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鑑定書

技術鑑定書又稱科技鑑定書、科技成果鑑定書,是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定後寫成的鑑定性檔案。

概述

技術鑑定書又稱科技鑑定書、科技成果鑑定書,是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定後寫成的鑑定性檔案。在科研工作完成後,科技行政管理機關聘請有關專家,按照規定的形式和程式,對科技成果的科學價值、學術水平、技術成熟性、經濟合理性進行審查和評價,作出相應結論,寫成科技鑑定書。我國在各個歷史時期發布有關科技成果鑑定檔案。1994年10月26日,國家科委頒發了《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辦法》和《科技成果鑑定規程(試行)》,從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國家科委規定,科技成果鑑定採取分級負責辦法,根據科技項目大小和重要程度分為四級:國家級鑑定,由國家科委組織鑑定;部級鑑定,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鑑定;地方級鑑定,由省、市、自治區有關部門組織鑑定;基層鑑定,由企業、學校、科研單位組織鑑定。

特點

技術鑑定書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權威性,科技成果鑑定是由國家及地方各級科委統一組織和管理,科技鑑定書由國家及地方各級科委統一頒發,體現了它的權威性和結論性。
二是科學性,鑑定委員會專家具有較高學術水平、技術水平,他們對科技成果鑑定、評價的正確性負責,使其具有科學性。
三是公正性,科技成果鑑定、評價是在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作出的,充分反映了各方面意見,全體委員會在鑑定書上籤名、並表明意見,確保鑑定意見的公正。

作用

技術鑑定書的主要作用是對科技成果進行技術鑑定,對科學研究結果做結論,使得科學技術成果經過技術鑑定得到認可,以保證其質量,有利於科技成果推廣和提高,從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作貢獻。
(施鶴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