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結構編碼]

戟[結構編碼]
戟[結構編碼]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戟,讀作jǐ,漢字基本字義是指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戟是戈、矛合一的器物。戈、矛可以分鑄,也可以合鑄,還有把多個戈頭裝在一個柄子上的例子。戟矛叫刺。春秋戰國,戰戟的戈部,左右上揚,都有刃,叫做雞鳴戟。戈、戟和戰車匹配,富有中國特色,但是後來戰車式軍力對抗式微,戟這種武器也只有大將才使用。

基本信息

結構編碼

戟
繁體字:戟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會意
簡體部首:戈
部首筆畫:4總筆畫:12
筆順:橫豎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斜鉤撇點
五筆86:FJAT
五筆98:FJAY
五行:金
UniCode:U+621F
四角號碼:43450
倉頡:JJI
GBK編碼:EAAA
規範漢字編號:5092
定義:古代一種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兵器:鉤戟。戟指。鐵戟。青銅戟。

漢字演變

戟

英文翻譯

戟:Halberd;Halbert

詳細解釋

基礎字義

◎戟
戟jǐ
〈名〉
(1)(會意。從戈,從榦(gàn)省。本義:古代兵器。青銅製,將矛、戈合成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
(2)同本義[Halberd]。一種可勾可刺的兵器,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戟是一種分枝狀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誤作戟。——《說文》
戟廣寸有半。——《考工記·冶氏》。注:“今三鋒戟也。”
修我矛戟。——《詩·秦風·無衣》
交戟之衛士。——《史記·項羽本紀》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3)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橫出的刃);戟吏(儀仗中持戟的人)
(4)儀仗名[Guardofhonour'sname]。如:戟節(戟級。戟仗和符節);戟槊(門戟和長矛);戟幢(門戟和飾以羽毛的旗幟)

詞性變化

◎戟jǐ
〈動〉
(1)伸出食指和中指來指人[Pointatanotherandscoldhim]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蘇軾《後怪石供》
(2)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狀似戟,表示憤怒或勇武的情狀)
(3)刺激[Stimulate]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綱目·大戟》
(4)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字典解釋

[戟][jǐ]
[《廣韻》幾劇切,入陌,見。]
亦作“屰3”。亦作“?1”。
(1)古代兵器名。合戈、矛為一體,略似戈,兼有戈之橫擊、矛之直刺兩種作用,殺傷力比戈、矛為強。
(2)儀仗名。
(3)伸出;張開。
(4)刺激。
(5)敲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