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越南戰場

戰地:越南戰場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基本信息

戰地:越南戰場》,是一款DICE開發、由美國藝電發布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在北美地區於2004年3月15日,歐洲地區於3月19日登入PC平台。2005年3月,美國藝電推出Redux版遊戲,集成了1.2補丁和DICE自主製作的一部模組。《戰地:越南戰場》是“戰地”系列的第二款作品。該遊戲的背景設定在越南戰爭,再現了胡志明小道、火標行動、順化之戰等很多越南戰爭經典戰役。遊戲繼承了《戰地1942》多人遊戲的核心,並增加了近20首越戰時期的音樂作配樂,渲染當時的戰場氣氛。
中文名:戰地:越南外文名:Battlefield Vietnam遊戲類別: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平台:PC開發商:Digital Illusions CE 發行商:美國藝電 (ea games)發行時間:2004年3月15日遊戲引擎:refractor 2遊戲評級:Teen (ESRB) / 16+ (PEGI)最新版本:1.21

配置要求

系 統:Windows 98 / ME / 2000 / XP(也可以用兼容模式在更新的Windows系統下運行)
處理器:奔騰III 933 MHz
內 存:256 MB
顯 卡:具有 64 MB 顯存,核心達到 NVIDIA GeForce 3 或 ATI Radeon 8500 級別
聲 卡:支持 DirectX 9.0
硬 盤:2.0 GB
光 驅:CD-ROM
鍵鼠等外設

遊戲內容

在線上模式

《戰地:越南》支持多達 64 位玩家同時參與一場戰鬥。遊戲模式沿襲《戰地1942》的“征服”模式,玩家分成對立的兩隊,以殺敵和占領地圖上的據點為目標。在遊戲中,旗桿代表據點的位置,而旗幟的顏色和花紋則代表控制的一方。占領據點多的一方可以令另一方的重生次數減少。雙方一開始時有一定數量的重生點數。每當一名玩家陣亡後重生,重生點數就會減少一點。當一方的重生點數減到零,或是該方所有據點被攻陷,或者該方所有玩家陣亡拒絕重生,該方即輸掉該局遊戲。

武器裝備

玩家在遊戲中可以操控超過 35 種曾在越戰中出現過的載具,如M-16步槍、 UH-1直升機、M551坦克、鬼怪F-4噴氣式戰鬥機、CH-47運輸直升機以及蘇制T-54坦克、MIG-21戰鬥機和Mi-8多用途直升機。除此之外,還有機車和多種水上交通工具。
玩家若是能和隊友一起利用好手中的裝備,就能打出不少極其生動的戰術:率領一個空軍直升機編隊攻擊敵人,或者利用F-4戰鬥機向敵人堡壘投擲汽油彈,在密林深處伏擊敵人,在敵人後方空投坦克或者利用快艇搶渡急流等等。每支部隊的裝備情況如下:
美海軍陸戰隊:
突擊兵:AR-15步槍&手雷、XM148緊湊型突擊槍&醫療包。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反裝甲兵:M60機槍&M79榴彈發射槍、M60機槍&L.A.W.反坦克火箭筒。
偵察兵:M40狙擊步槍&煙幕彈&望遠鏡、M16狙擊型&煙幕彈&望遠鏡。
第82空降師:
突擊兵:M16步槍&手雷、莫爾斯伯格500式散彈槍&手雷。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反裝甲兵:M60機槍&M79榴彈發射槍、M60機槍&L.A.W.反坦克火箭筒。
偵察兵:M24狙擊步槍&煙幕彈&望遠鏡、M16狙擊型&煙幕彈&望遠鏡。
南越維和志願軍(越南語音):
突擊兵:AR-15步槍&手雷、M16步槍&手雷。
工程兵:M14步槍&迫擊炮、M14步槍&C4炸彈。 反裝甲兵:M60機槍&M79榴彈發射槍、M60機槍&L.A.W.反坦克火箭筒。
偵察兵:M21狙擊步槍&煙幕彈&望遠鏡、M16狙擊型&煙幕彈&望遠鏡。
越南人民軍:
突擊兵:AK-47步槍手雷、RPD突擊機槍&手雷。
工程兵:MAT42衝鋒鎗&迫擊炮、MAT42步槍&C4炸彈。
反裝甲兵:56式國產半自動步槍、RPG-7Z火箭筒、SA-7火箭筒&遙控炸彈。
偵察兵:SVD狙擊步槍&刺腳星(叫鐵什么什麼的,不知道怎么打……)、56式國產半自動步槍&定時炸彈&定向地雷。
越南北方野戰大隊:
突擊兵:AKM改進型步槍&手雷、國產53式衝鋒鎗&手雷。
工程兵:MAT42衝鋒鎗&迫擊炮、MAT42步槍&C4炸彈。 反裝甲兵:56式國產半自動步槍、RPG-7Z火箭筒、SA-7火箭筒&遙控炸彈。
偵察兵:M91/30狙擊步槍&刺腳星、56式國產半自動步槍&定時炸彈&定向地雷。

