀的又是體現了詩人主觀感情與個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前四句講了“心”與“地”也就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之間的關係,只要“心遠”,不管在什麼地方都不會受塵俗喧囂的干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偶一舉首,心與山悠然相會,自身仿佛與南山融為一體了。那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在自己心裡構成一片美妙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這種心與境的瞬間感應,以及通向無限的愉悅,是不可落於言筌的。正如《古學千金譜》所說:“籬有菊則采之,採過則已,吾心無菊。忽悠然而見南山,日夕而見山氣之佳,以悅鳥性,與之往還。山花人鳥,偶然相對,一片化機,天真自具。既無名象,不落言詮,其誰辨之。”

《擬輓歌辭》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渾融的佳作:“荒草何莽莽,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首詩先寫親友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楊”烘托出悲涼的氣氛。然後說人皆有死,誰也不能避免,而一個人的死去對活著的人來說並無太大的影響,不必過於執著。最後兩句以理語作結,統攝了全詩。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這個困惑被陶淵明勘破了。

田園詩派詩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學說教,而是在生活中親自體驗到的,其中包涵著生活的情趣。他的田園詩表現了他對宇宙、歷史和人生的認識,是探求其奧秘和意義的結晶,而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樣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語言表現的,取得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如:“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雜詩》其一)“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雜詩》其二)“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其一)“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飲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煙。”(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中》)“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飲酒》其八)這些詩句言淺意深,富有啟示性。清人潘德輿說陶淵明“任舉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養一齋詩話》),是中肯之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