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未知的自己:跟隨三毛去旅行

找尋未知的自己:跟隨三毛去旅行

《找尋未知的自己:跟隨三毛去旅行》於2012年3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意然。

內容簡介

每一個人都背負著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來無可預知,沉重的過去又如同如來佛祖的五指仙山,沉甸甸地壓在胸口,壓力不斷的增大增大再增大,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卻日復一日的減小減小再減小,失落、孤獨、痛苦、困惑都在日復一日的加深,多少人整日裡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極厭世,原本純淨的心靈被蒙上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灰塵,而只有禪能幫助人們祛除心靈上的塵垢。

編輯推薦

好想跟著三毛遠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風,聆聽音樂王國的天籟之音,伴著大西洋的七顆鑽石感受清風拂面的恬然情懷。輕輕卸去生活中的責任與壓力,讓三毛帶我去遠行……三毛終其一生都在旅行,《找尋未知的自己:跟隨三毛去旅行》正是通過她在遠行途中留下的步步足跡來深度解讀這位奇女子,引領讀者走進她的內心世界,一同感受她筆下流露出來的愛與永恆。同時,對於三毛重點遊歷過的國家和地區,《找尋未知的自己:跟隨三毛去旅行》也以優美的文字一一對其加以介紹,讓讀者飽覽聞所未聞的瑰麗風光

作者簡介

周意然,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曾留學歐洲,現為時尚旅遊專題作家以及專欄作家。

媒體推薦

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內地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許多年裡,到處逢人說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讀者,藝術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羨著三毛這位真正的作家。
——賈平凹
我本來不想把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應是“特立獨行”,按《辭海》的解釋,即志行高潔,不肯隨波逐流之謂也。
——梁羽生

圖書目錄

前言

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失落

◎攜著陽光去遠遊

繁華過境的落寞國度

情綣情歸·鄉愁

天堂的代名詞

逃學去普拉多藝術館

◎尋找美麗王國的詩意

你好,復活節

鬥牛也瘋狂

太陽照常升起

歡迎加入“番茄大戰”