士兵陣營

玩家可選擇二大對抗的武力:美軍和北越士兵。兵種有突擊兵,反裝甲兵,工程兵,偵察兵四個兵種,每個兵種有兩套不同配備的武器裝備可供選擇。頗為有趣的是,玩家還可以選擇自己扮演的士兵的人物外貌以及服裝式樣。
1.0版本中兩陣營共有5支部隊參戰。
美國:
美海軍陸戰隊(星條旗)、美第82空降師(星條旗)、南越維和志願軍(紅黃紋旗)。
北越:
越南人民軍(紅底黃星旗)、越南北方野戰大隊(紅藍底黃星旗)。

地圖設定

《戰地:越南》的特點就是叢林戰,遊戲中的很多地圖都設定在遍布沼澤的茂密叢林。這需要玩家小心四處的叢林陷阱,不要被善於偽裝的敵人蒙蔽。玩家也可以選擇與隊友一道埋伏在大樹後面等待敵人接近。這樣的戰役比起寬闊的歐洲戰場以及平坦的沙漠戰地,難度可說是有增加而無不及。
地型除了有越南的茂密叢林外,還有不少特色建築,例如:廟宇、簡陋民房、橋樑、軍事基地等。
地圖列表
* 順化1968(Hue 1968)
* 收復順化(Reclaiming Hue)
* 火飆行動(Operation Flaming Dart)
* 大南山谷(Ia Drang Valley)
* 阿爾班尼登入區(Landing Zone Albany)
* 迅擊作戰行動(Operation Hasting)
* 友好作戰行動(Operation Irving)
* 廣治1968(Quang Tri 1968)
* 廣治1972(Quang Tri 1972)
* 老村淪陷(Fall of Lang Vei)
* 戰領作戰行動(Operation Game Warden)
* 胡志明小道(Ho Chi Minh Trail)
* 高棉的黃昏(Cambodian incursion
* 溪山攻防(Sige of Khe Sanh)
* 康天保衛戰(Defense of Con Thien)(1.1版新加)
* 雪松瀑布行動(Operation Cedar Falls)(1.2版新加)
* 西貢淪陷(Fall of Saigon)(1.2版新加)
* 西貢1968(1.2版新加)

畫面水平

遊戲使用的是與《戰地1942》相同的Refractor 2引擎,並引入了DirectX 9技術。遊戲的建模精度和貼圖細節有一些提高,畫面更加細膩。不過,光影效果等仍使用老舊的DirectX 8.1,因此遊戲畫面水平和《戰地1942》相差不大。

背景配樂

遊戲音樂從《戰地1942》的幾首簡單配樂,增加為將近20首的60年代流行樂曲,將使玩家能更容易溶入當年參與越戰軍官將士的心境。

遊戲截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