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酸肉

排酸肉

排酸肉,又叫冷鮮肉、冷卻排酸肉,是現代肉品衛生學及營養學所提倡的一種肉品後成熟工藝。排酸肉是活牲畜屠宰經自然冷卻至常溫後,將兩分胴體送入冷卻間,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和風速下將肉中的乳酸成分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酒精,然後揮發掉,同時細胞內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鮮味物質基苷IMP(味素的主要成分),經過排酸後的肉的口感得到了極大改善,味道鮮嫩,肉的酸鹼度被改變,新陳代謝產物被最大程度地分解和排出,從而達到無害化,同時改變了肉的分子結構,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和消化。鮮肉在僵直、成熟、腐敗等一系列化學及生化變化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食用價值不同。

基本信息

做法

從活體到餐桌,冷鮮肉大致經歷如下過程:產地檢驗合格的生豬在屠宰場屠宰,經檢疫、品質檢驗合格後, 0~4℃下冷卻排酸24~48小時。在冷卻間0~4℃下分割、包裝,然後經冷藏運輸車0~4℃下運往批發、零售點,在冷藏展櫃0~4℃展賣。最後,消費者購買後0~4℃下保存。整個冷鮮肉的生產過程始終在0~4℃,形成冷鮮肉特有的冷鏈系統,各個鏈條緊密相連不曾間斷。

排酸肉排酸肉

以某企業生產排酸豬肉的工藝為例,其過程為生豬屠宰前在溫水中沐浴,

在音樂中用高壓電將生豬擊暈,生豬在擊暈的狀態下進行宰殺,保證了產品的品質,生產線全部採用不鏽鋼材質,確保生產設備的安全、衛生要求。

真空放血

第一步是真空放血,使豬血不受污染,達到食用、藥用要求。

蒸氣燙毛

第二步是蒸氣燙毛,避免豬體的交叉感染。

火焰燎毛

第三步是火焰燎毛技術,使肉體達到完全消毒作用。

同步檢疫

第四步是同步檢疫工藝,豬的胴體和內臟在2條生產線上對應行走,一旦發現病變,胴體和內臟同時下線,避免病變豬肉和其內臟進入市場。

快速冷卻

排酸肉排酸肉

第五步是快速冷卻工藝,即冷卻排酸工藝生豬屠宰後急速

冷卻,90分鐘內使體溫由42℃降至 18~20℃,放置24小時,進行排酸處理,使胴體溫度降到4℃, pH 值由偏鹼性變為中性或微酸性,肉體內的蛋白質降解為胺基酸,使之達到肉質鮮美,水分適宜,品質上佳的要求。在冷卻溫度控制下,酶活性和大多數微生物生長受到抑制,肉中毒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不分泌毒素,避免了肉質腐敗,確保了冷卻肉的安全衛生 一般熱鮮肉的保質期只有1~2 天,而冷卻肉的保質期可達1星期以上。

冷鏈技術

第六步是冷鏈加工、冷鏈運輸、冷鏈銷售,全部過程在0~4 的可控溫度中操作,減少了細菌的污染的機會。

營養價值

排酸肉排酸肉

鮮肉在僵直、成熟、腐敗等一系列化學及生化變化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食用價值不同。僵直期,肌肉中的醣元無氧酵解產生乳酸ATP,分解產生磷酸,肉的 pH 值降至 5.4~5.6,達到最低,肉質堅硬、乾燥、沒有彈性在適當溫度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肌肉組織開始逐漸軟化、多汁、口味大為改觀,營

養價值提高,這一過程稱為肉的成熟,又叫“肉的後熟”。在此過程中,肉的 pH 值逐漸升至6.0~6.4,且呈酸性。

辨別方法

面對市場上繁多的真假冷鮮肉,需要我們掌握一些基本的生鮮知識。

排酸肉排酸肉

假冷鮮肉的特點是:色澤,肉的血紅色表面缺乏光澤;味道,有腥味和草酸味;口感,肉質柴 不易爛;營養,蛋白質不易吸收;安全性,含有害物質,食用不安全。

而冷鮮肉的特點是:色澤,肉質呈鮮紅色稍暗;味道,無腥味和草酸味;口感,肉質滑嫩可口;營養,蛋白質易被人體吸收;安全性,不含有害物質,食用安全,買回家的冷鮮肉應放 0~4 ℃冷藏保存,繼續其冷鏈過程,3 天內吃完,過後就應放入冷凍室保存,以免腐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