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自主論研究綱領解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叢書名: 東北大學技術哲學博士文庫
平裝: 15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026030
條形碼: 9787811026030
尺寸: 23 x 18.4 x 1.2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技術自主論研究綱領解析》主要內容:對技術自主論研究綱領的解析,主要就是對埃呂爾的強綱領和溫納的弱綱領的解析。技術自主論與技術決定論、技術統治論之間的關係儘管非常密切,但它們仍有區別。技術自主論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萬物有靈論和馬克思的技術異化思想,20世紀不同領域的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了有關技術自主的思想。對技術本質的理解是技術自主論研究綱領的核心。強綱領和弱綱領討論的技術都是一種廣義的技術,廣義的技術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強綱領的技術自主性思想可以概括為技術系統的自增性、技術前進的自動性和技術發展的無目標性,這三個方面都是通過技術與社會諸因素的關係表現出來,最終都落在技術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弱綱領的技術命令和反向適應這兩個概念是對強綱領的發展,弱綱領用技術漂流和技術夢遊來描述技術的實際發展狀況。技術的自主性包括三個層次:①技術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則;②技術對社會的全面滲透,或者說整個社會的技術化;③技術對人的全面影響,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埃呂爾(強綱領)和溫納(弱綱領)並不認為技術是絕對自主的,人在技術面前毫無作為,他們不過希望人們重視他們所描述的技術現象,關注技術的失控問題,回應自主的技術,強綱領求助於新倫理而否認政治手段的作用,弱綱領積極尋求技術的民主塑造,卻不重視倫理規範的功能。
嚴格的因果決定論是技術自主論隱含的邏輯前提。技術自主論的理論價值在於它闡明的技術發展的相對獨立性,揭示整個社會技術化和人的技術化生存的現狀與趨勢,彰顯了技術的社會功能和技術對社會與人的形塑。技術自主論表征的是一種消解人在技術中的自我異化的自我意識,它引發人們對技術社會中人的技術化生存狀況的關注和反思,以及對整個人類的命運與前途的擔憂。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技術自主論研究的現狀與評價
第三節 研究技術自主論的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研究綱領的淵源:技術自主追溯
第一節 自主與技術自主論
一、自主的概念
二、技術自主論的界定
第二節 技術自主論的相關概念
一、技術決定論
二、技術統治論
第三節 技術自主論思想溯源
一、萬物有靈論
二、馬克思的技術異化思想
三、技術自主思想的湧現
四、技術自主論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三章 研究綱領的核心:技術本質的理解
第一節 技術的定義
一、本質主義的定義
二、非本質主義的描述
第二節 作為環境、系統與生活方式的技術
一、作為環境的技術
二、作為系統的技術
三、作為生活方式的技術
第三節 廣義的技術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局限
第四章 研究綱領的保護帶:技術自主性
第一節 強綱領:不受抑制的技術
一、技術系統的自增性
二、技術前進的自動性
三、技術發展的無目標性
四、社會諸因素與技術的自主性
五、人與技術的自主性
第二節 弱綱領:控制的喪失
一、技術控制的質疑
二、技術演進:技術漂流與技術夢遊
三、技術命令
四、反向適應
五、複雜性與代理的喪失
第三節 技術發展的理性規則和技術對人與社會的全面滲透
第五章 研究綱領的衍生:自主技術的回應
第一節 自由的倫理
一、技術的神聖化
二、技術必然與人的自由
三、尋求新倫理
第二節 技術的政治
一、技術作為政治現象
二、塑造技術:民主的未實現計畫
第三節 技術社會中自由與民主的重新審視
第六章 研究綱領的追問:技術自主論批判
第一節 技術自主論的邏輯前提與本質
第二節 技術自主論的合理性與理論局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