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礱

打礱

有人說土礱是潮汕人發明的,此說不甚準確。土礱和石臼、石椎、風櫃一樣,長期是我國南方水稻地區最主要的糧食加工工具,據現有資料記載,最少已存在了幾百年。但揭東縣涵濤村方氏先人的打礱技術在潮汕居領先地位卻是不爭事實,以至形成打礱專業村。

揭陽等地,一般一個家庭開一間打礱鋪,全家人以此為生。

土礱的礱墩是用竹篾圍成圓柱體,再用泥土填實,礱溝很容易被磨平,礱齒是薄薄的木片,也很容易被磨損,因此,土礱需要經常修理。所謂修理,也就是重新把礱溝打深,把磨損的礱齒更換。這就是稱這一行業為“打礱”的由來。

涵濤村方氏既為人家打造新礱,也為人家修打舊礱。一台新土礱的主要骨架可以用上七、八年,使用過程中一般半年或一年翻新一次。打礱每年有兩個旺季,即水稻夏收和秋收之後兩個月內,其餘為淡季。旺季時叫打礱者絡繹不絕,生意紅紅火火,師傅們天天起早摸黑挑著一擔工具和配件奔波於駐地周邊農戶家中。由於土礱十分笨重,絕大多數都是師傅上門翻新修理。單人製作一台新土礱至少需要3天時間,而翻新一台舊礱也要幹個一整天(10小時左右)。由於打土礱是一種既重體力又有精湛工藝的勞動,故無論炎夏寒冬,師傅們幹活時大都赤膊上陣,十分辛苦,非身體強壯者莫能勝任。

到了二十世紀初,高暉石、高繩芝在汕頭創辦實業,“火礱”這種新生事物便被引進到汕頭。隨著社會的進步,“土礱”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揭東涵濤方氏“打礱”專業村只停留在歷史的記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