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進學畫

戴進學畫

戴進(公元1388—1462),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

戴進學畫

作者情況

宣德間(公元1426—1435)官直仁殿待詔,繪畫臨摹精博,得唐宋諸家之妙,故道釋、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獸等,無所不工。早年為製作金銀首飾工匠,後工書畫,以賣畫為生。其山水源出李唐、馬遠、夏圭,技巧縱橫,畫風健拔,一變南宋渾厚沉鬱的風格,畫神像、花鳥,都極精緻。他畫人物遠師吳道子、李龍眠,創蠶頭鼠尾描,行筆頓挫,筆法豪放。其畫風風靡於當時吳偉、張路、王世祥、方鉞、戴泉、夏芷、何適、謝賓舉、謝時臣、汪肇、蔣嵩、夏蔡等多人,皆承其畫風,而形成“浙派”。山水師馬遠、夏圭,並取法郭熙、李唐,俱遒勁蒼潤;人物佛像能變通運筆;頓挫有力;所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別具格調。畫在明中葉影響較大,是“浙派”創始人。

作品風格

擅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宋元,用筆勁挺方硬,水墨淋漓酣暢,發展了馬遠、夏圭傳統。人物畫師法唐宋傳統,兼長二筆、寫意。工筆用鐵線描和蘭葉描,寫意從馬遠變化而來,筆墨簡括。花鳥畫工筆、寫意、沒骨兼長。戴進的繪畫在當時影響極大,追隨者甚眾,人稱浙派,成為明代前期畫壇主流。有《春山積翠圖》、《風雨歸舟圖》、《三顧茅廬圖》、《達摩至惠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圖》、《歸田祝壽圖》、《葵石峽蝶圖》、《三鷺圖》等傳世。子戴泉、女戴氏、婿王世祥等皆善畫,能傳其法。

文章

原文

明畫手以戴進為第一。進,字文進,錢唐人也。宣宗喜繪事,御製天縱①。一時待詔② 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皆有名。進入京,眾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畫,進進《秋江獨釣圖》,畫人紅袍垂釣水次。畫惟紅不易著,進獨行古法入妙。宣宗閱之,廷循從旁跪曰:“進畫極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釣魚!”宣宗頷之,遂麾去余幅不視。故進住京師,頗窮乏。

戴進,鍛工也,為人物花鳥,肖狀精奇,直倍常工。進亦自得,以為人且寶貴傳之。一日,於市見熔金者,觀之,即進所造,憮然自失。歸語人曰:“吾瘁吾心力為此,豈徒得糈③?意將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鑠吾所造亡所愛,此技不足為也。將安托吾指(4)而後可?”人曰:“子巧托諸金,金飾能為俗習玩愛及兒、婦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於縑素(5),斯必傳矣。”進喜,遂學畫,名高一時。

然進數奇,雖得待詔,亦坎坷亡大遇。其畫疏而能密,著筆澹遠,其畫人尤佳,其真亦罕遇雲。予欽進,鍛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原文翻譯

明代畫家以戴進為第一名。戴進,字文進,杭州人。明宣宗喜歡繪畫,他繪製的畫充分發揮了上天賜予他的才能。當時,他身邊的待詔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都有名氣。戴進入京城,畫家們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畫給皇上,戴進呈上的是《秋江獨釣圖》,畫中人穿著紅袍在水邊垂釣。繪畫唯有紅顏色不易著,戴進獨自得到古法的妙處。明宣宗觀賞它。謝廷循在旁邊跪下對皇帝說:“戴進的畫非常美,只是赤紅色是朝廷高級官員的服色,怎么讓釣魚人穿紅袍呢?”宣宗點頭贊同,於是就用手一揮不再看戴進其餘的畫。所以戴進住在京師,十分窮苦。

戴進原先是首飾匠,他鍛制的人物花鳥,模擬得形神畢肖十分精奇,其價值超過一般鍛工製品的一倍。戴進自己很得意,以為人們一定十分看重而把它們當作寶貝流傳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裡,看到的首飾,就是戴進打制的,頓時感到悲傷失意。回來他對人說:“我耗盡了心血製作了這些東西,哪裡僅僅為了換飯吃呢?心想借首飾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們銷毀我製造的首飾一點不愛惜,這種手藝不值得再做下去了。今後我將乾什麼工作才行呢?”人們對他說:“你那巧妙的技術放在金銀首飾上,首飾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婦女裝飾而已。他們只沉溺於首飾的輝煌光亮,哪裡了解製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藝移以素絹上作畫,這樣一定能流傳下去的。”戴進非常高興,就學畫畫,當時名聲很高。

然而戴進命運不好,雖然得到待詔的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沒有得到皇帝的恩遇。他的畫在疏淡的幾筆中能細緻的描摩事物,用筆清淡幽深。他畫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跡也很少看見了。我欽佩戴進,一個首飾匠,卻立下不朽志向,最終出了名

字詞

①天縱:上天所放任,上天賦予並任他充分發揮才能。

② 待詔: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長入宮聽候皇帝命令使喚。

③糈:糧食。

④指:這裡指手藝。

⑤縑素:供書畫用的白色細絹。

通假字:進,字文進,錢唐人也。——唐通塘,解釋為堤岸。

然進數奇,雖得待詔,亦坎坷亡大遇。——亡通無,解釋為沒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