◎在酒香與歌舞中沉醉

沉默而奢華的美酒天堂

天亮之前,再跳一支舞

◎紀念你曾來過的天空

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世上最後一個騎士

心心相通的情人

在夢幻之城漫步

傾聽天籟之聲

◎來到德國

心中永久不醒的夢

走進畫裡的浪漫天地

優雅的仲夏之夜

◎噓!這裡的世界靜悄悄

清香四溢的百年老屋

上帝的居所

睡美人的城堡

◎與書相伴一生

把心遺失在海德堡

追憶:悠悠求學之旅

最後的潛逃

◎不妨入鄉隨俗

擁著泰迪熊入夢

“激情主義”的啤酒

不知不覺愛上德國菜

遇見舊時光里的紳士

撒哈拉。前世不滅的鄉愁

◎大風吹出來的迷城門

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你

古堡亦妖嬈

穿越時空的愛戀

始終被上帝眷顧的地方

◎從此不知寂寞的滋味門

豆蔻新娘

“折磨至上”的洗澡

禮多人不怪

◎旅者的黃金之舞門

食在沙漠

節日的瘋狂

◎素人往事:沙漠中的生活藝術門

偶爾客串巫醫

橫渡撒哈拉

一切為了駕照

白手造出了羅馬城

萬水千山走遍

◎濃墨重彩的粗獷之鄉門

尋找傳說

呼吸久遠文明的故跡

歡迎來到魔幻森林

最濃郁的色彩

◎不凡而極靜之地門

販賣魔法的巫術嬤嬤

魔鬼·狂歡

品嘗南美洲第一的美食

因為善良,所以愛

◎哀愁之淵與旅遊天堂,

千年不滅的靈魂

尋找幸福的青鳥

銀山之哀

◎恍若夢中曾相逢

今日今夜雪滿心中

前世最深沉的記憶

基多,建立在世界中心的城市

◎神明眷顧的古老國度

時光的迷夢

在雲霧中消失

神靈之境的音樂

十年蹤跡十年心

◎廢墟深處的歌聲

此情可待成追憶

清月伴鳴沙

人生若只如初見

◎暗戀桃花源:故鄉,我的根

月落烏啼霜滿天

沿著運河去杭州

半路認來的“三毛”爸爸

夢中的橄欖樹

◎當時只道是尋常

◎如果還有未生

◎刻骨相思知不知

◎靈魂在流浪

◎我的故鄉在遠方

後記

附錄一 三毛著作概述

附錄二 參考書目

後記

踏遍馬蹄看落花,凡人總免不了被落日下的浪漫情懷打動。於是我們總是渴望能在某一日衝破生活的牢籠去看看遠方的大海,去渺無人跡的深山老林感受自然的野趣。我們如此焦灼地想要嘗試別樣的人生,人生的風景也時時為我們指引心靈的歸途。“在路上”,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更是旅人始終珍藏在心的至情信念。是瑣碎生命中的一次放肆?是乏味生活里的一味調劑?或者,是困頓現狀下的一場逃避?這都不是旅行的真實意義。其實,旅行,只是為了找回真正的自己。
我們在旅途中尋找那個陌生的自己,而三毛——這位至情至性的女子,也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了旅途中的感悟和懷想。她曾走過繁華過境的落寞國度,在夕陽的餘暉中感慨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她的心中滿懷對故鄉的依戀,在行走中執意尋覓前世今生的種種痕跡,從“夢中的橄欖樹”馬德里,到“夢中的情人”撒哈拉沙漠,再到最後的埋骨之處——大漠敦煌,她將一生中的浪漫情懷揮灑得淋漓盡致。三毛曾說過,“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想起了愛情就想起了你……”如今,每當人們想到撒哈拉,就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個率性天然的女子,她令沙漠中炙熱的風也浸染上了入骨的纏綿與溫柔。
三毛終其一生都在旅行,本書正是通過她在遠行途中留下的步步足跡來深度解讀這位奇女子,引領讀者走進她的內心世界,一同感受她筆下流露出來的愛與永恆。同時,對於三毛重點遊歷過的國家和地區,本書也以優美的文字一一對其加以介紹,讓讀者飽覽聞所未聞的瑰麗風光。在這裡,我們會驚嘆於未知世界的奇妙,會沉浸在驚心動魄的壯美風景里,然後慢慢回憶、漸漸抽離,直到心靈的風暴剎那止息,在靜謐中細聞靈魂的低語。這也是本書的意義所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使本書內容更加詳實、準確,筆者在創作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並得到眾多媒體朋友、專家學者的幫助,從而掌握了大量詳實的信息和一些獨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筆者將這些信息進行匯總、整合、詮釋,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使得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完善。
在此,向多位提供幫助的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對出版此書的出版機構表達誠摯的謝意!鑒於筆者所學有限,難免會有疏漏與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在閱讀時提出寶貴意見威建議。

序言

好想跟著三毛遠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風,聆聽音樂王國的天籟之音,伴著大西洋的七顆鑽石感受清風拂面的恬然情懷。輕輕卸去生活中的責任與壓力,讓三毛帶我去遠行……給緊繃的心情放假,讓疲憊的身心回歸自然,將思緒放飛……
好想跟著三毛遠行,將生活中的一切蕪雜與緊張隔離在身心之外。讓身心在這裡休息,讓暢想在這裡輕揚……
好想跟著三毛遠行,在遙遠的旅途中,品味三毛寫的每一篇文章,讓自己在濃濃淡淡的感悟之中,放飛心情。這種奇妙的感覺,就好像讓心靈交換名片。在輕輕地誦讀之中,感受恬淡的閒適與安靜,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聆聽眾生的關愛濃情!
三毛穿著白色的長裙站在那裡,裙子遮掩住了她的雙腳;三毛黑色的長髮迎著大漠的風沙飛揚,似在快樂地舞蹈,身後,是三毛“前世鄉愁”的沙漠,就這樣,三毛站在那裡向我們頻頻招手。
三毛的一生注定是漂泊的。從台灣島到撒哈拉,到歐洲,再到中南美洲,最後回到祖國大陸,三毛一生都在遠行與流浪。遠行於他鄉,幾乎已經成為了三毛的宿命,沒有遠行,也就沒有三毛,因為不停地遠行,才成就了這樣一位傳奇式的女子。不管是誰,只要念到三毛的名字,或者是想到三毛,都會不自覺地將其與“流浪”“遠行”“旅行”等詞語聯繫起來,不管是作家三毛還是張樂平筆下的三毛,亦都如此。“三毛”,真是一個神奇的名字。
三毛是個幸運的女子,因為她總能到達最靠近夢想的地方,而“流浪”與“遠走他鄉”,這些與風餐露宿、以天為被、貧困潦倒相關的辭彙,在三毛這裡化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夢:三毛也是一個悲哀的女子,因為再靠近夢想也不代表夢想的實現,再美麗的夢終歸也是要醒的。三毛不停地行走於遠方,為了尋找夢中的橄欖樹——心中的故鄉,她找到了,但她仍舊不願意停下腳步,因為她的故鄉總是在遠方,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
有一首吉普賽歌謠是這樣唱的:
時間是用來流浪的,
身軀是用來相愛的,
生命是用來遺忘的,
而靈魂是用來歌唱的。
這首歌謠來自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三毛是天生孤獨的,命運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與她開玩笑,讓她每次都與心愛的人失之交臂,也正因為如此,三毛愛上了流浪,也唯有流浪,始終陪伴在三毛的身邊,慰藉她早已孤寂的心靈。巴塞隆納——西班牙著名的流浪者之城,這裡有一條“流浪者大街”,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都聚集在這裡,他們賣藝雜耍,使出渾身解數,為博眾人一笑,還是為了安慰自己?一切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在這條大街上從來主客不分,因為這裡的人都因流浪而來,在這裡,流浪變得如此迷人、充滿誘惑。也許,三毛也是因其誘惑,才屢次來到西班牙。西班牙,成為了三毛的“第二故鄉”。
遠行,這是一個凝聚著勇氣與信仰的夢想,一個在長久壓抑以及幾近窒息之後的嚮往,它也許只是占據生命里的一部分時間,也許只是代表著整個生命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它也代表著自由。因此,抽出一部分生命的時間去放飛自己的心靈,行走於遠方,讓自己的身心獲得暫時的自由與輕鬆。就如《士兵突擊》里說的:“自由的味道很硬,帶著柏油和輪胎的氣味,讓人很想遠行。”又如美國《燃情歲月》(又名《秋日傳奇》)里的赤誠浪子崔斯坦,遭受兩次人生打擊之後,他作出了一個決定——浪跡天涯。這不是自我放逐,而是默默地為自己療傷,等到心靈傷口癒合之時,又是東山再起之時。
每個旅行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遠行,只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接下來要走的路,所以,讓靈魂跟著腳步一起去遠行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